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詞志》: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比嗽疲翰坏綍x祠,枉到太原。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唐叔虞是周武王姬發的第三子,名姬虞,伯仲叔季,故又稱叔虞,封地于唐,故名唐叔虞。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為了紀念他,在風水最佳之地建立了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后,因為境內有晉水,便改國號為“晉”,唐叔虞祠也改名為晉祠。
而關于唐叔虞就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分封桐葉
叔虞是周武王的兒子,成王的弟弟。成王剛登位時,年紀還很小,朝中大事都由周公幫著處理。一天成王帶著弟弟姬虞在宮內玩耍,閑來無事,隨手摘了一片梧桐葉子給姬虞,半開玩笑的說:“我以這片葉子為信物,受此封你?!?/p>
姬虞聽了很開心,他將梧桐葉子收好,然后跑去告訴周公哥哥要封賜自己。周公聽說了趕忙去問周成王:“天子您是要封賜姬虞嗎?”
周成王說:“我只不過是想跟他開個玩笑罷了?!?/p>
周公聽了很嚴肅的對成王說:“我聽說天子無戲言,天子的一言一行都將被史官記錄本在冊,會有樂師歌頌,世人稱道,怎么能隨便說說呢?”于是請求封叔虞。
周成王聽了周公的話,認為言之有理,于是便封叔虞與唐,人稱唐叔虞。
晉祠有三寶:魚沼飛梁 、獻殿 、圣母殿
魚沼飛梁,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橋。
魚沼飛梁是一座精致的古橋建筑,其十字形橋是中國現存古橋梁中的孤例,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一級文物。
這座橋南來北往、東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過。古人以方形為沼,圓形為池,因其是方形,水中又多魚,故名魚沼。沼上架有十字形橋,古人本有“架橋為虛,若飛也”,“飛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說法,故曰“飛梁”。
東西橋面寬闊,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橋面下斜如鳥之兩翼翩翩欲飛。沼中還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橋邊綴勾欄。這種形制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梁,實為罕見。故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評價到:“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彼鼘τ谘芯课覈糯鷺蛄航ㄖ袠O高的價植。這橋構造奇巧,橋上鋪方磚,兩側有漢白玉石欄桿維護憑依。
獻殿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修葺,1955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點,是我國現存古建中為數不多的金代建筑實例之一,堪稱我國古建的瑰寶。獻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斗拱簡潔,出檐深遠,外觀酷似涼亭,但整體結構輕巧穩固。梁思成先生評價獻殿“獻殿的梁架,只是簡單的四椽栿上放一層干梁,梁身簡單輕巧,不弱不費,故能敬經久不壞。”這座大殿是祭祀圣母、供獻禮品的場所。因此四周都是開放式的,以利通風。
圣母殿位于晉祠中軸線末端,為晉祠主殿,是晉祠三大國保建筑之一。是為奉祀姜子牙的女兒,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親邑姜所建。圣母殿是中國宋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圣母殿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極為寬敞。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盤龍八條,傳說為宋代遺物。殿內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為圣母端坐木制神龕內,風頭椅是,鳳冠蟒袍,神態端莊。侍從手中各有所奉,為宮廷生活寫照??胺Q晉祠三絕之首。
在圣母殿建造當中,還有這么一段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傳說,在宋朝年間,朝廷要在晉祠內修建圣母殿,按照朝廷的旨意,圣母殿內還要擺放四十三尊塑像。眼看著朝廷限期交工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工匠們發愁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一天,一個鶴發童顏的老人閑庭信步地來到了工地上。老人旁若無人地擺弄起工地上的碎木料,只見他將這些木料左一搭,右一搭地拼接起來,最后竟搭起一座小小的圣母殿模型。更奇特的是,這座圣母殿模型內竟沒有一根柱子,老人巧妙地將整座殿宇的受力點放在圣母殿四周的廊柱和檐柱上了。工匠們看到這個模型興奮萬分,他們很快就修好圣母殿。本想感謝一下這位老人的幫忙,但老人卻消失了。據說,這位鶴發童顏的老人就是木匠鼻祖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