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西昌詩人詩點評

阿牛靜木:高中開始寫作,著有《失落的馬駒》《鬼斧集》《根性詩歌寫作理論一阿牛靜木文論集》《當代少數民族代表性詩人詩賞析》等。

西昌詩人詩點評

胥勛和:

胥勛和:1941年7月15日生,出有詩集《星河集》、《胥勛和詩集》和長篇抒情詩集《龍鳳之歌》等,詩作發《詩刊》《詩選刊》和《星星》詩刊等。詩作有英譯和日譯。現退休,住西昌市。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胥老當之無愧的大涼山詩壇泰斗,目前還在寫作可想其創造力之高。這種創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持續寫作。②時代性。胥老作為40后人他的寫作每一時期作品都有著清晰的脈絡。但凡任何一位寫作者能做到以上幾點皆是一種跡象。胥老寫作雖還不能成為一種現象但已成為我輩寫詩的一種精神動力。我直接拿一首淺談,作品如下:天空的聲音,我聽不見/天空的云影,我摸不著/天空的盡頭是/白色的,我去了又回來。自動寫作節選。不知這里的‘自動寫作’和流派超現實自動寫作同意?但寫法上有很重的色彩,如胥老的釋夢寫作很大程度上和他們寫作是一樣的,自動即釋夢,無需刻意,自然而然,就像你做了一個夢把夢的過程記錄下來,最初的來源于費羅伊德的心理學理論。

蔡應律:

蔡應律:1946年出生于會東縣,發表作品逾400萬字,1985年獲首屆“四川省職工自學成才獎”,《氤氳》之外,作品集有三卷本《應律選集》《應律聯賦集萃》《臺灣紀行》《小城綽約》《與邛海廝守》等。蔡老涉獵廣泛包括詩歌,小說,散文,傳記,隨筆……。而且在各個領域已取得很高的成績,至今創作不斷,堪稱全能作家。我們還是來看一首蔡老的詩:何以斷臂?維納斯/并沒有指稱世之美丑/也不曾挑破善惡真相/但她必須殘缺,否則/連藝術家本人,也會覺得/活不下去/美神真就是神/遍地醫院,誰也沒有能力/為她做一副假肢/布帛如山,再無寸布/有資格為她遮掩一下上體/美是一種傷害/沒有誰能夠躲過藝術家的/刻毒眼光/得寸進尺《殘缺》。蔡老的詩有很大的辨識度,犀利,直穿人心,擔承。

周倫佑:

周倫佑,1952年生,著名先鋒詩人、著名文藝理論家。1986年為首在西昌創立非非主義,主編《非非》、《非非評論》兩刊。作品入選北京大學謝冕教授主編的《中國百年文學經典》、《百年中國文學經典文庫》,著名學者林賢治主編的《自由詩篇》、《曠野/中國作家的精神還鄉史?詩歌卷》等,并被翻譯成英、日、德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其理論和創作在新時期文學理論界和海外漢學界有較大影響。作為國內先鋒詩歌引領者之一,周倫佑老師從早期的荊棘寫作到刀鋒系列再到后來的后中國與六部詩,創造了許多經典的詩歌范本,尤其他提出的有些優秀詩歌寫作理論更是讓本土成為了漢語寫作的一種可能或品質,其次特殊時期他化名編輯了許多詩選為漢語詩歌做出了許多貢獻,這是作為個體的他,作為群體的他更是非非主義的推動者,總體而言周倫佑已成為漢語詩歌寫作不可繞開的一個名字。下面是刀鋒時期的一首詩,欣賞。:一群斯文的暴徒在詞語的專政之下孤立得太久/終于在這一年揭桿而起/占據不利的位置往溫柔敦厚的詩人臉上撒一泡尿/使分行排列的中國陷入持久的混亂/這便是第三代詩人/自吹自擂的一代/把自己宣布為一次革命《第三代詩人》。

藍馬:

藍馬:1956年6月6日出生于西昌。上世紀80年代熱心詩歌探索實驗,以獨特的藝術主張(前文化、超語義等)和極富探索意味的創作實驗,成為非非主義詩歌流派發起人、創建人、理論奠基人和非非原旨宣言人。出版詩集《海水與浪花——詩歌卷》、文論集《海水與浪花——文論卷》。藍馬的詩試驗性更強一些,這得益于他的穩扎的西方詩歌理論知識,尤其他提出的前文化等。前文化就是還原詞意本身,還原漢語言詩性本身。就是在西方已有的理論上再創造,為漢語詩歌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能,這樣的寫法在藍馬前期的詩上比較的明顯,如下邊這首詩:秋天的菊花,伴隨著今夜的風聲/星光與月光,好像是冷漠與博大必需的氛圍/我們這樣觀察、體諒/叢樹葉的美,聯想到乳汁的美/而且在有草無路的地方/在有人前往的地方/我們準備著——秋天的菊花。

馬興:

馬興,男,1960年生,現居四川西昌。1980年初開始詩歌創作,并參與民刊《山海潮》的創建。曾在多家刊物及媒體偶有作品發表,獲獎。詩歌隨行,若即若離。隨性而為,苦樂參半。現為《無界》主編。按理來說馬興的詩歌寫作會受到《非非》等流派的影響但在他的寫作中我們看不出來,這也從側面看出詩歌無理性可言,這或許對于馬興的詩歌寫作是好事,自成一體一派,總體上來說馬興的詩較為自然,很多外來的詩歌觀念在他的寫作中不是很明顯,這應該是詩人刻意而為之,保持自己詩歌寫作的純真性,如下此詩:春色無須太多,三分就好/正如愛戀,只在朦朧的邊緣/細雨中半開的花朵/足以使你不舍留戀/黃昏明暗的間隙處/有琴音如煙回旋/何處誰人撫琴/依次點亮路邊的燈盞/接踵而過的面孔/歲月的刻痕生動,平淡/所有的站牌皆為臨時的停靠/定格許多靈魂的孤單《黃昏》

汪峰:

汪峰:60后,江西鉛山人,現居四川西昌;詩、散文、評論、攝影四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汪峰的這幾首詩短小精悍,哲理性較強,從身邊的事入手后讓讀者得出意想不到的結果,這需要較強的詩技。游刃有余,單從這幾首詩人在其中來回自由穿梭,不管力度,題材都把握的異常的好,如此詩。從憤怒中抽出一根肋骨/敲擊群山/影子跌下深谷/激濺起轟鳴/他拿著彎刀/在群峰之上來回地磨/蘸著雪花的鹽《鷹》

周獻:

周獻,60后,網絡用名小也,小夜之父。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師從錢理群先生訪學一年。現在某學院副教授。主要詩作發表在伊沙主持的《新世紀詩典》,其它詩作散見《磨鐵讀詩會》《獨立》等公眾號。周獻的詩有意思。寫詩的人都知道把詩歌寫來有意思是非常難的,其中緣由無需多言,所謂天機不可泄露,哈哈。附詩欣賞:我從貧窮的高原來/讀不懂海/我只做你的島嶼/絕不想成為你的暗礁/如果你的九月正在陰郁/我會把燦爛的十月給你/如果十月她不聽話/我會去她家找她/直到那天秋陽高高葉子黃黃/直到我成為你的山高水長《我從貧窮的高原來》。

祥子:

祥子 :60后,會理縣人。作品散見于《詩選刊》《存在》《滇池》《中西詩歌》等刊物。詩作入選《2007—2017中國詩歌版圖》《涼山60年詩歌選》《中國現代詩歌精選》《四川詩歌年鑒》等選本。著有詩集《在燭光下寫詩》《燃燒的修辭》《2014·暗夜》等。筆者認為祥子最漂亮的詩應該是那首由小節詩組成的長詩,詩名記得已不是很清楚,精彩之極,尤其在詩歌寫作智性方面的探索。我們清楚詩歌寫作到達一定的階段,理、智性就會在寫作中承擔越來越重的分量,尤其在青春期寫作完成過后,理性和智性就會取代原先的情感寫作,從自發到自覺這是寫作轉型的一個過程,有的會終止寫作,有的會成功轉型向理性,智性方向轉變并成型寫作范式,而恰恰這點就是詩人祥子詩歌的獨特魅力之處。

