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陳年做客某脫口秀節目時候,無意間炮轟周杰倫,并且針對互聯網企業目前三個月造手機現象進行抨擊。陳年說的不一定都對,但是卻真心值得我們去思考,特別是目前互聯網企業的浮躁。關于互聯網浮躁這件事,我相信陳年是最有發言權的,凡客當年的迅速崛起與衰落,恰是互聯網浮躁的最好代表。真正是: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互聯網領域最瘋狂的企業目前非樂視莫屬,頻繁的發布會,快速的擴張,極具爭議的經營模式……,樂視儼然已經是BAT以外的另一極。然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在短短幾年之內完成的,短短之年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的確令人欽佩,然而快速繁榮的背后,最讓人擔心的便是衰落。陳年明白這樣的道理,并且希望踏踏實實的做一些東西。樂視的管理層不見得不明白這個道理,也不見得不明白自己的一切雖繁榮卻虛弱,然而樂視仍然在不歸路上狂飆。沒有人知道樂視會走向何方,在四處出擊的路上,樂視不可能全部取勝,但愿某個方向的失敗,不會拖垮樂視。
發動機Or剎車哪個更重要?
汽車最核心的技術應該是發動機,然而對于汽車駕駛者而言,最核心的一定不是發動機,而是剎車。沒有發動機或許我們只能在汽車里原地踏步,但是沒有剎車我們或許會為此喪命。對于做人而言同樣如此,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欲望,而是如何克制。企業的狂飆很多時候便是人欲望的狂飆,欲望是無限的。任何主體們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市場,希望獲取更多的利潤。國家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便會陷入與民爭利的圈套。與民爭利體現在國營化,政府以行政手段去搶占市場,掠奪資源。起源于管仲的鹽鐵專營,近代的蘇聯國有化運動,都是與民爭利的代表,而這些行為最終也造成惡劣的影響,從而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企業相比較政府對利益的追逐更加純粹和直接,這也是企業多元化的原因所在,企業希望最大化自己價值,一旦市場存在空隙,企業必然會采取行動,進入該市場去攫取利潤。然而,沒有任何政府是全能的,也沒有任何企業是全能的,如果一個企業想在任何領域都實現發展,那么建議參看一下那些看似龐大卻實則脆弱的國企吧。武鋼?鄂爾多斯煤礦?那些曾經看起來十分龐大的企業,在主業面臨危機之時,便瞬間陷入危機,多元化并沒有真的能夠拯救企業,反而是分散企業的競爭力和資源,使得企業僅僅追逐短期利潤。
企業的發動機是資本,資本驅動企業的運行,帶動人才的積極性。然而,資本帶來企業狂飆的同時,也可能將企業帶向致命的深淵。此時,企業最需要的便是一個靠譜的剎車系統,這個剎車系統來自企業的管理層。管理層的理智,便是企業最好的剎車系統。管理層面臨業績的壓力會傾向于選擇追逐短期利潤,盡可能的將資本投入到那些能夠快速帶來收益的行業,這也是為什么如此之多的企業會選擇進入房地產的原因。企業的發動機可以暫時的熄火,但是企業的剎車系統卻不能。
多元化Or堅守核心產業?
企業是否應該進行多元化,這個答案一定是多種多樣的,畢竟堅守在一個行業注定帶來的收益是十分有限的,多元化為企業提供了更多攫取利潤的市場空間。然而,并非所有的企業都適合進行多元化,例如樂視與小米。如果一個企業在自己最核心的業務都不能成為市場第一,那么如何能夠在其他自己不擅長的行業實現成功呢。如果希望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那么最需要的品質便是專注。專注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然后沿著擅長的領域進行拓展。
小米依然把自己的變成一個雜貨鋪,樂視把自己變成的百貨大商場,看起來十分繁華,卻注定會死在更專業的企業之下。過于著急擴張,過度消費品牌價值,其最終的結果必然是痛苦的放棄。如同當年的凡客一樣,曾經的凡客員工近1萬,產品線上百條,產品更是成千上萬。然而,豐富的只不過是產品,對于凡客而言其自身的競爭力并沒有提升。過度消費自身的品牌,使得一旦某個產品的質量出現問題,對于整個品牌的影響極大。眾多的產品線分散了企業的資源,使得企業無法在任何一個產品線深耕。看看樂視的產品線吧,打著生態的名稱,做著瘋狂的事情。涉足的產業從電影娛樂、體育文化、手機數碼再到電視電商,涉足如此之多的領域,樂視的發動機仍在狂飆,只可惜這個狂飆的發動機已經出現裂痕。
樂視的生態不過是圈錢的游戲,快速的擴張,快速的圈錢,然后迅速的退出。騙子們利用所謂的風口,圈著投資人和用戶的錢。然而可悲的是對此我們卻無能為力,小騙子通過電話詐騙獲取非法收入,我們還可以謾罵,然而對于那些驚天巨騙者,我們能貢獻的只有我們的膝蓋,畢竟那些畫的餅看起來的確很美味。欲望蒙蔽了企業的眼睛,也同樣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傳統的企業選擇多元化的領域一般是那些能夠快速賺錢的領域,而互聯網企業選擇的擴張領域,多是那些能夠獲得投資者青睞的領域。很顯然樂視選的領域都是如此正確,智能汽車、手機以及VR,那些看起來在風口的領域,樂視自然不會錯過。
多元化很簡單,專注很難,能夠多元化的同時保持專注,則更難。試想在同時駛向2個以上方向的時候,你如何能夠保持專注吧。
陳年曾經吃過哪些浮躁的苦果,很可惜在利潤面前沒有誰能夠保持冷靜,雷軍醒悟過來了。小米內部的消息透露,雷軍已經自己主抓研發和供應鏈,曾經狂飆的小米,終于開始回過神來去思考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樂視沉迷在那些自以為是的成就之中,無數的股民在為樂視的瘋狂買單,管理層自然無需擔心。擴張而是吃胖,而是變得更強,很顯然,樂視只學會了胡吃海喝,卻沒有變得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