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街萬巷單車現。”
今年的春天,春風吹來的不只是桃紅柳綠,還有滿大街的如“彩虹”般的共享單車。
黃色、綠色、橙色各種顏色的單車比比皆是,讓人恍乎又回到了十年前那個“單車時代”。
更有人在微博中調侃:紅橙黃綠青藍紫,留給創業者的顏色不多了。
騎自行車再次成為一種潮流,風靡全國。
當然對于我們這種時刻關注潮流趨勢的90后,更是不愿落下。
昨天下班見公司樓下停靠著幾輛共享單車,聽同事說過“小黃車”是所有“彩虹”單車中押金最低的。于是果斷地選擇注冊了“小黃車”ID,支付了押金后還額外沖值了20元,興致沖沖地騎著回家了,到家附近時,依依不舍地將它停靠在馬路邊。
其實我租的房子到公司距離有點尷尬,走路有點遠,坐車又太近,由于并沒有直達的公交,所以之前每天還是堅持早起走路到公司。
今天早上比平時多賴床了一會,想著可以騎“小黃車”去上班。
于是慢悠悠地走出巷子,掃視一周后發現竟沒有一輛“小黃車”,有點沮喪。
走出村子,目光觸及之處,顯出一抹明黃,有了!
奔過去準備掃碼,然而湊近后才發現,二維碼和號碼都被人用刀刮壞了,頓時心情跌落谷底。
旁邊的摩的師傅“好心”地提醒我道:
“美女,那輛車壞了騎不了,你是要去哪里啊?”
我會到他的意思,扯著嘴角假裝微笑:
“不用,謝謝。”
我住在城中村,村口總是被一群騎著摩托車或電動車的大叔包圍,一有人出現,立馬一群人圍上去,操著一口方言,
“美女走不?”
“地鐵口去不?”......
風雨無阻。
有時還真佩服他們這種不辭辛苦的敬業精神。
以前共享單車沒出現時,這些師傅的生意還是非常可觀,許多人寧愿花錢也不愿走路的惰性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收入。
共享單車的從天而降的確卷走他們不少收益,就像去年網約車和出租車的戰爭,有些事還是心知肚明就好。
往前走了一段,沿途陸續又發現了幾輛不同慘況的“小黃車”,要么坐墊沒了,亦或是腳踏板不翼而飛。
看看手機顯示的時間,離上班時間還有20分鐘,又急又氣,心里咒罵了破壞“小黃車”的兇手數遍,但卻打心里不愿招路邊的摩的。
終于!在距離公司約500米的一個轉角,靜靜地立著一輛“小黃車”。
我忐忑地走近查看,不由得松了一口氣,真的是完整的啊!頓時欣喜若狂,有點在沙漠中找到綠洲的意味。
掃碼,上車一氣呵成,在短短的500米里竟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