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樹街艾林/文
(帕斯一家幼兒園,兩歲以上的孩子露天午睡)
01
新聞
看了一則新聞。新西蘭有個幼兒教師,為了哄班里的一個孩子睡覺,被教師紀(jì)律法庭(The New Zealand Teachers Disciplinary Tribunal)判了批評處分,同時賠付40%的法庭聽證費(fèi)。
詳細(xì)的情況是這樣的(點(diǎn)“閱讀原文”看stuff原新聞)。
這位老師是toddler 房間的小領(lǐng)導(dǎo),懷孕幾個月了,但還是盡心盡力搞工作。
有個孩子經(jīng)常不愿意睡午覺,但是孩子的媽媽希望老師盡量讓孩子睡覺,不然晚上接回去孩子累的不行,飯也吃不好,澡也洗不了,一直到睡著了才安生下來。
一天中午這個老師又施展渾身解數(shù)哄孩子午睡,用貼紙鼓勵,給孩子讀故事書,用被子裹著抱著拍拍,都不管用。最后這老師就抱著孩子不讓她動。孩子非常傷心,哭鬧聲驚擾了旁邊的孩子。
大概半個小時后,老師松開了手,孩子跑去找房間里的另一個老師,在她腿上睡了45分鐘。
法庭的裁決說,因?yàn)閼言校ㄊ录l(fā)生后她被診斷患有妊娠糖尿病),這位老師心理上非常憂慮、煩躁,加上幫媽媽實(shí)現(xiàn)愿望——讓孩子睡覺——的壓力,所以采取了不當(dāng)?shù)拇胧?br>
盡管事出有因,但是她的做法畢竟不當(dāng),所以最后背了個處分。這個處分要在她的注冊記錄上顯示整整一年。
這個事件發(fā)生在2016年5月,法庭的裁決在一年之后。我前幾天非常偶然地在stuff news 看到了這個3個月前的“新聞”。
作為同行,又都是在toddler 房間工作,這個新聞于我,就像是一記警鐘。
02
日常
午睡,是多么奢侈、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我做夢都想著,某天開始,幼兒園忽然鼓勵老師跟孩子們一起睡午覺了!)
老師們還絞盡腦汁,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睡覺的氛圍:
安靜的環(huán)境,舒緩的音樂,慢悠悠的寬衣儀式,還有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摩挲后背,或者輕拍輕搖,或者讀一個睡前故事,甚至抱著搖著拍著三管齊下,再加上一支熟悉的催眠曲......
可是,總有那么幾個孩子,千方百計不想睡覺,拒絕躺下。
再有能耐的老師,也做不到強(qiáng)迫孩子進(jìn)入夢鄉(xiāng)吧?
那,如果家長要求老師盡量讓孩子睡覺,怎么辦呢?
新聞事件中那位老師,抱著孩子不讓動,好似絕望中的孤注一擲。如果不是因?yàn)樗约盒睦砩铣隽藛栴},她的做法的確不可理喻。
那么,像我們這樣平時說尊重孩子,對待孩子溫和又耐心的老師,在午睡時間真的能做到 “鳥穿浮云云不驚”,或者“心靜即聲淡”嗎?
下面的場景你是否比較熟悉?
“睡覺時間到了。請?zhí)珊盟X。”
“請安靜,抱抱你的小熊睡覺。”
“請?zhí)上聛硭X!”
“我數(shù)五個數(shù),再不躺好就要拿走你的小熊了。”
“快閉眼睡覺!”
......
一點(diǎn)一點(diǎn),
一句一句,
從溫柔到嚴(yán)厲,
從耐心到急躁。
如果你是幼兒園toddler 房間的老師,卻沒有經(jīng)歷過這種“午睡日常”,我只能說你是高手,或者你太幸運(yùn)!
所以,盡管不贊同那位受處分的老師的做法,但是我同情她,理解她為什么會那么做。
還好我們的心理和情緒都還正常,不然我們跟那位老師的距離,也就是一步之遙。
03
反思
沒有人喜歡上面提到的“午睡日常”。
我也常常質(zhì)疑自己:你在干什么?這是正面語言嗎?這是尊重孩子嗎?
