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式的攀比大家不會陌生。
所謂贏在起跑線上,在體育競技場上,只適用于短程比賽,但是在長程賽或者馬拉松比賽中,參賽者往往都懂得為終點的沖刺保存體力。
人生絕不是短程比賽,而是一場超級馬拉松。既然是馬拉松,我們就要以跑馬拉松的技巧,為孩子做指導,那就是“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想象力的天敵恰恰是知識,知識是理性化的,而想象是不切實際的,兩者是對立沖突的矛盾體。
要是一個人缺乏想象力,那么,他只是一個知識淵博,不斷重復前人智慧的普通人,但是如果一個人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他將擁有無窮的創造力,成為創造新知識的人。
孩子無疑是最有想象力的,這源于他們沒有受到知識的束縛。如果過早的給孩子灌輸知識,其實是在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從長遠看,對孩子的成長弊大于利。
再者,提前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有可能會讓孩子對知識提前失去興趣,這樣的結果還有可能會讓孩子滋生自滿心理,甚至開始輕視知識。
對知識沒有了敬畏之心,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不愛看書。畢業季的撕書、毀書、燒書的慶祝形式,表現了孩子們對書的厭惡,孩子成年后,還會有動力堅持看書,堅持終身學習嗎?
鄭淵潔和兒子鄭亞旗都是小學文憑,從文憑論,他們在社會是沒有絲毫競爭力的,但是他們仍憑借自學,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鄭淵潔的女兒沒有上過課外補習班,他認為補習班的主要目的是賺錢,而且補習班的師資未必精良。
如果家長不加甄選,盲目跟風上補習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但占用孩子玩耍的時間,還有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因為在上學前沒接觸過知識,教學內容對他而言是全新的,孩子才會想要了解未知。同時,也可以促使孩子趕上班上其他同學。
鄭淵潔的女兒從一開始的后進生,逐漸積蓄力量,攢足了后勁,在高中時一躍成為優等生,最終成長為真正的學霸。
最好的教養是不給別人添麻煩
教養就是讓人感覺舒服,換句話說,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
熊孩子就是典型的很善于給別人添麻煩的一類孩子,如果再碰到了熊家長,對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絲毫不加反省,反而認為自己占了便宜沾沾自喜,總有一天,也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養,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
這樣的孩子遇事首先想著自己解決,而不是尋求別人的幫助,占用別人的時間資源。
習慣一旦養成,將非常有助于孩子走向獨立自主之路,長大成人后,必然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克服困難,從而最大限度的開發自己的潛能。
所以,不給別人添麻煩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競爭力。
不給別人添麻煩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