顏灰:

顏灰:1968年7月生于川北秦嶺南麓,長成于川西南大涼山腹地,現居西昌。顏灰的詩注重生命經驗的體悟,就像此詩:每次都把一條人推進焚化爐/像垃圾場焚燒一堆紙屑/不同的灰白/一些被敲碎的骨礫/我終是要被推進去的/我會比高僧更加木然面無表情/即使在我耳邊點響碩大的炮仗/休想把我驚慄《火葬場臆想曲》節選。力經人世各種遭遇后詩人對于生死的決絕,淡然,從這里可見一斑。

文康:

文康,60后,80年代參與第三代詩歌運動,非非詩人,著有詩集《掉下去》《混》《半個人》《我認識一個女子》,以及一些小說、評論等。現居西昌成都兩地。文康的詩以口語詩為主,追求直接的表達,在寫作上提供了一些新的詩歌美學,就像此詩:有幾次/我的詩被屏了/女兒說/小心點嘛你/會影響我出國/他們要查背景的/我心里凜然/我是藤/女兒是瓜/為了女兒/我夾緊尾巴《為了女兒,我夾緊尾巴》。口語寫作一般以自己身邊的小事著手,上邊這首詩也不列外,詩人從和女兒的出國,屏蔽等入手后引出‘背景’這個大的政治環境,不可謂不妙。

2022-3-16夜

秋池:

秋池 :男 ,漢族, 六十年代生人 ,自由職業者 ,崇尚自由 ,敬畏文字。秋池的這首詩,就像這首詩名一樣,充滿了不確定性,神秘性,但就是這種感覺某個瞬間的生命體悟讓人非常的著迷,這種痛,這種沉默,這種凄楚感覺剛剛才在你身上發生又感覺不像,若近若離。我們清楚有些詩性的感覺是無法用詞語表達出來的,只有通過詩性的語言才能表達出那種近乎微妙的情緒,而詩人就是抓住了這點把這種感覺表現出來的。而這種寫作很考詩人的詩歌技巧,很多堆砌文字就是這種寫法的造成的。但本詩作者處理的非常的好,物象與物象錯落有致提高了整首詩藝術張力,形成恰到好處的隱喻組合,使整首詩非常的成功。:有種痛不可知/扶持起來的一次穿越/在返春的時候/悄然跌落/軟軟地靠在一棵成長的樹/有種沉默不可知/廣場街角蹲守的鐘聲/竟沒有擠出過/熙熙嚷嚷的人群/去敲響南來和北往/有種凄楚不可知/眼淚是一股股滾燙的力量/喚醒每一脈流動的血/在山頂開出鮮紅的太陽《不可知》。

秦風:

秦風,60后,得空讀點書,寫點詩文,自得其樂。現居成都。秦風的詩趣味十足,字里行間流露著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不管任何時代說實話都是很難的,而作為詩人我們只需站在時代另一面發聲即可,這就是藝術,就是真正的好詩。我和胡涂相處了十年/他為人厚道/敢說真話/前兩天/傳來消息/得了前列腺癌/此外/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死亡事件/也讓人寢食難安《如果這個世界是空的,慈悲也是假的》。

發星:

發星:1966年生,大涼山普格人,“地域詩歌寫作”提出者與踐行者。民刊《獨立》《彝風》主編。編有《21世紀中國先鋒詩歌十大流派》《中國民間詩歌運動史》等40多個專題詩集。著有《四川民間詩歌運動史》《地域詩歌寫作理論》《彝族現代詩學論綱》《西昌--詩人之城》《大涼山詩歌根據地》等13部書。有作品入選《中間代詩全集》《中國民間現代詩人20家》《21世紀中國詩歌年選》等數十種詩選集。所編刊物被國內外研究者收集珍藏并多次被評為“中國十大民間詩刊”。發星老師的《群山的詞典》是一首非常厚重的長詩,整首詩由小節的短詩組成,就像連綿起伏的群山,各自獨立又自成一體。詩人永遠都是這片土地的忠實情人,這片土地的山山水水皆成了他的歌頌的對象,愛之切,已流淌進血液之中,這是這首詩和以往詩作的一個不同之處。拓寬了詩寫向度,是山水詩的又一開辟么?詩如下,欣賞:最后的柴叫 / 被一只山狗/傳下山去/回來四只腳的太陽/將鋒鋼藏在深谷林叢/吸足天地靈性/彈向天空的是一片黑色河流的羽毛《樹木》。