唯一能讓我們的做法合法化的,是家長的愿望。
好老師都想幫家長實(shí)現(xiàn)對孩子的愿望。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學(xué)習(xí)什么,達(dá)到什么目標(biāo),我們都會盡可能創(chuàng)造機(jī)會讓孩子鍛煉那個方面,用正面語言鼓勵孩子朝父母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有時候這種愿望可能比較奇葩,但是考慮到家長好,就是對孩子好,我們也盡力跟家長合作。
比如說,有個孩子特別喜歡玩水,是典型的“water baby”,但是他的媽媽每次看到包里有袋濕衣服就生氣。可以這么說,濕衣服對她就像扳機(jī),一看到就聯(lián)想到孩子一身濕漉漉地,聯(lián)想到生病,聯(lián)想到看醫(yī)生,聯(lián)想到請假在家看孩子!她有一次對我說:“我也知道他愛玩水,他在幼兒園常玩水,但就是每次看到濕衣服,就是控制不住要發(fā)火!”
為了滿足這個媽媽不想看到濕衣服的愿望,孩子每次弄濕了衣服,我們就放到烘干機(jī)烘干,然后再放到他包里。
在睡覺這個方面,其實(shí)很多2歲半到3歲半之間孩子的家長,提出不想讓孩子午睡太久,否則到家里很晚不睡影響父母休息。
但是也有一兩個家長,把讓孩子午睡當(dāng)成終極任務(wù)一般。
班上有個孩子L,她媽媽不僅一再請我們一定要哄孩子睡覺,還采用各種鼓(賄)勵(賂)手段,比如午睡了回家有貼紙,有餅干吃等等。
但是孩子就是不想睡覺。
有時候努力了很久孩子還是沒有睡意,我就干脆跟她談話。
我說:“要閉上眼睛才能睡覺啊。”
L說:“閉上眼睛我就摔倒了,然后眼睛就睜開了。”
我說:“如果你睡覺了,晚上回家有什么獎勵呢?”
“可以吃一個星星餅干!”
“那你怎么還不睡覺呢?”
“我今天不想吃星星餅干。”
......
這么說吧,如果沒有讓她午睡這個事,L就是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一天到晚都非常非常開心的小可愛!
看過stuff 的新聞,我不禁反思:我們的工作,到底是為了誰?是為了孩子的成長,還是為了家長能省心省力?當(dāng)家長和孩子的利益不能同時兼顧的時候,我們怎么辦?
04
行動
正好,這幾天幼兒園的日程安排里有老師和家長會談。昨天我第一個就約了L的媽媽會談。
說到L的午睡,我表示理解媽媽的愿望,我也曾是toddler的媽媽,知道帶一個過累的孩子回家,是怎樣一種情況。
然后,我如實(shí)告訴她,通常情況下,我們老師是怎么做的,L是怎么反應(yīng)的,以及我們的感覺。
我注意到,當(dāng)我說出L一天到晚都開開心心的,只有午睡時間是負(fù)面經(jīng)歷時,L的媽媽臉色都變了。
以前,我們只是對媽媽說“好好,我們盡力去做。” 如果孩子睡了午覺,媽媽來接時跟老師一起慶祝“午睡勝利”;如果孩子沒有睡午覺,老師表示抱歉,媽媽感到失望。
我們都忘記了關(guān)注孩子的行為和感受。
我告訴媽媽,其實(shí)這個年齡的孩子不愿意睡午覺,是比較普遍的,因?yàn)樗麄冋幱谛枰缬X和不需要午覺的過渡之中,某天累了就會睡覺,不累了自然睡不著。
L的媽媽理解孩子的這個發(fā)展過程,她希望讓孩子知道吃過午飯是休息時間,但絕對不希望給孩子、給老師帶去壓力和負(fù)面感覺。
最后我們達(dá)成共識:繼續(xù)鼓勵孩子睡午覺,但不要太有壓力,只要孩子躺在床上休息了一定時間,睡了沒睡都沒關(guān)系。然后一起希望孩子盡早完成這個過渡,可以不睡午覺晚上也不會過于疲勞。
今天中午,L還是一如既往地不想睡覺。
我對她說:“我跟媽媽說好了,你如果不想睡,就躺在床上休息就好。”
L點(diǎn)點(diǎn)頭,說:“你跟媽媽開會了。”
我說“對!”
然后,L在床上躺了大概1個小時,看上去比以前放松多了。
我也感覺輕松多了。身體,和心理。
你怎么看、怎么想的呢?歡迎分享你的看法和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