昨天在山上不聽話掉水里了,屁股著涼被風吹,今個兒發燒了,拿篇幾年前在青年文摘發過的文章來充今天的作業。
朦朧美,顧名思義,看不清楚的美。看不清楚也會美?我不禁聯想到了國畫的寫意,正是“虛”的出現,才給予人無盡的遐想,達到一種藝術傳神的境界。而戀人呢,你想或不想,就在那里,是一個不能在真實的客觀存在。所謂的朦朧,并非是戀人本身是朦朧的,而是自己對戀人的不了解,由心底主觀產生的朦朧。那么何來美呢,我還是舉兩個例子來說的清楚。
? ?先從身邊說起,路賣肉包子的小攤,美其名曰此肉包子品種為“精豬肉”,我看了便會認為這包子的肉餡原料是豬里脊肉或者屁股肉(我不懂調肉餡子,僅為一家之言)。若是哪天我幸或不幸看了報紙,才發覺路邊攤上的那家“精豬肉“原是極有可能是大家避之不及的豬脖子肉,那之前以我的主觀來意識到的豬里脊肉或屁股肉餡子的美好期望,豈不是我對肉包子的”朦朧美"?
? ? 換個大些的角度從佛學來說,連有些不識字的老太太可能都會覺得每日對著佛像菩薩像上香,誠心多念幾聲“阿彌陀佛”,便會有了功德,有佛祖菩薩保佑自己。可是佛陀在《金剛經》里對他的大弟子須菩提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老太太執著于外相求佛,卻是與佛漸行漸遠了。這老太太也許不知道佛陀說過些什么,甚至沒有聽說過任何經書,自是不懂佛學,但她拜佛求菩薩平安的美好期望卻是虔誠無比。這豈不也是老太太對佛祖菩薩的“朦朧美”?
? ?回過頭來再看戀愛中的的朦朧美,不也是對戀人的不了解而產生的美好期望么,所謂的“朦朧”是真,至于美不美,卻是主觀的一廂情愿了。那戀愛的人若是彼此熟悉了不“朦朧”了,會不會不“美”了而失去“魅力”?
? ?俗話也說:”情人眼里出西施“。各位戀愛中的的朋友,既然彼此相愛了,就不要忘了自己本是”西施“,西施這么美麗的姑娘,怎么能羞于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