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若夫
我本就是一醉心于山水的人,提起桂林來,心便更加柔軟了。一直想一覽這片神奇的土地,在這個夏天終于成行。
-1-
夏天去桂林并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最好的時節是在春季和秋季。春天里萬物復蘇,夾著絲絲細雨,桂林的山水便籠罩在煙雨之中,甚是迷人。在秋季,滿城桂花香飄十里,歷久彌香,讓人身在桂林中,神浮天地外。
那些關于桂林的傳說也一直吸引著我前往。
傳說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被孫悟空攪亂后,天上四位鼎鼎大名的仙女――嫦娥、織女、麻姑和元女便相約一起游覽瑤池風光。嫦娥來到此地見沒有山水,她便從月中取來桂樹,漫山遍野種下,將趕來的馬群變成群山,把菩薩凈瓶中的水化做江水,故有“桂林桂林,桂樹成林,漓江漓江,離別之江。”
那些關于象鼻山、相思灘、七星灘美麗動人的傳說也為這方山水披上了神秘的紗衣。
桂林的夏夜包裹在四合的暮色下絢爛迷人。我在酒店安頓好后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早已神往的“兩江四湖”,這是桂林市的名片。
兩江四湖即由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和木龍湖所構成的桂林環城水系,是桂林城市中心最優美的環城風景帶。其環城水系全長7.33公里,水面面積38.59萬平方米,是與威尼斯媲美的環城水系。該工程最早形成于北宋年間,當時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縱橫,游人如織,興盛一時。
同行的朋友是個“路癡”,此時倒也不是壞事。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中,為不迷路,我們放慢了前行的腳步,走到一處總要細細游覽后方才離去。
猶記得日月雙塔通明的燈火照亮了我們欣喜的臉,北斗七星橋的巧妙留住了我們疾行的腳步,音韻含蓄、曲調柔和的古箏聲吸引了我們前往。當我們對那段塵封的歷史充滿興趣時,問問出來散步的老人,聽他們講起桂林的往事,他們對桂林深深的情感也打動著我們這些遠來的游人。再美的風景終究還是要有人參與的歷史才會顯得更加厚重和鮮活。我們站在濃濃的夜色中感受著桂林的美好,時間悄悄從腳下溜走,當游人漸少時才驚覺時間的流逝。
走出景區,回首望去,知音臺、補杉亭、陽橋、……這些優美的景色和江水交疊在一起,混著那江邊女子彈出的古箏聲,訴說著這城市的厚重和傳奇。
-2-
千年象鼻山歷經了歲月的洗滌依然飲著那流逝的漓江水,只是我不想驚擾了她的夢,只得遠遠看上一眼便踏上了前往陽朔的汽車。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如果來了桂林沒去陽朔那便是白來了。為飽覽漓江的風光,一路節儉的我在這時卻大方了一把,和友人包了一條船。
泛舟漓江之上,兩岸秀美的山水便映入眼簾,書童山、美人山、拇指山、“駱駝過江”等等,船夫向我們訴說著這些優美的山色,岸邊翠綠的鳳尾竹也跟著微笑起來。當我回頭看時,發現友人竟悄然睡去了,當我輕輕推醒他時,友人竟脫口道:“如此美妙的山水,我已全然陶醉其中了?!?/p>
也許這便是山水的魅力,當我心情煩躁,或是經歷了人生的低谷,總是無法釋懷現實的事物時,背上一個背包,走進山水間感受自然的寧靜,山水的柔美,諸多愁緒就慢慢隨風飄散了。
當小舟駛過劉三姐當年對歌的歌臺時,她那美妙的歌聲便從心底升起了,一點一點飄散在漓江的山色中。山巒隱現、水中清影,漓江變成了一條如詩的畫廊,使人不自覺便有一種想常駐于此的沖動。
劉三姐的故事最早是從祖父的口中得知的,兒時記憶里,最深刻的是黃婉秋扮演的劉三姐,那時便對桂林充滿了無限的向往,此刻站在劉三姐曾對歌的地方,忍不住會哼上幾句熟悉的山歌,心情也變得格外輕松起來。
游完漓江,本打算騎車前往“十里畫廊”,不想走錯了方向,南轅北轍,越走越遠,意外走進了“世外桃源”。有時和山水的邂逅也要看緣分,我們雖錯失了另一份美好,卻擁有了眼前的風光。古橋、流水、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村寨讓人有一種身在世外的錯覺?!疤樟钜央S風逝去,此地空留桃花源。美池桑竹舒倩影,阡陌交通好耕田。”讀著這首無名氏的詩歌,那些逝去的歷史又浮現在腦海里,更加凸顯了這里厚重的文化。
-3-
有人說自然風景的審美并不應有等級之分,故而認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只是標榜之語?;蛟S說這話的人從未到過桂林,亦或是他忘記了美麗的自然山色里還有厚重的歷史和人文。否則便不會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便不會有“夔門天下雄”之說。這說明我們對自然的審美不僅僅是在欣賞純美的山水,而是帶著我們的審美經驗,欣賞著那比山水更誘人的故事,我想武漢的東湖和杭州的西湖便是最好的例證,西湖正是因她那厚重的人文和歷史吸引著無數的游人前往。
桂林的美是一種樸素淡雅的美,沒有濃妝艷抹,沒有現代人的痕跡。當你置身其中,會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溫暖,有一種回歸的感覺,當你別后多年,依舊會懷念她的美好,或許這便是自然最美好的饋贈吧。
(轉載請記得聯系作者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