胡應鵬:

胡應鵬,70后,寫詩、寫歌、彈琴、唱歌,居綿陽,念涼山。胡應鵬不僅僅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音樂人,詩歌不分家。而且這種優勢在詩人作品中更是一大亮點,詩人對于音樂的獨特敏感使作品更加具備一種音樂性,一步三韻,環環相扣。就像這首詩:樞紐站上,樂譜在鐵軌/短暫的休止中/規劃轟鳴的交響/一列火車就是一支/和空氣較勁的長笛/將秋天的門,吹成兩扇/裂開的香風《BGM:涼山秋》。BGM應該是樂器中的一個特定符號,而詩人此詩就是按照這個特定符號彈奏的,歌吟而出的。

木易:

木易,詩人,乙巳年七月生于蜀之會無,居蜀都。那兩只白色的鳥,在綠色里飛得很慢/緩緩的翅,漫過隱藏河流上方漸起的水霧/我確信自己曾徘徊于這片薄的濕地/黎明如同黃昏,夜晚重復著正午/此時的寂靜如此完整/與草木相悅,與昆蟲們熟稔/它們眼里的顏色高矮不等,伸手可及/帝國已步入窮途,而它們從不沉淪/仿佛,這就是自由之地《野地》。木易這首詩有古典詩歌意境之美,詩人開車途徑某地反而羨慕起兩只自由飛翔著的鳥,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古代那些落寞的才子。

黎陽:

黎陽,(1974-)原名王利平 黑龍江訥河人。曾居天津十年,曾居西昌,主編《華語詩人》。選編作品—《一三?一四》(中國文聯出版社)、《中國詩人在路上》(江蘇鳳凰出版社)、《2015年度“莫舍”華語短詩大展精選》(四川民族出版社)《華語詩人女子詩歌大展作品精選》(上中下)(成都時代出版社)。出版個人作品集《成都語匯—步行者的素寫》《情人節后的九十九朵玫瑰》。詩人黎陽或許曾住彝地了解彝族文化的緣故,詩中有很多彝族文化符號,就像下邊這首詩,直接運用一個彝音詩名,撫今追古,對彝族歷史現在進行了史詩般的寫作。博什瓦黑 那些圣靈的福音/在滾滾的與時俱進中/趕場 退場/游走的山民背負著沉重故事/蜿蜒在大涼山脈《博什瓦黑》。

韓甫:

韓甫,1982年生,四川會理人,現居重慶,系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曾在各級刊物發表作品若干,著有詩集《陌上語》(重慶大學出版社)。對于韓甫這組詩我讀到的更多是一種悲憫,比如《寫給一個瘋女子》《酈小姐傳》等,無不是對這些人的遭遇的同情,反思。就像這樣的詩句:啊,時政,紫色葡萄掛滿枝頭:烏黑而光澤/每一扇窗戶都透出亮光,都在傍晚/透出同一個女主播的聲音:標準而清晰/我看見你走過,低著頭,那容顏是多么恍惚《寫給一個瘋女人》。

楊明宇:

楊明宇,2001年生,涼山會理人,活著,寫詩。現就讀于成都體育學院。楊明宇零零后,大涼山漢族新生代詩人極少,而楊明宇就一個希望。詩歌技巧可以學但有些方面學是無法完成的,楊明宇有詩歌才華,甚至可以看到很多靈光的詩句,比如:三十一日夜晚,無人關心落葉/我獨飲風雪/向星辰與燈火討要歡愉/寒風之下的萬物緊緊抱住人間。加油!

