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這本書主要是被它的題目"Learn more study less"吸引,我希望在這本書里得到能夠花更少時間獲得更好學習效果的方法。可通讀下來,我發現要想達到作者的學習效率,投入的一點都不少,或者說前期投入的時間精力一點也不少。有很多的基本功需要學習掌握,在不斷的練習實踐中,學習效率才可能指數性上升。
? ? ? 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位作者,他從高中開始放學后就幾乎不學習,但還是以全班第2名的成績畢業。讀大學時,他經營著一家公司,每天學習一般不超過2個小時,但他的平均成績總保持在A以上。從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商科畢業后,他又以一年的時間學習了麻省理工計算機課程,并登上TED的演講臺,向全世界宣講自己的學習經驗。
? ? ? 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我只不過是有些好的遺傳基因、有進取心的父母和些許天分罷了"。按我理解就是沒什么特別的,可是他確實在學習上有很高的效率,下面讓我們看一看他的具體方法。
? ? ?他介紹成為高效率學生的一些關鍵點:
(1)能量管理
? ?- 保持體型
? ?- 健康飲食
? ?- 不要熬夜
? ?- 一周休息一天
(2)不要“學習”(Don't study)
(3)時間控制,絕不拖延
? ?- 建立每周目標和每日目標清單以保持注意力
(4)批處理
? ?- 將那些類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來批量完成
(5)有組織
? ?- 擁有一個日歷和做事清單,永遠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
(6)習慣養成
(7)自我教育
? ?- (a)養成良好習慣。
? ?- (b)克服挫折障礙。
? ?- (c)設定學習目標,記錄學習過程
這些關鍵點不僅對學生有用其實對各種工作者也是一樣的。
? ? ? ?而關于減少"學習"其實意思是不要拘泥于坐在書房,圖書館看書,在課堂上聽講才是學習,學習是建立自己的系統,學以致用。如果把知識比喻成實物,不同的信息可以建立成不同的模型,各個學科可以按照不同的模型建造不同的城市,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就是在各個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對于一個已經有多個城市建筑經驗的建筑商,肯定是比一般只建了一座座平房的個體在開始建造新建筑時快的多。對于掌握了整體學習法的人就是不斷的增加,修改知識的城市,建立城市之間的連接,利用的好的話,可以預見這是一個加速擴張的方法。
? ?整體性學習有5個步驟,但不能拘泥于這種順序。
(1)獲取——通過感官獲取信息,目的準確,信息壓縮
(2)理解——明白信息的表面意思。
(3)拓展——與其他信息建立聯系,拓展有三種主要方式。
a)深度拓展——探究知識的背景。
b)橫向拓展——探究知識的關系。
c)縱向拓展——與其他結構聯系后,從其他結構的角度探究知識。
(4)糾錯——剔除錯誤聯系。
(5)應用——將知識應用到各種情境中去,包括現實生活。
? ?書中介紹的技術一覽就是為了更有效的實施學習的5個步驟
- 快速閱讀(用于獲取信息)
(1)指讀法。
(2)練習閱讀。
(3)積極閱讀,改善邊讀邊學的效率。
- 筆記流(有益拓展)
(1)不要呆板、僵硬、貌似層次分明的筆記。
(2)在寫下來的觀點之間建立聯系。
- 比喻法(有益拓展)
尋找歷史中的故事、圖像或是過程,它與我們現在學習的東西有某種類似。
- 內在化
(1)為你正在學習的東西創造腦海中的圖像。
(2)在這幅圖像上加入其他感官和情感。
(3)尋找圖像不適用或不足的地方,防止產生錯誤的聯系。
- 圖表法
創造流程圖、概念圖或圖像,將若干觀念聯系在一起。
- 聯想法
(1)創造一系列容易視覺化的符號。
(2)在條目之間創造聯系,這種聯系是可以“看得見的奇特場景”。
(3)在第一個條目和觸發物之間建立聯系。
- 掛鉤法
與聯想法相似,只不過我們是把每一個條目與事先建立好、容易回憶的0~12的視覺符號相聯系。
- 信息壓縮
- 實際應用
尋找將知識用于你日常生活的途徑。
- 模型糾錯
經常性地解決各種問題,以發現整體性知識網絡中的潛在錯誤。
- 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
所以可以看出,為了能夠有效快速使用這些技術,需要半年或一年的實踐,在實踐中再優化這些方法。
? ? 看完后我突然發現,"現在不懂沒關系,長大慢慢就懂了",這是騙人的。也許對于人生哲理的學習偶爾適用,有些人可以從人生的經歷中頓悟一些道理,但是,如果是知識,在獲取理解過程都有問題,無法建出模型當一個模型,是沒有辦法真正去應用的,而且如果這個知識是非常基礎的知識,每個學科都可能運用到,那就更不可能在成長過程中掌握了,還會影響整個只是網絡的建立。
? ? ?而當網絡開始建立,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知識的效果就開始展現。作者利用統計學知識,利用谷歌搜索引擎,嘗試各種名字和價格,最終利用統計學決定了這個書名和價格最為吸引人。李笑來運用統計學和計算機編程選出了高頻詞和常用的詞義很快完成書籍的編輯。
? ? ?這就是一個磨刀的過程,如果你能耐得住開頭的緩慢,中間的枯燥,堅持到刀鋒利的時候,也許你也可以自稱為高效學習者或是那個你希望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