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性格色彩學--樂嘉
里面的測試當然是有局限性的, 因此就當是開闊視野吧
2. 軟件技能: 代碼之外的生存指南--John Z. Sonmez
溝通, 投資, 健身, 時間管理, 制定計劃, 這是無論身處哪個行業的人都應該學會做的事
3. 解憂雜貨鋪--東野圭吾
書信的格式, 加上日本人特有的句式, 表達出真摯而細膩的情況, 給予人信息勇氣與感動, 滿滿的正能量, 去看的家書兩行, 讀來又熱了眼眶. 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感覺2015年以后, 都沒接觸把我看出眼淚的書了, 但這本卻做到了, 我不由得想再來一句: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
另外, 從時間結構來看, 是 現在-> 過去-> 現在的結構, 大致上可以看作一個圓, 這種閉環的時間線讓我想起了電影 低俗小說
4. 白夜行--東野圭吾
唐澤雪穗和桐原亮司, 心機婊和心機boy. 他們的陰險讓人不寒而栗. 可是, 他們的童年也很慘啊, 畸形的童年讓他們人格扭曲, 這是他們值得同情的一面. 這是東野哥的后期作品, 所謂的"寫實本格派", 注重描寫的是犯罪動機
5. 放學后--東野圭吾
東野哥的成名作, "本格校園推理派", 描述了師生/同窗之間復雜的人際關系. 總結來說, 主角是個好老師, 因此學生喜歡他; 但主角不是個好丈夫, 最后居然被妻子與情人殺害了. 畢竟是早期作品, 這種結局給人刻意, 突兀之感, 不太成熟
6. 同級生--東野圭吾
東野哥的第二部"本格校園推理"小說. 這一部主角是學生, 前面看起來老師們很可惡, 但其實那是學生們帶著有色眼鏡在看老師. 直到警官說, "因為不說實話的人大有人在", 后面才寫出主角沒交待的事: 原來主角也不是什么好鳥! 這部作品的后記很有意思:
我認識的一個老師經常這么說: "這個社會可沒那么單純." 每當聽到他的話, 我就想: 大學剛畢業就當了老師, 你怎么會了解外面的社會? 我和同伴們也曾有過這樣的討論: 那些整天與孩子打交道的老師都是不敢面對社會的膽小鬼. 我們可不想被那樣的人教育.
對于當時的我來說, 大人們只是上了年紀的傻瓜. 每次被他們輕視, 我都會像刺猬一樣豎起全身的利刺, 充滿敵意. 歲月流逝, 我成為了被討厭的大人. 當我察覺這一點時, 身上的刺已經鈍了許多. 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件好事, 但確實感到很寂寞.
所以說, 東野哥對師生, 孩子與大人之間的關系的思考, 還是很值得回味的
7. 名偵探的守則--東野圭吾
東野哥的后期作品, 通篇都是對本格推理經典元素的諷刺與嘲弄, 東野圭吾在本作中對自己之前的創作表達了質疑的態度, 也對當代的推理作家及本格推理作品進行一翻諷刺.
在本作中, 主人公居然可以跳出小說的世界, 對作者設計案件進行評頭論足, 實在荒誕可笑, 在感受了白夜行的陰森與壓抑之后, 難得地領略了東野圭吾的冷幽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看了本作后, 我會有種想法: 在名偵探柯南中, 也許目警暮官早已看穿一切, 但只因自己是配角, 所以只好裝傻去請教毛利小五郎; 而小五郎也早已知道真相, 但因為自己是配角, 所以只好被柯南麻醉, 把推理的機會讓給柯南. 所以說, 不是工藤新一智慧過于常人, 而是前輩們把揭示真相的機會讓給了年輕人!
8. 名偵探的詛咒--東野圭吾
名偵探的守則姐妹篇, 闡釋了自己最新的創作理論, 并交待了創作心理歷程: 以寫密室類推理小說出名的東野圭吾, 在后期開始丟棄這類本格推理小說, 甚至揶揄嘲諷在寫這類小說的年輕人, 因為他認為本格推理已經過時了, 他將開創"寫實本格派"取而代之; 但后來東圭吾再以包容心態來接納本格推理小說, 雖然他不會再寫了, 但他會懷念, 會把它們放在心里.
9. 嫌疑人X的獻身--東野圭吾
一個有著“達摩石神”之稱的數學天才,為了袒護一對失手殺人的母女,精心設計,甚至殺害無辜,試圖以假亂真,獨自背鍋。石神與母女只是鄰居,平時沉默寡言,誰也想不到這個男人背后,居然隱藏著這么深厚的愛,他可以為了這對母女去坐牢。但在我看來,這是情關難過的表現. 為這數學天才惋惜!
