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情況
性別:男
年齡:5歲
證型:脾胃濕熱 肝腎陰虛
刻下癥:每日晨起咳嗽,流涕持續數月,秋冬季節加重;運動后咳嗽加重。鼻塞,入睡后鼻塞加重,呼吸聲重,甚至出現張口呼吸。出生后四肢僵硬,換紙尿褲時腿不易打開,入睡時十指緊握。現雖有緩解,但手指遠端指間關節彎曲(大拇指除外);眼神稍顯木訥,四歲時查出高度近視。從小異常好動,不聽指令,喜歡蹦跳,刺激和打架。認知學習能力正常,但情商發育稍顯遲鈍,曾入院測評,結果顯示有多動癥,進行近一年的感統訓練,效果不佳。脾氣急躁易怒,缺乏耐心,喜歡動手打人,喜歡惡作劇,無輕無重。生氣時喜歡皺鼻子,勸說后仍不能避免,似乎不受控。患兒平素挑食,喜歡零食甜食,貪涼喜冷飲,易積食口臭;身材偏瘦弱矮小,肋骨外翻,好動但易疲倦;睡前興奮,入睡較晚,睡覺盜汗,磨牙;手腳心潮熱;大便兩天或三天一次,或如羊屎,或先干后溏;小便少,色黃;舌紅苔厚膩。
既往史:濕疹、蕁麻疹、十二指腸炎、蠶豆病
家族史:父母有過敏史。
病癥分析
幽門螺旋桿菌是很多家長們聞之色變的細菌,很多家長都知道這個細菌可以導致胃潰瘍和胃炎,是比較可怕的細菌。但是數據表示,中國人有50-60%的人口攜帶幽門螺桿菌,并且大部分沒有出現任何癥狀和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就數量來說,大量的幽門螺桿菌才能造成身體的不適;就基因種類來說,在很多幽門螺桿菌的基因類別中只有一種類型才有很高的致病性。并且近年來,有一些對幽門螺桿菌不同的聲音出現。
哥倫比亞大學主導的一次研究中發現,體內沒有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更容易罹患乳瀉糜。這項研究指出美國的幽門螺旋桿菌攜帶者較少而乳瀉糜患者更多,而中國的情況與之相反。這項研究揭露了幽門螺旋桿菌有調節和鼓勵一個免疫系統功能的效果,而之前的研究發現可能代表著不攜帶幽門螺桿菌的人群免疫系統可能更低。
醫案詳情
據孩子外婆說,這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眼神就不是很靈動,似乎不太會轉,而且四肢有點僵硬,換紙尿褲腿不容易打開,入睡時手指經常握著,不放松。現在情況稍微好些,但是除拇指以外,8個手指頭伸不直,右手也不能并攏,看過骨科,也說不出所以然)。幾個月大的時候,媽媽抱著也覺得身體比較硬,但是體檢大運動都很正常,看過很多兒科醫生都說沒問題。
當一個人的身體出了狀況,一定會從各個方面表現出來。這位媽媽就發現,孩子好像哪里都有“問題”。
從小便秘,幾個月喝奶吃輔食的時候經常4-5天才拉一次,甚至有一次7天才拉出來,前硬后軟的長條便。
孩子有眼袋,黑眼圈,眼眶發紅發青,現在眼神還有點不正常,不喜歡和人對視,對視的時候總是控制不住看別的地方,4歲檢查出來高度遠視,愛揉眼睛,不愛戴眼鏡;長期草莓舌,舌尖有紅點,將近一年了。
經常晚睡,10-11點入睡,每日睡眠時間在10個小時左右,不上幼兒園就沒有午睡,上幼兒園午睡2小時,總時間也在10-11小時。入睡前比較興奮,經常和妹妹在床上蹦跳。2-4歲時候經常弓著身體,跪在床上睡覺,最近一年好些,側睡或者趴著睡,睡后基本不醒,比較安穩到天亮。但睡著后的兩小時會大量出汗,汗濕上衣。最近大半年一直磨牙,幾乎每天都磨牙,十幾次,夜里或者凌晨都能聽見。“睡覺時呼吸聲音大,還沒到打呼的程度,有時候會突然深呼一口氣,喜歡把手放在外面,小時候經常掀被子,喜歡光腳,手心比較熱,有時候濕乎乎的。現在好點了,睡覺還是喜歡把手放出來。”
這個孩子從小異常好動,坐不住,到現在也是,喜歡蹦,跳,打架。認知學習能力正常,但是情商方面似乎非常晚熟,“跟他講道理,教他懂禮貌,說了很多遍總是記不住。”去醫院做過測評,說是有多動癥,做了將近一年感統訓練,每周三次,每次1.5小時,效果不明顯。孩子現在還是沒有耐心,喜歡生氣,喜歡打人,不知道輕重,喜歡惡作劇,分辨不出別人的情緒,比如是不是真的生氣,總是要到發火追著他打的程度,才能停下來。一生氣就喜歡皺鼻子,跟他說了不要這樣,似乎控制不住自己。
“從小還長得慢,一直以來體檢都是平均數的下一個百分位,但是醫院說下兩個百分位才定為矮小,去年8月107cm,現在111cm,長了4厘米。”
白天經常咳嗽聳鼻子,感覺有鼻涕出不來,晚上呼吸聲音大,但是大部分時間嘴巴閉著。劇烈運動就咳嗽,喊累但是好動。感冒不多,因為幾乎天天咳嗽流鼻涕,或者聳鼻子,有時候鼻涕多點,有時候少點,喝點蔬菜汁或者熱開水就好些了。“幾乎一整天都在吃藥,每隔半小時一小時吃3粒藥,所以一整天,包括睡覺前都在吃藥。”
