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森林之時》-
這片擁抱祭壇的野地-
它的骨骼和筋絡-
儲藏過一些放浪-
以及苦難的祖先的影子-
會有誰去想象過-
森林沉默的神性的姿態-
一定會有-
甚至那被土坡邊的狗尾草-
見證過的 感情-
也嘗試用山火來遮掩-
有什么被錯過了-
野草堆里的枯井目光呆滯-
詩人也成了瘋子-
一些城市的流毒-
疏離的情緒-
和迷失的迷失本身-
在瘋傳-
對于森林-
它的言語變得難懂-
大地便開始喘息-
聲音也輕了-
低微的-
像一個棄婦的眼神-
罷了,只能想象-
燭火還在森林里游行-
一定還在-
一定能聽見-
那燃燒的-
是一個神舞蹈的-
漂亮的歌-
作于2010.12.16-
《shaman/薩滿》
住在這片土地的石頭里的
老人
彎腰時,擠壓的黑血
碎濺一地
他歲月的彎刀已被磨鈍
眼里的光芒混濁得怕人
所有名詞 開始失效
這泥土
已砸不出野菊和鉛蟻
于是,母親瘋了
身體里注進了迷戀
她的儀式的裙擺,推倒了佛壇
還舞成一個暈眩的圓
星輝也擋不住她奔跑的軌跡
下一個老人 倒下的時候
她便學會了吮吸和汲取
吃著黑血和枯木
那姿態
可以讓整個大地呻吟
鐮刀收割了黑夜
地平線在遠方閃現的瞬間
讓人大驚失色的
是一個母親 像風一樣跑過
整個田園
出現在了 面前
作于2010.11.19
此詩靈感或許來自安德烈祖拉斯基《薩滿教的迷戀》
《1989的冬天》
1989的冬天
席卷了一種疼痛的深沉
夜 都沒了鋒芒
夢也哭得 傷人
我用靈性的記憶
試圖借冬月
切割 一次恣想
歷史的牙床里
黑血
就肆無忌憚地 碎濺
發了瘋的惡骨
把那個冬天
嚇得沒了聲響
我大嚎一聲:“不要夢了”
于是
虛弱 吞噬了這片土地以后的時光
作于2010.11.
《不朽》
一生下來
我就撞見了世界
可世界
卻在時間里腐爛
我也經歷著
這毀滅的過程,心酸和流淚
用良心和詩
泊在黑夜的長河里
像一個
護著燈的雕塑
鐵面無私,或者和世界暫時絕緣
最后我也試圖學這雕塑的表情
帶著哭腔
向世界叫喊
可世界的回聲,低微的
幾不可聞
于是
許多年歲以后
一座銅像
在山洞里 面壁
身上
還寫滿了 佛經
寫于2010.9.29
《電影/2》
從
膠片最有光澤
的地方,開始切割
想象,電影是一種工藝
繞過大島渚的 舌
削平一整塊
帕索里尼
最后
再用塔可夫斯基
雕琢一種沉默
有趣的是
這電影 拼接成了一只怪物
臉扭曲成了薩德
可內心
美得
就像,就像
前蘇聯的長鏡頭
附加
一籮筐候孝賢和賈樟柯
2010.9.14
《分娩詩人》
像迷宮、混沌
分裂了瞳,一片孤黑
意識結構 開始堆積
轉承
一些 碎語和嚎叫
詩人 將墜地
于是
夜和黑
滲了過來、偷窺
還竊竊私語
我,甚至聽到有人叫罵:
弄死他!
我他 媽討厭光明!
作于2010.9.14
《燈塔》
他
飄洋過海
收集人們有情緒的聲音
不是癖好
只是喜歡
飄洋過海
很純粹
在深淵里樸素得閃光
那兒 只聽得到太息
世界的盡頭
可沒有人注意過
年年歲歲
他泊在浪里
釋放那些聲音里的 情緒
幾乎能讓淚流盡
作于2010.8.31
《意》
從藏地天空的稀薄處
俯沖而來的
是一種意
它
平視萬物
被人們敬畏
如靈
行走在湖面
而當它遭遇
浩劫的吞沒和震顫
它的臣民
便將它拋棄和唾罵
生從死倒置而亂
風從谷呼嘯而出
血肉之軀
瓦解
瓦解
成河
于是
佛
擔憂地
自尸堆中
走來
它
面色凄苦
作于2013年9月17日
《空》(新詩)
存在是一種既定的狀態
反復念誦
可存在的意義何為
只剩黑暗
或只剩黑暗
無色
天空也不作為
突然之間
星辰倒流
這空的景致
如佛在坐定冥思
如夢在狂浪奔襲
一種聲音劃過
吶喊
吶喊
需要一點釋放
空才成為空
作于201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