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老家鄉(xiāng)村的下季稻應該都已經(jīng)收割、曬干、入倉了。昨夜,卻夢見它們還未抽穗,好像還在等待我回去收割。家鄉(xiāng)的田地大多為梯田,一年種兩季。說起來,我還是做農活的一把好手。
最喜歡的兩個農活時節(jié),一個是兩個黃鸝鳴翠柳時上季稻的插秧。那時大地回春,水田里可以倒映山上盛開的映山紅。山間很安靜,靜的可以聽到梯田里隱隱的水流聲。只有布谷鳥不時的鳴叫,回蕩于梯田間,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插秧,還有些詩意與禪意。
另一個喜歡的時節(jié),就是深秋收割下季稻的時候。那時青山已夾著一些枯黃的草與酒紅色的楓葉。天氣變涼,秋高氣爽,枯水季的稻田里已經(jīng)沒什么水,可以比較干凈清爽地收割稻子,稻草的清香味也是在這個時候最濃。
收割完后的曬谷子,因為秋天少雨是不熱,比上季稻的曬谷子亦舒服許多,這時候除了曬谷子,還有別的曬,如曬做酸菜用的大青菜,曬蘿卜干,曬地瓜干等。這時的活計以收獲為主,也會把離家近的剛收割完的稻田翻過來種上冬季蔬菜。下季稻收割完后,就是輕松多了。
現(xiàn)在生活水平提高,老家鄉(xiāng)村還是保留種稻的傳承,鄉(xiāng)民們懷念這種情懷。在過去缺衣少食的年代里稻子養(yǎng)活了多少人們,現(xiàn)在老家還流傳老人們說說一句話“浪費米飯要遭雷劈”。
水稻,這個遠古的中國農業(yè)傳承,訴說著大自然的饋贈帶給人們的溫馨與富足。米飯,已經(jīng)成為今天人們餐桌上的主食,我們也更知道熱愛我們祖先,熱愛那融入稻田里的農人們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