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是迷信嗎?
作為一個古老學科,風水已經在中國傳承了數千年,有些人對其深信不疑,有些人對其敬而遠之,有些人又熱衷于研究了解它,還有許多的人將其視為“迷信”之說。
那風水學到底是不是迷信呢?為什么人們會對它有著如此迥異的態度?相比于風水學的沒落,為什么星座學卻反而越來越流行,甚至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的交際之中?同為預測學,為什么命運落差如此之大?這個敏感的話題值得我們推敲一番。
首先,風水是不是迷信?
我們來看“迷信”這個詞,在百科中的解釋是這樣的“迷信專指人對事物的一種癡迷信任狀態、迷惘地相信;更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迷而信之,其中“迷”的意思就是對某些事物因為不了解而感覺到迷茫,失去了判斷,“信”就是指信任。也就是說,“迷信”就是指對一件東西感覺到盲目的著迷和信任而失去了客觀的判斷。
那么,在歷史上迷信風水的著名人物都有誰呢?
翻一翻史書,你會發現,最迷信風水的人,居然就是那些權掌天下的帝王,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國皇帝——秦始皇
你也許表示懷疑,這些靠著自己的雄韜偉略打下江山的皇帝,怎么可能迷信這種“歪門邪說”?莫急,且聽慢慢道來。
常年的南征北戰,秦始皇終于一統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統治皇朝。在這個時候,如何保住自己的勝利果實,謀求秦王朝的長治久安,就成了秦始皇心中最大的心病。然而,秦始皇的成長史與發家史很是坎坷,這樣的人生經歷很大程度地影響了他的性格,讓秦始皇并沒有向一個仁君的方向發展。所以這個時候,他想到的就是,如何讓自己長生不老,以便自己能永遠坐擁江山,大秦帝國就會一直在他的掌控當中,如此,不就可以永續傳承了嗎?
這個時候,徐福就出現了。
徐福,秦朝著名的方士。什么是方士呢?方士就是在古代自稱可以尋藥煉丹、布局風水、預測未來的人。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上書秦始皇,其中的內容無非就是說,自己找到了三座仙山,仙山上住著神仙,神仙手里有長生不老藥。凡人要是吃了長生不老藥,就可以擁有長生不死的能力。
秦始皇見到徐福的上書,心中自然大喜,馬上就召見了徐福,詢問如何可以求得長生不老藥。徐福就表示,自己只需帶上千人的隊伍,再帶上一些金銀財寶,去誠心覲見神仙,就可以求到長生不老藥。秦始皇一聽,這簡單啊,要多少人,帶去!要多少財寶,拿去!就這樣,徐福就帶著滿滿當當的金銀財寶,拉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威風凜凜地出去尋仙問藥了。
可是過了不久,徐福就兩手空空地回來了,仙藥沒有到手,金銀財寶也揮霍光了。徐福雖然沒有求到仙藥,但還是有膽子有臉皮回來的。面對著慍怒的秦始皇,他不慌不忙地辯解,說自己已經見到了仙山上的神仙,只可惜禮物太輕,被神仙嫌棄,不愿賜藥。這樣的鬼話,秦始皇偏偏也就信了。身為一國之君,怎能因為禮物太輕而求藥不得呢?那就再加派金銀財寶!還要什么?五百童男童女?好!給!
這一次,徐福又沒臉沒皮地帶著五百童男童女和更多的金銀珠寶出發了。
而且,這一次,徐福一走就是十年。
在我們正常人眼中看來,這分明就是攜款潛逃的節奏嘛!!但是,人家秦始皇可還抱著一絲希望呢!
十年之后,秦始皇東巡之時,不巧,正好遇見了混跡在外的徐福。按理說,照秦始皇的暴脾氣,早就把他給斬了。但是,秦始皇心里還惦記著不老藥呢!于是,他就再次召見了徐福,問尋仙問藥的結果。那徐福肯定就是張嘴就能胡謅嘛!他說“這次我已經見到神仙了,并且神仙已經答應把長生不老藥給我了。只可惜我離開那個島的時候,那個島有很多護法,其中有一個護法就是護島的巨鯊,它不讓我離開。我拿著長生不老藥,它就不讓我離開怎么辦?這我才無功而返的。”即使是這樣拙劣的謊言,秦始皇也信了,可見當時秦始皇想要長生不老的愿望是多么強烈。
所以,聽完徐福的話,秦始皇就帶著自己的衛隊和弓箭手出海,到蓬萊島獵殺了那只巨鯊。這一次,正當秦始皇做著長生不老的美夢時,沒想到自己竟然在歸途之中染病了,最后沒等回到咸陽就已經撒手人間。一代傳奇的開國帝王,終其一生也沒有實現自己長生不老的美夢。反倒是徐福這個家伙,帶著五百童男童女,拿著秦始皇賜予大量的金銀財寶,東渡到了日本,過上了神仙般的生活。
如果秦始皇只是被人騙了這么一次,咱們也不好直接就定義說人家就是盲目迷信風水方士。其實,秦始皇還曾經遇見過另一個方士,這個人就是盧生。
盧生在遇到秦始皇的時候,號稱在海外拿來了一本具有語言功能的圖書。這本書上有一句“滅秦者胡也”。前面我們已經說了,秦始皇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江山不穩,這一句話又寫的是“滅秦者胡也”,也就是說,滅掉秦朝的,將會是胡人。于是,秦始皇就指派了三十萬大軍,北擊胡人。胡人生活得好好的,被這一頓胖揍,也是凄慘。
盧生在為秦始皇謀事的過程中,發現了秦始皇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的性格,知道了自己如果無法煉制出長生不老藥,勢必會死無葬身之地。于是,盧生就帶著秦始皇御賜的大量金銀財寶出逃了。他這一逃可是解脫自己,自在逍遙去了,卻害苦了天下士子。
秦始皇在盧生出逃之后,雷霆大怒。他感覺到,這些有文化的士子文人、術士方士都是欺蒙君上的騙子,他們的思想會妖言惑眾,影響自己的統治。于是,秦始皇就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
到這里,我們就會思考,為什么秦始皇會被這些方士所蒙騙,為什么他如此相信風水之說,如此執著于長生不老呢?一個雄韜偉略、征戰六國、一統中國的人,應是不至于如此愚昧吧?
