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代轉型背景下的教育變革帶給我們的教育新概念
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深度學習、真實性學習、高階能力、項目化學習、真實問題情景、合作學習、跨學科統整、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學科的英文首字母的縮寫)教育、單元整體教學、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還有大概念等。
這些新教育概念中,眾多教育概念的踐行就是達成素養目標的路徑。
2.教育的三大變革時代
(1)農業時代——雙基目標: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工業時代——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信息時代——核心素養:一個核心、三大方面、六個素養、十八項內容。
3.學生學習的目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素養
4.懷特海《教育的目的》: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
今天的社會,教育的生活價值尤為迫切,如果學生在學校中所學得不具備生活價值,無法遷移到現實世界中,那么這種教育就顯得低效甚至于無效。所謂的生活價值指對學生的未來有價值和有意義,不僅僅包括柴米油鹽,還包括理想愛好。
5.為真實而學,在真實中學,這就是真實性學習的內涵。
6.核心素養(劉徽老師的闡述)
核心素養是對信息時代的人才結構的描述,目前多個國家和機構都給出了核心素養或關鍵能力的框架,讓人眼花繚亂。但稍對核心素養進行整理,就會發現包括兩個大素養群:即專家思維和復雜交往。
擁有專家思維如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才能“復雜交往”。
7.“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
教教材是用“專家結論”,這是小概念;
用教材教是用“專家思維”,這是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