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無價
如果不是爸媽的殷殷勸慰,你還會那么重視升學考嗎?
如果不是周圍的人都這么優秀,你還會默默關掉電腦拿起書本往圖書館跑嗎?
如果不是環境逼著你去做出改變,你是否會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應該付諸行動改變現狀嗎?
不會。
那種發自內心的生命認知和被逼出來的改變是完全不一樣的力量,后者后勁不足,前者猶如泉涌滔滔不絕。
來自內心的對人生發展正確的認知,對一個人的任何階段都有不可估量的動力,使之走在同齡人前列。對于外在環境的壓迫,當這種壓迫減小,必然會引起個人的心里反彈或膨脹,這時候,往往昨日所做努力止于此,很多事情淺嘗輒止,成不了大氣候。《異類》一書中有關于一萬小時的定論,一個人只要在某個領域鉆研一萬小時以上,必定成為該領域的專家。排除絕大多數人自身條件,如何能坐得住這一萬小時冷板凳便是先決條件,設想有哪些外在環境足夠壓迫你這一萬小時呢?沒有發自內心的力量必定中途熄火,能產生如此爆發性力量的對內心認知,大概也可以稱之為你自己的信仰了。因為信仰,無可限量!
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已屬不易,至于像,如何擁有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實現人生社會價值的心理認知,如何使某種已被證明為積極向上的認知轉化為個人內心的認知(洗腦嗎?哈哈),這樣的命題已經不是鄙人一己之力所能探索得出的。
不過,此前看過一本關于“行為表現原理”的書籍,書中闡述到,人的很多行為和外在環境可以改變自己的內心想法和精神。換句話說,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那就先假裝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
或許現在的自己不夠優秀,那就每天給自己一個大大的Smile,然后想想如果優秀的自己會怎么做,身體力行試著去做出這種心理認知上的改變。
如果你是想成為CEO的人,那你怎么能害怕和CEO對話呢?如果你是想成為像海賊王那樣的男人,那就像海賊王那樣無畏無懼,至少還可以假裝出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