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可能是史上最成功的品牌寄生:可口可樂。
1935年,可口可樂公司終于受不了冬天銷量大幅下滑的這樣一個事實。作為一瓶飲料,冬天銷量下滑是必然的。
那么怎么進入冬天的飲料市場,創造出冬天的飲料市場出來?可口可樂公司開始到冬天的消費場景當中去尋找符號,尋找代言人。
所以在1935年的時候,可口可樂創造出了一款海報和一系列的廣告,就是圣誕老人給大家送來了可口可樂,告訴大家冬天我們也可以圍著篝火、圍著壁爐喝可口可樂。
要讓可口可樂進入冬天,可口可樂就改造了圣誕老人這個形象,怎么改造呢?就是強力地占有圣誕老人這個傳統符號。
在1935年可口可樂的圣誕老人海報誕生之前,北歐的、美國的圣誕老人都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都穿著各個民族的傳統服裝。可口可樂把它變成了一個穿著紅色的衣服,有著白色袖口,花白胡子,戴著一頂紅色的帽子,上面有一個白色的小球的形象。
這個形象出來之后把可口可樂帶進了冬天。同時可口可樂也把這個形象帶到了全世界。
乃至于到今天,不管你是不是這個原有圣誕老人文化區域里面的人,包括我們中國人,和圣誕老人本來沒有一丁點兒關系,但是這個可口可樂的圣誕老人也成了我們生活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成了一個文化現象,人類文化現象。
它成功到了即便是北歐人、芬蘭人、德國人,都已經忘了圣誕老人原本長什么樣了。它寄生到了圣誕老人這個形象之上,而且把這個寄主改造得面目全非,成了它的注冊商標。全世界的人每到圣誕節的時候,都會莫名其妙地戴上一頂紅帽子,幫它打廣告。
為了提醒大家圣誕老人是可口可樂的注冊商標,可口可樂還資助了北歐的一個NGO組織,叫“反可口可樂圣誕老人”,它為什么要資助這個組織呢?
這個組織說“可口可樂破壞了我們的傳統文化,毀掉了我們傳統圣誕老人的形象,我們要反對它,示威、游行”。新聞就會爆出來,然后消費者才會發現或者想起來:“哦,原來圣誕老人是可口可樂公司的注冊商標。”
另外有一家企業面對這件事情從來都是一聲不吭,就是百事可樂。有沒有看到百事可樂永遠不會用圣誕老人來做廣告?百事也沒招了。這是一個最成功的品牌寄生的案例。
294、審視是否寄生到母體之上
我們在開發產品的時候,要去尋找母體;當我們的工作結束之后,還要審視,有沒有寄生到一個母體之上。哪怕是我們寫一個廣告語,并不是要開發一個產品,僅僅是一句廣告語,也要看這句廣告語有沒有母體。
一句廣告語,它不是看向消費者傳達了怎樣的觀念,而是看它所依附的這個觀念是不是在消費者頭腦當中普遍存在,而我的廣告便要寄生上去。
我們說“拍照大聲喊田七”的時候,我們要想一想,人們在拍照的時候,是不是要大聲喊一句什么?如果是,我們就強力寄生進去;如果消費者拍照的時候從來都是閉著嘴的,或者沒有這樣一個儀式來統一大家笑容,我們這樣喊是沒有用的,一點用也沒有。
你不能去改變消費行為,你只能看你能不能順應消費行為,這個叫順我者昌。你只有順應了消費者,順從了母體,找到了母體,你才會強大。
一句話可以成為一個母體。“我愛北京天安門”是一個母體,因為這是我們從小就唱的歌,代表了每個人美好的童年回憶和純真的愛國感情。
當我們去描述《我們臺灣這些年》這本書講的是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們想有沒有一句現成的話可供改裝,然后把我們要表達的價值高效地傳達給讀者。
我們找到了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把這句話改裝成“講述臺灣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時候,我們判斷這句話一定贏。因為它讓大陸的讀者覺得似曾相識,同時又讓讀者馬上感到有新的價值、有準確的價值。
295、加大投入占領母體
296、詞語、符號、儀式,這是我們寄生于母體的三個重要的方式。
找到母體之后,如何寄生其上呢?