陳宏言:

陳宏言:2001年生,大涼山雷波縣人,西昌學院大三學生。宏言兄弟的詩歌每一首幾乎我都讀過,他一直在努力,進步。從前的黑暗越加清晰/此刻的光明越加朦朧/在西昌以南/我習慣了在寂靜無人的深夜/反復撿起自己的命運。

2022-3-16晚

曉音:

曉音:四川西昌市人,大學中文教師。199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文學學士。已出版詩集、長篇小說多部,另有詩歌、散文、詩論文章散見于海內外報刊及各種年度詩歌選本。現居廣東。曉音這組詩沉郁之中不泛機智,整體來看活潑,通透,就像這首:我知道我的悲憫和同情/包括那些欲言又止的抒情/在季節轟隆轟隆的交替中/是蒼白和無力的/大雪天,不要出門/不去踐踏和收割/這,也是目前的我/唯一能夠做到的《今日大雪》。我們清楚曉音不僅是位優秀的詩人更是全國首家《女子詩報》創刊人而且至今依然在辦,是屬壯舉,致敬。

云子:

云子,本名吳建琮。下過鄉、教過書、做過編輯。作品見諸《光明日報》《文學報》《新民晚報》》《華夏詩報》《北京文學》《雨花》《海燕》《中華散文》《作家天地》等報刊?云子的這幾首詩把暗喻,轉喻發揮的極好。這種方式很考詩人巧化,借事明喻,整體結構,敘述等綜合能力而詩人在這之間來去自如把握的十分到位。渾身紋飾凹凸有致很華麗/彎來繞去很壯實的/一條蛇/我冷眼觀之/心存狐疑/我會咬你的神經/有點疼/蛇說/就一躍而起咬住我的左腕/我知道它在注入毒素/直通心室/且看它玩命/且待它松口/兩滴血紅得很正/不怕就不疼/我睜開眼睛/天將明未明/思之/會說話的蛇/很可怕《蛇說》。這樣的寫法敘述性極強,任何單一部分拿出來都是不成立的。

周鳳鳴:

周鳳鳴,出生于涼山會理,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主辦《21世紀現代詩人》詩刊,倡導先鋒寫作產生影響。出版個人詩集《鳴詩歌》、詩歌散文集《我的唇是你抵達的岸》,長篇小說《愛我帶我回家》等,在全國各類刊物發表作品若干。居北京,從事影視編劇、制片人工作,多部影視作品呈現銀頻。我從周鳳鳴的詩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艱毅,果敢,灑脫,或許是對詩歌的虔誠西昌這個小地方才走出了那么多奇人,怪才。在高原有反應/算不了什么/盡情的喝/開懷的聊/默默的生日酒會/斗酒出詩篇《默默的生日酒會》。如此豪邁,如此詩才,誰說女子不如男?!

南岸:

南岸:本名余惠瑛,已過做夢的年齡依然在做夢,四川省作協會員,寫詩、散文、小說和劇本,曾就讀魯迅文學院影視文學專業。閱讀南岸的詩幾乎沒有障礙,很輕松,或閱讀南岸的詩是一種享受:秋天我來到安寧河/河水從阿七大橋下靜靜流過/千百年來她就是這樣/無聲無息的流淌 從未停泊/順著風的道路/巨大的風車嗚嗚作響/南風吹來撲鼻稻香/我的眼睛濕潤了/這是灌溉我們田地的母親河呀/給我們糧食水果和棉花/今年收成不錯/我們的父母和孩子衣食無憂《安寧河? 母親河》。

華智:

華智:寫詩散文隨筆,四川省作協會員,曾要各種刊物發表作品若干。 這或許是每一個人所追求向往的生活,但事與愿違,萬幸,我們還有詩。詩如下:清晨,風帶著白蘭花來迎娶我/花很香,酷似我脆弱時的海誓山盟/使包裹我的袍子里的身軀微微顫抖/只能依附風和花呼吸/就這樣簡簡單單地成其新娘嗎/我身體里流動的水呵/絕不會寂靜無聲/生命的拐彎處/多年前曾被迎娶的鳥/它們早已遺失進樹與樹之中/從此我學會珍藏《清晨醒來》。

景致遠:

景致遠,女1957年5月4日出生。下鄉當過知青,在蕎窩監獄當過獄警,后調涼山州公安局,任教。直至退休。現定居雅安。雨就這么下呀/切割著/滿街的燈光/天地之間重重疊疊的聲音/都是閑言與碎語/我忙忙/躲到傘下/去構思我的小詩《雨中》。喜歡景致遠的這首短詩,詩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雨’生命,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雨的活潑以及詩人對下雨時的熱愛。