每天晨起必定咳嗽,不分季節。冬天的時候還喜歡打噴嚏,晨起噴嚏三四個,鼻涕很多。春夏噴嚏少一點,鼻涕也少一些,但是還是幾乎每天都有噴嚏。白天也喜歡咳嗽。“19年2-3月份突然鼻塞,晚上睡覺都鼻塞,鼻涕不多,孩子喜歡聳鼻子給吸進去。分不太清是感冒還是鼻炎,因為天天有鼻涕,天天咳嗽”。7月份做了鼻腔鏡,檢查結果說是有腺樣體增生,沒有扁桃體肥大。
不長個子,身高偏矮,從小挑食,只吃雞蛋,肉,3-4種蔬菜,“花菜萵筍,卷心菜,不愛吃綠葉菜,小時候嚼了經常說吞不下去。補充維D補充的比較少,沒有盯著吃,大概是2歲,醫生說有肋骨外翻,到現在看著還有點。”
今年1月份的時候,孩子常常講肚子火燙燙的。去醫院檢查出來輕度十二指腸球炎,并且還有幽門螺旋桿菌,“19年4月份幼兒園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還測出來沒有,而且1月份隨后父母檢查都沒有,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得上的,開了藥(奧美拉挫腸溶片,胃蘇顆粒,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吃了一段時間停了,3月消化與吸收報告顯示,居然還有腸炎,但是期間孩子沒有再說肚子不舒服。”
黃博士診斷
這位媽媽4月份來找我看診的時候,已經比較焦慮了,問題一個接一個。“過敏性鼻炎能痊愈嗎?腺樣體面容能恢復嗎?腸道查出來有炎癥嚴重嗎,怎么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是怎么得來的呢?生長發育有問題嗎,肋骨外翻能長好嗎?手指伸不直,長大能好嗎?這是遺傳嗎?(媽媽有一個小手指指尖伸不直)磨牙怎么改善?從小便秘的原因?皺鼻子是病嗎?需要干涉嗎?平時生活中飲食或者生活習慣需要注意些什么,零食可以吃些什么,水果每天可以吃多少?”
當時我看到小孩的檢查報告,這個孩子確實有腺樣體肥大,腸道通透性處在“及格線”上,同時還有輕微的慢敏反應和重金屬超標。當時就跟孩子媽媽說,要暫時禁食會讓孩子產生慢敏反應的小麥、雞蛋和豆類,然后結合功能醫學產品,把體內蓄積的重金屬排出來。
孩子的鉛、砷、鎘元素都高于正常水平,。鉛對人體只具有毒害作用,鉛的主要危害在于干擾造血系統血紅素的合成,使血紅蛋白降低,同時也影響神經系統、腎臟、免疫功能以及生殖功能等;砷元素過量主要是胃腸功能受損。鎘比較麻煩,一個是它很容易為農作物、蔬菜、稻米所吸收,像以前就出現過“鎘大米”,另一個是它很難排,會取代骨中的鈣,讓骨骼嚴重軟化。
4月初診,在之后的4個月里,這個孩子卻沒有嚴格執行慢敏飲食方案,依舊攝入致敏的小麥和豆類。按照媽媽的說法:“小孩本來就挑食,檢查過敏原之后能吃就更少了,所以沒有執行……一般都是在幼兒園吃,家里不給多,一周1-2次零食,雪餅、糖果和堅果之類的。”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8月份復查,檢測結果出來,顯示多種食物重度過敏、腸漏加重。
看到這些,孩子媽媽這才下定決心嚴格忌食。加上堅持使用功能醫學產品,按食譜調理4個月后,過敏性咳嗽緩解明顯,尤其是之前運動后劇烈咳嗽,現在顯著好轉。還希望繼續改善多動癥、過敏性咳嗽、聲音略嘶啞、氣不足等問題。
排雷指南
小孩有自己的偏食喜好很正常,但當已經確認這種食物對孩子身體有不好的影響的時候,還是希望家長們不要因為寵愛孩子就放任他。不然真的就像醫案里這位家長一樣,孩子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之前分享的感冒截斷處理辦法,有家長留言說,自家孩子不會配合,沒有用。那孩子感冒嚴重了,去打針他會配合嗎?天天吃藥會配合嗎?這時候還能慣著孩子,不打針不吃藥嗎?
不管是生活還是治病,都有個輕重取舍。
醫案總結
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為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異常可引發身體多系統的疾病,影響生長發育,檢測發現,患兒存在食物腸道過敏的問題,長期腸道免疫反應,抗原抗體復合物反復刺激,可致腸黏膜受損,通透性增加,引發腸漏,使食物中營養不能被完全吸收,生長發育缺少營養物質基礎。需先避開慢敏食物,修復腸漏。
行文最后,還是要說一句:中醫辨證論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議僅僅適用所舉例的小患者。體質、病因明確之前,萬勿套用。
我是醫師黃圓媛,原創不易,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