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總結 2017年3月1日
ORID:焦點討論法
O-Objective:客觀事實層次
- 關于今天的工作, 你記得什么?
早上混混沌沌的聽了節『證券投資學』,然后就上了節『自動控制系統』。中午刷了一會手機,看了一下書。兩點多睡到了三點多,然后到圖書館看了一陣子書。晚上歸納了一下『自動控制系統』的筆記和跟小伙伴討論了一個多小時的問題。
R-Reflective:感覺反應層次
-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緒
- 興奮,窺視到自己的右腦的想法了,雖然我覺得窺視右的想法有個問題就是右腦的運算速度很快,很多東西都是一瞬間就過去的,然后又要用左腦進行邏輯思考,找出問題,本來左腦就累了就變得更累了。
-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
- 睡了一個懶覺,爽炸。
-
今天的低點是什么?
- 大概是抓不住右腦想法的時候吧。
- 還有就是自己的說話能力不咋地,主要的能力表現在總結上。
I-InterpretIve:詮釋層次
-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 錨定是基于第一筆資訊做出的反應,在決策時減少錨定帶來的影響可以靠剝離信息來進一步判斷。
-
今天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什么?
- 右腦是個好東西。
D-Decisional:決定層次
-
我們會如何用一句話形容今天的工作
- 總的來說除了睡得太多了也沒有什么問題。
-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繼續努力?
- 開發自由切換使用左右腦的能力,還有就是學習學習學習。
生活的Bug
我的微信簽名是『寵辱不驚也要有恃無恐。』現在想起來很佩服當時的意識產物就這么強大,當時還是不能解釋的,反正就是內心接受罷了。到現在真正是理解了。
其實要講的是今天的一件事,室友服從輔導員的理由是身不由己,我的理由是他沒有依仗,他還不斷想講出這樣的交易只為獲得某種利益或者也是依仗吧。我覺得每個人首要依仗的人是自己,如果真的沒辦法再去依仗別人,否則自己會處于一個非常被動的狀態,沒有籌碼又想依仗別人這個邏輯本來是不成立的。我認為他自身的成績可以作為一個談判的籌碼,但是他沒想讓這個籌碼更有價值,因為他外在表現是看電視劇。
-
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原因
- 想法和做法不一致
- 而這的原因是語言靠左腦,而行動一大部分靠右腦。
- 有人不知道腦子有什么問題,然后把左右腦連接的神經切斷了。然后有科學家對此進行研究。擋那個人的右眼讓他用左眼(右腦控制)去挑一樣東西,然后讓他睜開右眼,問他為什么選這樣東西,腦波顯示在沒問的時候腦波反應不大,但一有問題的時候腦波就有點劇烈了,然后那個人能快速說出一個原因,這說明那個原因是那一瞬間想出來的,這也說明了大腦(或者說左腦)真的沒那么可靠。這也為我們提出了一個做法就是依靠觀察行為而推測這個人正真想做的事情。這也說明左右腦經常在打架,要更好的發揮出大腦的優勢就要協同左右腦工作。
- 而這的原因是語言靠左腦,而行動一大部分靠右腦。
- 想法和做法不一致
-
我做錯了什麼
- 又去管別人的事了
-
正確又該怎麼做
- 我不覺得我錯呀,我提醒他也是希望他在看到我有這樣說的話和做的事不一致的時候提醒我,但我覺得這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