10. 神探伽利略--東野圭吾
為什么叫伽利略? 因為伽利略是物理學家, 近代自然科學之父, 而主角湯川是物理系的教授, 這是對主角的贊譽. 其實嫌疑人是屬于伽利略系列的, 我是先看嫌疑人再看伽利略的, 因此我大致會有如下印象: 石神與湯川, 一個是數學天才, 另一個是物理天才, 二人惺惺相惜, 可以說是帝都大學的雙子星. 與石神的木訥, 沉默寡言相比, 湯川幽默風趣, 在潛心研究物理科學的同時, 還注重實踐運用, 并且還會設計語言陷阱, 實在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物理學家. 一句話來描述本作: "刑警帶著各種奇怪的案件,敲響了天才物理學者的房門".
11. 時生--東野圭吾
“再過幾年,你會結婚生子。你將給你的兒子取名為時生,時間的時,生命的生。那孩子長到十七歲時,因某種緣故而回到過去, 那就是我。”
兒子從未來穿越回來的老梗, 再加不思進取, 孩子氣的垃圾男主(時生的父親), 這樣的劇情看得很泄氣. 直到讀到男主的母親留下的信, 才開始有點意思. 別的不說, 感動一下你還是可以的. 因此, 從小說里的信的煽情效果來說, 有點解憂雜貨店的味道; 但要說本書可以與解憂媲美, 我認為是言過其實了.
12. 惡意--東野圭吾
這部據說是東野哥巔峰之作. 巔峰不巔峰的, 我不敢亂下結論, 但它的確是后期很有特色的作品, 因為這就是所謂的"寫實本格派", 作品的重心不再是殺人兇手是誰, 或殺人手法是怎樣的, 而是殺人動機. 心里隱藏著深深的恨意, 即使賭上自己的性命, 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
那么,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恨意?? 因為中學時代, 面對校園暴力, 自己奴顏媚骨, 對方卻錚錚鐵骨; 因為自己欺負過對方, 對方卻對自己有恩, 以德報怨; 因為大家有共同的目標, 自己實現不了, 對方卻實現了, 所以就產生了既然自己是始終是失敗者, 那就索性摧毀對方的瘋狂心理.
13. 信--東野圭吾
哥哥的信, 一個月一次不間斷地從監獄寄過來, 自以為是在懺悔, 實際上卻是給人帶來不快, 給對方造成困擾. 因為這些信, 主人公被貼上了殺人兇手弟弟的標簽, 人生平空多了許多磨難; 可也正是這些信, 才有了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的奮斗與探索.
信箋雖然輕, 但本作的故事地十分沉重. 本作以犯罪者家屬的視角為切入點, 表明"一人犯罪, 株連九族". "九族"當然不會被法律制裁, 但是會受到社會的歧視. 并且本作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歧視威力巨大, 而且歧視的存在理所當然.
14. 秘密--東野圭吾
妻子的靈魂, 女兒的身體, 那他到底是失去了妻子, 還是失去了女兒? 最后才知道, 其實是兩個都失去了, 因為自己的妻子以自己女兒的身份嫁給了別的男人.
本作是東野哥離婚后的作品, 不走推理路線, 也不打情感牌, 故事卻依然很吸引人. 不過說實話, 本作看得心里很糾結, 讓人心里不好受, 看完之后有種 "這不是自找不痛快嗎" 的感覺. 不過還是推薦女生去看一看的.
15. 拉普拉斯的魔女--東野圭吾
世界讀書日, 不讀本書怎么行! 哈哈, 本作有點標題黨, 不過這不是嘩眾取寵. 拉普拉斯英文為"Laplace", 是法國數學家, 他提出了一個假設, 如果有一個智慧體, 它知道世界上所有原子的位置和動量, 那么, 它就能通過計算預知世界未來的狀態. 后來這個智慧體就被稱為拉普拉斯的惡魔.
用通俗的話來說, 本作講述的是一個進行腦部手術, 釋放大腦潛能, 從而制造能預測未來的最強大腦的故事! 嗯, 只看前面70%的話, 感覺是這樣, 只有看了剩下的30%, 才發現這是一個瘋狂的故事...
16. 圣女的救濟--東野圭吾
刑警愛上了嫌疑人, 真相還能水落石出嗎? 伽利略再次遇到完美犯罪, 這次的對手是女人, 是與石神完全不一樣的極端, 使用的是完全非理性充滿矛盾的手法: 結婚后妻子就在廚房下毒, 然后用一年的時間, 想方設法不讓丈夫中毒; 等到丈夫變心, 妻子就離家幾天, 丈夫就中毒身亡了
17. 幻夜--東野圭吾
白夜的姐妹的篇, 相當于從另一個角度來描述雪穗與亮司吧.
看了本作, 會對白夜行有更好的理解, 也對主人公有更深的理解. 說到里面的女主人公, 雖然心機很深, 對外人來說也很可怕, 可她對愛情卻忠貞不二, 如果能娶她做老婆, 兩人可以一起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不過十分諷刺的是, 她不是會跟心愛的人結婚的, 因為結婚對她來說是改變人生的一種手段, 所以她的心屬于愛人, 身體與身份卻屬于社會地位更高的人.
這是前半部分的感受, 再接著看下去, 我才發覺, 這不是真相! 女主人公一直在利用別人, 就連男主也是她利用的工具, 她想要的只是踩著別人上位而已! 看到結局, 男主跟警察都死了, 女主卻依然堅挺, 一句"臥槽"不禁脫口而出!
