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石:
啞石的成名作《青城詩章》我曾把玩過很久,(沒有貶低之意)相反這首長詩曾對我產生影響,且不說其它,此詩在原創力上已是一個極大的突破,那種閱讀過后撞人心肺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從小的方面而言狹義上來說,此詩就是一首地域詩歌寫作的成功之作,何以此言?①它不同一般的地域寫作,不是在描摹這方獨特的人文風貌,長詩以青城詩章為名,自然詩歌寫作也和青城這個地方息息相關,或許詩人長期居住此地,把此地的人文風貌,一花一草融入進了自己的骨子里面,詩中詩人寫到自己每天起來或路過青城山時如何與大自然對話,與青城山的一草一木對話就是與整個宇宙,與自己對話,這就是一個詩人最終要處理的本質問題,很顯然詩人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這和荷爾德林說的人詩意的棲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②啞石詩歌的冥思性,單從這點看,詩人啞石對于整個中西哲學可以說了如指掌,這也是啞石詩歌最具特色的一點,這種冥思性伴隨著他的詩歌寫作,已成型或者一種單屬于啞石的詩歌寫作印跡,現在的寫作也如此,像下邊這樣的詩句:描述同類時,我或許過于用力?/他們,當不起這杯清水中雄獅般的詞語/——在輕和重兩方面,在性感的/葡萄藤蔓噴涌煙霧的時候/或者,當劍忘記了美德、秩序,就是如此。是的,是的,即使詞語小小的/頭顱被摁在街衢灰色的下水管中,也是如此!《同類》。
凸凹:
凸凹的詩有個人文化底蘊,其實任何一位詩人寫到一定的詩齡都在寬遠一種屬于自身的文化場域,詩人凸凹同樣如此,這樣的詩寫現象在他的詩集《手藝坊》中更為明顯,尤其特有的凸凹體寫作,這種文化必非一種實有的圖符而是一種詩歌寫作的指向,只是這種文化不容易被讀者發現罷了。原因?硬朗。硬朗是凸凹體詩歌最大的特點,有秉性,像大涼山蒼茫的群山,一座座的山是由骨架構成的,干脆,絕不脫離帶水,又不失河流的智慧,像這樣的詩。要知道/我的直直離去/只是為了繞個彎,回流/打成漩/把自己釘在原處/再不被帶走/要知道/沒有河流的地方/不是沒有河流/是漩渦將河流穿骨/豎起來/插在大地上《我回來了》。當然凸凹的詩不止于此,我們知道凸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詩人還是一位小說家,所以在他的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帶有口語詩歌優秀的品質因子的詩句,從而使他的詩歌寫作更加的個性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