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聽過一個熱詞叫「優秀到不可忽略」
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最近一直有人問我,我的PPT技術這么牛是怎樣學習的?
每次我都會很慚愧,因為我覺得自己技術并不強,P界牛人太多。
有個工作好幾年的學長和我談起學習PPT時,說:“你需要把你當初學PPT的過程好好回憶一下,想下這個技藝是怎么練出來的,然后遷移到其他你想學習的地方去”
我想,這個問題確實該好好想想了。
正好個小俞海棠約的圖稿是拆書《精進》,之前也從知乎知道采銅。
看了書之后,我用我的理解做了下面這張圖,把采銅的維度劃分開來。
我想利用它來解讀下我自己的學習了。(圖看不清沒關系,我之后還會改[捂臉])
1.
興趣你走
我認為興趣是可以自主養成的,與天分無關,養料成分可以是鼓勵或者刺激。
如果不知道你對什么感興趣,什么都還沒開始,
那一定不要讓興趣背鍋,它沒有那么重要到不可忽略。
我想:
慢慢變好或許是和興趣脫不了關系,但最初開始不一定是因為興趣,
沒準是因為好奇或者是因為某種需要,
剛開始,我學習PPT是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一場培訓。
如果有需求,就趕緊開始行動吧,
或者保持好奇,試試也沒什么關系,
反正就是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發展興趣的機會。
2.
先行動吧
從小就被說教:“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但“準備”這個字眼本身就不符合SMART原則,好嗎?
沒開始做,你能準備什么?而且什么算準備好?
即使問做過的前輩,但瞬息萬變,計劃趕不上變化
可以有準備,但至少我覺得不可能真的能完全準備好。
準備來準備去很容易變成拖延。
這本書提到了一個辦法我覺得對于新事物學習很適用,即邊準備邊上場。
大一的時候,我知道有PPT存在,當時我隔壁室友會做,她告訴我PPT很難的,一般人學不來。
現在我學來了,我也沒覺得我多不一般。
我是一個很笨的人,在做事情之前很少會去計劃,因為急需學,當時什么也沒想,只覺得沒關系啊,反正我時間多,反正我也要求不高。
3.
擴大格局
許多事情都只是因為我們不敢想
就像何以琛說過的:“如果那個人曾經出現過,那么其他人都會變成講究,而我不愿意。”
其實如果你也遇見過更好的,你也不會愿意講究,只有你沒遇到更好的,你才會選擇最滿意的,而不是執著于最好的。(當然這只是在認知邊界這塊的理解,對于其他就不一定了哦)
所以,去找吧!找你在意的區域內,能把你想要的東西輕而易舉獲得的人。
敢想,那么很多東西都是有可能的。
敢做,那么你就有可能做到。
4.
輸出MVP
插個故事
我開始學習PPT后經歷了這樣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第一次做PPT的作品發到微博被秋葉大叔轉發送書
第二件事是當自己PPT比周圍人好一點,有點自得的時候,我一朋友和我說:“會兒,你PPT怎么這么丑,我都不想和你做朋友了。”
然后,我開始主動去模仿、學習,很多時候熬夜到兩三點,但很開心啊。
現在,PPT就真的成為了我的興趣。接單變成了鼓勵,大神變成了刺激。
但比如表揚、比如接單,這些驚喜我之前從沒想過。
我想如果我畏畏縮縮,從沒有把作品發出來,而是孤芳自賞,或許我現在PPT還是當初的水平。
很多我們產出來的東西,普適性都很高,我們也希望能被關注,但不發出來別人怎么知道呢?又怎么獲得修改意見繼續進步呢?
5.
試錯成本
做選擇最怕遇到的情況無非兩種:選擇多煩、沒得選煩。
而這些的根源可能都在于:未來不確定性
怕選錯,所以才有限制。
但未來的可變性因素太多,其中由你個人之力能改變的卻很少。
選錯沒什么不好的,要知道,即使再回到原點,也不算是從0開始。
給自己嘗試并撥亂反正的機會。
我們總需要為了找到最好的付出之路上點學費嘛,只要想著我是奔著最優選擇去的,然后不斷調整自己的計劃和行動就好了。
而且,萬一對啦呢?
6.
資源分配
我們的資源有我們的精力、時間、金錢。我認為三者的價值依次遞減。
資源有限,所以請把你的資源放在做最關鍵的事情上,選優培優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但均衡發力只能一步一步挪
本書的觀點是:
對于最有價值的事情全力以赴
對于次重要的事情盡七八分力
對于無關緊要的事情放棄就好
如果確定了最重要的事情,你必須為之投入大量的精力,順帶也就要放棄一些東西。
算來,我已經操作了1,000+小時了,
想著自己曾經在KTV聚會的時候、在室友休息的時候做PPT,放棄了一些娛樂、逛街、陪家人或者學習其他事情。
現在,期待保持刻意練習一萬小時之后能成為大神。
7.
勞逸結合
本書說: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連軸轉的機器會更容易出毛病,所以用享樂主義來過日子,做好80%的好好工作,再來滋潤20%的生活。
比如工作之余,我會選擇做手工、做蛋糕、逛操場、看星星、練瑜伽...
還有要提醒自己和看到這篇文的你的,就是不要熬夜。
——
我想
要做出一件事或者學成一門技能,成功的流程各不相同,
用行動來發掘選擇,或是用選擇來指示行動,只是看你個人看事本身而已。
——
我想
當你選擇看精進或者在簡書看我這篇文章的時候,你肯定也是一個對”現在“很鄭重的人。
我摘取的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只是對我自己最重要的部分,請不要被我騙了!推薦去看這本書,找到你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