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已經畢業工作快一年的人來說,拿起一本初高中生的讀物,才算真正明白,什么叫“青春文學”。
那時候看萌芽,打動我的封面照,至今仍留著。那時候書中看來的世界,向往的新概念比賽,感受同一群人的感受,至今都沒了。
現在看來,文章中心主旨低,社會經驗缺乏,導致寫作重點放在情緒表達,同時缺少現實問題的矛盾沖突。
這是你親手挑選的文章嗎?這代表你的品位嗎?
平時你看什么樣的書?
這樣的文章已經不適合我了,有沒有一本給我們的雜志?
我想,人會長大,如果不變,終會有分道揚鑣的一天。
2017.11.15
作為一個已經畢業工作快一年的人來說,拿起一本初高中生的讀物,才算真正明白,什么叫“青春文學”。
那時候看萌芽,打動我的封面照,至今仍留著。那時候書中看來的世界,向往的新概念比賽,感受同一群人的感受,至今都沒了。
現在看來,文章中心主旨低,社會經驗缺乏,導致寫作重點放在情緒表達,同時缺少現實問題的矛盾沖突。
這是你親手挑選的文章嗎?這代表你的品位嗎?
平時你看什么樣的書?
這樣的文章已經不適合我了,有沒有一本給我們的雜志?
我想,人會長大,如果不變,終會有分道揚鑣的一天。
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