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順治在位時期,那時的大清還算繁榮昌盛,百姓大都過著平逸的生活,王二虎家就是這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王二虎家住一個偏僻的城鎮里,鎮子里約有二百來戶人口,說起這個鎮子還是有點故事的,話說在三國時期這里還是兵家必爭之地,每每兩軍交戰則死傷無數,所以常聽老人說起每天晚上鎮子都陰氣森森,有時候伸手都不見五指,這大多是因為亡死士兵的怨氣凝結而成的,久久不能散去,再加上微風發出的呼呼聲,聽上去甚是恐怖,鎮上大人小孩夜晚獨自都不敢出門的,可是這二虎卻是一個另類,常常在鎮子自詡是膽子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的存在,再加上平時有事沒事就愛喝上二口小酒的嗜好,所以偏偏就不信這個邪。
這天天色逼近傍晚時分,王二虎如期外出干活回家,平時都是一群人結伙說笑歸來,今日也不知是為何,獨自一人晃晃悠悠的就回來了,手里還拿著一瓶酒,時不時的喝著,看起來心情似乎不是很好,當路過一段被霧氣掩蓋的墳林的時候,他也不覺得害怕了,俗話說的好 酒壯慫人膽,更別說王二虎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了,一個人大搖大擺的徑直走了過去,當走了大約幾十步處,隱約看到路邊一塊很大的墓碑甚是醒目,這王二虎本身膽大再加上酒勁自然是不怕,晃晃悠悠的就上前觀望,模模糊糊看到了墓碑上刻著幾個大字,“趙大川之墓”,這不看沒事,一看就不得了,猛地定眼再上下打量著,這趙大川不是別人乃是之前一直欺侮敲詐他的工頭,說起這個事也怪,自從他離開工地后就再也沒見過趙大川了,后來只是從朋友那邊聽說他無緣無故的死了,也不知道怎么死的,更怪的是他的墓地為什么會突然在這里,之前經常路過這里也沒看到,也或許是墳地太多沒太注意的緣故,想到這里心里也就釋然了,當凝神注視著他得名字時便腦海里浮現出被常常欺辱的畫面好像就發生在眼前一樣,想到這里瞬間拳頭緊握氣得咬牙切齒,再加上本來心情就不好,再借著酒勁猛的啊碎了一口痰吐到了墓碑名字上,罵了句“報應啊”,然后用力猛踹了幾腳石碑,發泄一陣便揚長而去,留下的則是歪歪扭扭帶有痰的墓碑以及被踩踏狼狽不堪的墓地,場面甚是凄涼。
就這樣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辰,王二虎跌跌撞撞的回到了家里,媳婦則是照往常一樣做好了飯菜等待他回來吃飯,說起這王二虎身世也是可憐,從小父母就雙亡,是爺爺一手帶大的,就在十八歲的那年,就連那唯一疼他的親人爺爺也去世了,自從他爺爺去世后則是一直過著類似于流浪般的生活,要不是家有爺爺生前留下的祖房,恐怕早已與乞丐無異了,直到他三十二歲的時候還是在村里老人的幫助下才娶了一房老婆,名叫小芳,芳齡二十又八,雖說這女子相貌不是很好,但貴在賢惠持家,日子過的也還算幸福,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兩人結婚至今已有三年之載還沒有自己的孩子,當看遍和走訪各地很多郎中名醫和嘗試了很多民間偏方都無濟于事后,夫妻倆漸漸的也就放棄了。
“真是因果輪回,報應不爽啊”,王二虎進門后嘴里嘟囔了一句后臉色漸漸的泛起了笑容并且剛才的酒勁也因此刻喜悅的緣故消去了大半,就好似他心情不好至始至終都沒有發生過一樣。說著三步并作兩步走到了客廳圓桌前熟練的坐了下來,翹起了二郎腿依靠著看起來有點年月的木椅上是搖個不停,與此同時五指不停有節奏的敲擊著平滑的桌面發出咯噔咯噔的聲響,再配上他那搖頭晃腦口中哼出摸不著調的小曲,表情像極了一副地主老爺的嘴臉是顯露無疑且發揮的淋漓盡致,聲音一時間充斥著整個房屋,那畫面看起來是相當的滑稽和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