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修一 《怒》
年初看的,年底沒事又看了一遍。現在看到封面的“怒”迷之有點不太舒服。
“每個不按主流生活的人,都無意識地歧視自己。”
準備再看看吉田修一的其它作品。//
《吃貨的生物學修養》
《車浩的刑法題》
兩本拖了很久還沒看完的書。//
夜讀莎翁《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
為什么人總是容易相信奸佞?
對照原文閱讀食用效果更佳
的道理我都懂 然而。
2018要繼續補莎翁其它作品!//
朱良志 《南畫十六觀》
最早是在蘇州誠品剛開的時候馬下來的書,三月份因為要了解中國古代文人畫,就借了書讀。很厚。而且沒有對趙孟頫的解讀。前半部分算是精讀了吧,后面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作者不太從繪畫技法之類來解讀文人畫及其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從文人畫家的文學作品作為依據然后上升到哲學的高度。讀下來感覺翻來覆去有點重復。沒有收獲到自己想要的“干貨”。看了豆瓣評價覺得說的挺有道理又后悔自己在這本書上花了太多時間有點難過,然后又馬了其它書。
文人畫姑且能算是今年一直在走的一條“線”,因為之前也就讀過高居翰先生的《圖說中國繪畫史》,一下子就不太清楚該從哪里入手。后來又零零碎碎讀了謝稚柳先生的《鑒余雜稿》、《中國古代書畫研究十論》,對荊關董巨有了一定了解,補充了一些基本知識吧。但對于對古書畫一竅不通的我來說,果然還是不要太急,或許還是從楊仁愷的《中國書畫》這本標準教科書入手。
也跟著這條線搜到了不少書,在圖書館無意中看到張蔥玉先生的《怎樣鑒定書畫》,還去孔夫子淘了舊書。
《啟功談中國名畫》按部就班地讀完記筆記。不知道還能做些什么。
《畫學叢證》、《天雨流芳》就交給2018啦。
寫到這里突然覺得好像學到不少,但腦子里其實還是空空如也。//
伊坂幸太郎《金色夢鄉》
挺喜歡的雖然現在不記得具體內容了。
“決定勇敢”
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圣女的救濟》
都是家里的舊書一直開了個頭但沒看下去。
是為了看電影補的(然而電影很迷
一直覺得東野的書不算推理…就是在講故事
估計以后不太會看東野了。
推理還是喜歡看松本清張。
十一月底在圖書館借了他的《稅務殺人事件》,非常松本清張的一本書。揭示社會黑暗真的是很明顯了。比較喜歡他寫的推理過程,雖然有些地方還是有點生硬。
北島 《城門開》、《青燈》
做了不少摘錄,有的地方很戳。
人好脆弱,有點沮喪。//
《沙丘》(沒看完)
科幻還是要看看。雖然看著有點跟不上。
今年要補科幻。比如《三體》。//
傅高義《日本新中產階級》
橫山秀夫《半落》
普通。
以前看過橫山秀夫推理劇,這次看看書。
比起為什么半落,還是掙扎在生活中的審判人員的心理活動更好看。
樋口一葉《十三夜》
看不下去也是迷。
主要是十月看《文豪野犬》動畫,然后想補全文豪作品。現在才開了個頭。倒是買了很多谷崎潤一郎的書。慢慢來吧。//
于賡哲《隋唐人的日常生活》
可讀性特別好。學到很多!//
張辰亮《海錯圖筆記二》
實習單位里臨時圖書館里的書。特別好的科普讀物。//
是枝裕和《步履不停》
也是實習單位的書。在各大書店推薦書目經常看到。期待過高。并沒有什么好看。//
然后就是專業書。就不寫了反正心里有數哈哈哈。
這樣一寫才發現其實一年沒看多少書。還是要把閑暇時間利用起來。現在開始用epub看了。
總之2018
1、小說涉獵的范圍要更廣,不要拘泥在日本文學。
2、多讀社科類的書。多讀書多動腦子。
3、愛麗絲門羅
4、烏托邦三部曲剩下來的兩部
5、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