陳曉玲:

陳曉玲:女,1973年10生,就職于涼山州職業技術學校,四川省作協會員,曾就讀于北京魯迅文學院影視文學專業,喜歡旅行、攝影、寫作,著有《走進木里》《一個人的朝圣》文學作品。夜晚獨自沿著湖畔散步/通往月亮的方向/跳躍的精靈舞姿鮮活飽滿/小舟駛過/久違的琴聲/熟悉的旋律熟悉的夢/閃耀的夜晚/月亮很美《月亮很美》。陳曉玲這首詩的意象截取的很好,湖面有小舟駛過,湖岸蕩起美妙的音樂聲,天空中掛著一輪月亮,好浪漫的一副畫面,所謂詩在畫中,畫在詩中。

西雅:

西雅(筆名):本名方荔。70后,出生于福建莆田,現供職于四川省西昌鐵路運輸檢察院。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西雅的詩冷峻,情感的張力并不是很明顯,這么說并非詩人詩寫沒情感而是詩人處理的很有節制,表現的十分成熟,不管是詩歌寫作的維度還是敘述上拿捏的很到位。比如這首:在人群中。無數山峰不過是一陣雨一陣風/今年最后一個黃金周/沒有出發,意味著也沒有返程/八寶茶普洱茶龍井茶/一杯水倒過來倒過去就不再是一杯水了/站在十八樓看見窗外的雪山/和當年站在西昌南站廣場看見的雪山/肯定不會是同樣一座雪山/盡管它們對于我/只是生活之外的雪山而已返《程接近高峰》。詩中并沒有強烈的詞語出現,從始至終詩人都是平和,寧靜的在抒寫。

莫臥兒:

莫臥兒,1977年生于四川西昌,現居北京。著有詩集《當淚水遇見海水》《在我的國度》等四部。曾獲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現代青年》年度詩人等獎項。詩歌發表于《詩刊》《人民文學》《星星》《創世紀》等刊物,入選多種選本。中國作協會員,曾參加詩刊社第二十八屆青春詩會。莫臥兒的詩歌寫作非常有前衛意識,是女詩人中一個另類存在,他的詩歌寫作大膽不管是題材和思想上。這來源于詩人自身非凡的創造力。①詩歌寫作的重組性。換句話說就是不重復,每一首都具備了一種詩態體系的原生性,鮮活性。②詩思活躍性。她的詩歌每一首完全具備一種詩思的力量,不陳腐,就像一把尖刀時時具有疼痛感,刺穿的力量。要是風把花瓣吹落地下/它還沒有想好/是深入黑暗/尋找隱秘的來處/還是循著樹干重返枝頭/辨認剛剛出生/像眼睛一樣的傷口。

范圣艷:

范圣艷,1997年生,會理市人,2021年6月畢業于西華大學,嘗試詩歌與散文寫作,運營個人公眾號“笨笨的書屋”,有文章發表《涼山文學》《華西都市報》《中國青年作家報》等,2021年10月獲第七屆“青春文學獎·散文獎”。范圣艷的詩歌已褪去青春寫作色彩,一個優秀的詩人已雛形。晚上十點,樓上走動的聲音/向下三米敲擊你的耳膜/此前某些凌晨,聽覺太過敏感/后來質疑樓層的隔音效果/并和另一個自己,展開了一場/開發商有罪的辯論《隱喻》。

華雪純:

華雪純,女,鹽源人,98年生,遂寧市詩詞學會會員,現就職于某單位。作品散見于《參花》《威寧詩刊》《遂寧詩詞》《紫江詩刊》《四川農村日報》《涼山日報》等。華雪純詩寫起點高,但詩寫自覺性不是很強,如肯下詩功,肯定會取得更好成績。4:33分的驚醒/堵住了每條泛濫的河流/誰又在今晚跳躍,誰又在此時游離/看那個孤獨的鬼/比我時常被嚇得/躲進被窩里更隱遁。

2022-3-17晚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