三個工具。第一,詞語,“我愛北京天安門”,“卑鄙的圣人曹操”。第二,符號,“圣誕老人”。第三,儀式,I LOVE 莜,西貝親嘴打折節,情人節親吻。詞語、符號、儀式,這是我們寄生于母體的三個重要的方式。
而一旦你發現你的產品推出市場,你的活動推出市場成功了,怎么辦呢?就是不斷地加大投入,不斷地加強這個寄生關系。這個投入大到什么地步?這個投入大到可以竭盡全力,耗費所有的東西,持續占有這個母體。
“I Love You,西貝莜面村”,它一上去,馬上市場反應極其好,之后怎么辦呢?大家很開心,三個月之后,我們是不是想一個比“I Love You”更牛的出來呢?是不是要搞搞“品牌升級”呢?
不要!更牛的,永遠不會有。我最怕聽到“品牌升級”這四個字,聽到就頭痛,要品牌升級,只有一個原因,之前搞得不對。三個月后,我們并不會想新的創意,我們五十年后都不會有新的創意,而是會把所有的資源持續累加到對“I Love You”的占領上去。
因為我們知道“I Love You”是一個永恒的母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就是要占住它,不要被別人擠下來,不要讓消費者淡忘我們。
到現在,這個案子已經推了四年了,四年之后,效果如何呢?
首先效果是非常好的,其次呢,它還發生了一件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就是以前消費者看到我們的廣告語“I Love You”的時候,他們會想到“I Love You”這個傳統符號。而現在隨著它的持續的推廣,是別人在別的地方看到“I Love You”的時候,會聯想起西貝莜面村。
這個就叫作真正的占領。當你剛開始寄生其上時,你是借傳統符號的光傳達了你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把這個傳統符號占據,甚至獨占了這個傳統符號的時候,當這個傳統符號的原型在別的地方出現,消費者依然會聯想起你來,這個時候是你最賺錢的時候,因為這個傳統符號它本身依然會自動地在消費生活中出現,在消費戲劇中它會循環往復地出現,而這些出現你是不需要花一分錢的。
所以你占領得越深,你從這個傳統文化資源當中所取得的免費資源就越多。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掃光》為什么成為有史以來賣得最好的健康書之一?是當一有人打噴嚏的時候,就會有人說,哎,我給你推薦一本書,而不需要我們去挨家挨戶推銷這本書。
當你占據了這個文化母體之后,這個文化母體一旦產生活力,它會自動地推薦你。
這是文化母體的原理和作用機理。
297、購買理由、貨架思維、品牌寄生、超級符號,是同樣的方法的四個角度。
298、未來無法預測,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追溯過去掌握那些在未來必然還會發生的事情。
怎么去建立品牌寄生的思維方式?我們說的品牌十六字咒,購買理由、貨架思維、品牌寄生、超級符號,它都是一種思維方式,其實是同樣的方法的四個角度。
這一套方法的核心,在于如何最大化地、最高效地利用傳統文化的資源,背后的信念就是傳統文化、人類生活的循環往復。
未來的一切,必然發生的一切,在過去都發生過無數遍。所以我們預測未來的核心辦法、唯一辦法是追溯過去。或者說,未來無法預測,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追溯過去掌握那些在未來必然還會發生的事情。
品牌寄生就是一個通過追溯過去來預測未來的方法。我們已經算準了人們下一次拍照的時候會講一個什么東西,我們也算準了明年會有人討論外星人。
尋找母體就是回溯過去,尋找和自己產品相關的消費戲劇。
你吃飯,一定要用筷子,那么這肯定是一個母體;你結婚肯定要交換戒指,這就是一個母體;你要談戀愛,肯定要手拉手走在街上,這也是一個母體;戀人之間要不停地說“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這也是一個母體;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要貼對聯,這也是一個母體;端午節要吃粽子,中秋節要吃月餅,這也是一個母體;辦公室里大家都討厭老板,覺得老板無比地刻薄,無比地吝嗇,這個情緒也是一個母體;每一個人都想不勞而獲,坐在凳子上就馬上有錢,這個愿望也是一個母體。
所有的母體都要靠發現,因為我們的生活是無形的,你發現它,把它描述出來,判斷出它未來是否還會普遍發生,一旦發生,你的產品要能夠扮演一個角色,派上用場,你把這個簡單的邏輯關系想清楚,你就找到了母體,你就可以擠進去。
所以,品牌寄生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個做品牌開發、做品牌建設、做營銷推廣的思維方式,在任何時候它都派得上用場。
回到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