18. 神探伽利略2: 預知夢--東野圭吾
跟第一部一樣, 是幾個短篇故事的合集. 這次描述的都是靈異案例, 但這些超自然現象的背后, 都找得到科學的解釋, 伽利略博學多才, 推理真是精彩! 湯川在推理的同時, 也給讀者上了一堂物理課, 讓讀者學到了知識, 哈哈. 將科學引入小說當中, 這是東野哥的一個核心特色啊!
19. 單戀--東野圭吾
為什么是單戀? 因為外表是女生的人, 在大學時代就是一直喜歡著另一個女生, 但她們是不能走到一起的, 所以只能是單相思. 外表是女人, 心理卻是男人, 這是多么少見的啊.
本作以"性別認同障礙"及"超性人"為切入點, 討論了男人與女人的關系. 男人與女人像是硬幣的正反面, 還是南極與北極, 抑或是麥比烏斯環, 正面與反面緊密相連, 正面卻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反面?
20. 夢幻花--東野圭吾
黃色的牽牛花, 是夢幻花, 一旦追求它, 就會自取滅亡. 其實夢幻花是會導致幻覺作用的植物的總稱.
本作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世界上有所謂的負面資產, 如果它們無法消失, 就必須有人繼承; 唯有面對了負面資產的勇氣, 人類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但是說句題外話: 喂喂, 男主和初戀女友怎么樣了, 再也回不去了嗎?
21. 魔鬼搭訕學--阮琦
你好, 我想認識你. 搭訕, 就是這么簡單. 當然, 這樣有點生硬, 可以有變體: 你好, 就想認識一下(就打個招呼).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 已經突破舒適區, 算是搭訕入門了, 看這本書算是作個復習, 溫故而知新吧. 其中對NLP的拋磚引玉, 讓我大開眼界, 原來中文語言還可以進行時態分辨, 從而揣摩說話者的心理, 這加強了我對NLP的好奇與興趣.
PS:?看了一下記錄,這是6個月前的想法。現在我已經有“搭訕恐懼癥”了,哈哈,現在看到一個感覺還不錯的妹子,更多的是覺得,工作忙,沒時間,于是擦肩而過,畢竟現在重心在工作上。?但不管怎么說,還是很認可書中所言:?搭訕的初衷是認識更多的女生,但結局往往可能是認識了自己。自我認知,自我提升,這才是人生的核心啊
22.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指的是什么路? 它指的是追求心智成熟, 找到真正的自我的路. 因為要心智成熟, 必須直面問題, 解決問題; 直面痛苦, 消除痛苦. 而大多數人面對問題與痛苦, 都是選擇逃避, 因此才說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這是一本心理醫生寫的書, 從中可以了解到, 家庭環境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愛對孩子長大成人的重要影響. 書中還探索了愛的本質, 令人眼界大開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 本書作者太注重童年經歷了, 認為童年缺少父母的愛, 孩子想通過其他手段來獲得, 注定更艱難, 而且往往以失敗告終. 這種觀點太悲觀了, 不太認同文中所說的”往往以失敗告終”這個結論
23. 真實的幸福-- 馬丁·塞格利曼
怎樣才會幸福? ?本書作者是美國積極心理學之父, 他提倡在增加生活中的積極情緒來增加幸福感
以時間維度來劃分, 情緒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過去, 現在, 未來
對待過去, 感恩與寬恕是兩大增加積極情緒的法寶
對待現在, 學會區分愉悅與滿意. 愉悅是立即的, 來自感官; 滿意無法從身體愉悅中獲得, 只有在心流體驗后才產生. 因此在增加愉悅的同時, 我們更要追求滿意, 找到你的心流體驗. 什么是心流體驗? 簡單來說, 你做什么事會忘記時間, 那么做那件事的時候就獲得了心流體驗:
過于未來, 不要因為過去的不幸而否定未來, 要培養自己樂觀心態(書中也有一套方法)
總結成一句話: 真實的幸福源于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美德, 并在生活中充分發揮它們
那么如何發現自己的優勢? 可以在本書的相關網站上測試:?性格優點的調查
我的前五項優勢分別為: 公平公正, 誠實, 毅力, 好奇心, 熱愛學習
另外, 本書開頭的一段話讓我銘記在心: 閱讀大師的作品,尤其是閱讀心理學大師的著作,應該成為人生經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4. 習得性無助--馬丁·塞格利曼(一共三個作者, 他是其中之一)
"不可控事件", 會讓動物消極被動; 而對于人來講, 面對失敗, 不同的解釋風格, 將會影響人對未來事件的預期, 從而影響行為.?
本書從"不可逃避的電擊"實驗開始講起, 得出"習得性無助模型", 最終研究起它對人類的影響, 并討論在生活中的應用. 因為是從實驗出發, 學術性, 理論性非常強, 很多地方看得頭都大了. 但從中可以知道, 對該實驗的為老馬之后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基礎, 可以看出真實的幸福中的"樂觀感測驗", 與本書的"解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