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學到的東西和一些啟發
從事新媒體運營工作有一段時間了,在網上也多多少少看了一些運營方案,但是大部分對于公號的定位講解都是泛泛之談,并沒有像這次課程這么細致地來討論。本次課程令我最深的認識就是,一個公眾號的定位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它關系著不僅僅是自身的優勢,還有市場需求。
公號定位就好比一座建筑的地基,無論是內容運營、活動運營還是用戶運營,都是以定位為基礎的,所以說定位對于公眾號的成功運營是極其關鍵的。
原來我并不認為定位在公號運營中那么重要,現在我知道了,公號定位需要將自身的優勢與市場需求相匹配并且要有自己獨有的差異化,否則就會陷入了老師所講的定位3大誤區——貪大求全、沒有差異化和缺少戰略。
在今后的運營工作中,我會從公號定位開始改善,細細梳理自身品牌的優勢,分析競品和市場需求,做好戰略,揚長避短。要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二、關于分析和思考公司公號
我現在負責運營教育類媒體公號,目前只有我一人運營。因為紙媒的衰敗致使單位不得不發展新媒體,實現媒體融合。
但由于種種原因,公號只是簡單的“轉場”,可以說沒有做過系統的定位工作。之前單位規定每天推送的文章都需來自自身的報紙文章,大部分閱讀量很低。后來在我運營的時候,放開了條件,推送的文章可以來自其他渠道。
現在我已經運營公號幾個月了,逐漸發現了一些問題,我一直在思考并且和同事探討。在這里也想請教各位老師和同學。
我們是教育類報刊媒體,主要報道首都教育,報紙本身受眾較廣,針對校長、老師、家長都有專門的欄目,比重幾乎一樣;新媒體方面主要推送教育政策、育兒和教師方面的文章。其中與孩子相關的重要教育政策和育兒理念的文章閱讀量較高,教師方面的文章閱讀量并不高。
因此我有以下3個疑問:
1、現在公號的目標用戶為校長、教師和家長,這是否陷入了定位貪大求全的誤區?
2、因為跟孩子相關的文章閱讀量高,那么公號是否有必要將目標用戶細化,直接精確到家長人群呢?
3、如果公號的目標用戶和報刊不一樣的話,是不是公號也應該改變名字呢(現公號名字就是報刊名,報刊也有一定影響力,怕改了名字損失了流量)?
三、關于定位好的公號
1、小石頭侃升學
公號名稱簡單易懂,內容能抓住教育熱點和家長痛點進行深入分析,條理清晰;每篇文章還有音頻,滿足用戶更多需求。
2、酷玩實驗室
公號名稱就吸引我點進去一探究竟,介紹是“理工男神聚集的神秘所在”,簡單明了;文案非學院派,偏搞笑逗逼。
四、關于不看內容就想關注的公號
前提是名字要一看就懂。
1、跟工作相關的公號:運營控等;
2、跟興趣愛好相關的公號:美食杰、無二之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