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里,講究萬物相生相克。也許,秦始皇的克星就是徐福、盧生之類的方士吧?他執著于長生不老,對于風水盲目迷信而不加客觀分析,這也就被這些江湖方士利用了他這樣的心理去蒙騙他。這樣對一個人所說之事不加思考,全盤接受,失去了自己的判斷,這就是“迷信”二字中“迷”的表現。
當然,在古代,如此沉迷于風水而失去了自己的客觀判斷的故事,數不勝數。那么,現代人又是怎樣看待風水、應用風水的呢?這里,我們都會想到一個非常崇信風水文化的地方——香港。
香港人非常篤信風水。如果我們去過香港,就會發現,香港的商鋪、公司里,基本都會供財位,還會掛上什么鎮宅七十二符、通勝萬年歷等等,出門談生意、談合作,還會特意翻看黃歷,挑選合適的日子。
舉個例子,在香港有一家比較著名的金融機構,叫里昂證券。一般的金融機構,都是發布一些股票的預測、樓市的預測,告訴人們該怎么買基金。而這家里昂證券卻很有意思,從1990年起,里昂證券就開始發布一項預測指數,叫做風水指數,不但告訴人們股票、樓市的行情,還在風水角度告訴人們,該怎么投資。
更讓人覺得耐人尋味的,還是香港著名的風水大戰。
香港中環有個地標性建筑,叫中銀大廈,由國際著名的建筑設計師貝津銘所設計。中銀大廈的設計理念里,采用了竹子的寓意,分成三節,呈三面棱型的形狀,寓意節節高升,事業向高處不斷發展。
可是這樣的設計理念設計出來的中銀大廈,在風水師的眼中就有了另一番意味。在風水師看來,這樣的一個三面棱型的建筑,在風水學中是極具煞氣的,而且,這棟建筑的三面棱角,一年對準了港督府,一面對準了匯豐銀行,另一面則對準了當時的英軍軍營。所以,這棟建筑落成的時候,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正巧的是,這棟建筑剛建成的那段時間,匯豐銀行當年的業務是連連受挫,高級管理層的人事也是頻繁變動。所以匯豐銀行總部根據這些問題分析之后,經過商議,決定在風水上予以反擊。所以,匯豐銀行在自己的建筑頂部,架設了一個類似于大炮造型的建筑,與中銀大廈類似于刀刃的棱角相抗,如同刀炮相向。
后來,中銀大廈與匯豐銀行之間的這塊地皮,被香港政府賣給了長江實業,也就是李嘉誠的名下。那么,在這刀刃與大炮的針鋒相對之中,李嘉誠如何化解這樣的風水格局呢?如果你去香港中環,你就會發現,在中銀大廈與匯豐銀行之間的長江實業,整棟建筑像一個四平八穩的四面平臺,如同堅不可摧的盾牌,化解了兩邊刀刃與大炮的煞氣。
幾家跨國型的企業,不僅在自己的建筑造型上進行了風水大戰,也一些區域細節上,也甚是講究風水。比如說,匯豐銀行就在自己樓下的門口,放了一對獅子,一個叫施迪,一個叫史提芬,一個張著嘴,代表吸財,一個閉著嘴,代表守財。所以,在香港,也有很多人管匯豐銀行叫“獅子銀行”。而在我們中國的民俗之中,許多的大宅、酒店、單位門口,也常常會擺放獅子,寓意鎮守家宅、鎮守明堂。這其中,也充滿了風水含義。
至此,也許很多人又會思考一個問題,像中銀大廈、匯豐銀行、長江實業這樣的國際型的跨國財團,難道在用自己的行為,大費周章地給我們演一出鬧劇嗎?很顯然,不是這么簡單的吧?
咱們老祖宗總結了,人的一生是否能有成就,事業能否興盛,無外乎三個原因——天時、地利、人和。而這些跨國公司之所以如此費盡周章地進行這么一場風水大戰,其原因不過就是,他們不希望自己在這么紛雜的競爭當中,輸在“地利”這個環節。
無論是秦始皇的“迷”,還是香港風水大戰的“信”,都啟發了我們從不同角度來看待風水這件事情。
風水到底是不是迷信呢?
曾經有一個退休的老教授也當面問過我這個尖銳的問題,他說“你潛心研究易經文化這么久,你覺得那風水到底是不是迷信呢?”,當下的我,被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這么“一請教”,確實也是有些緊張。不過人家這個問題,確實又是問到了點子上。
我就對老先生說:“老先生,您看,酒店外面,停在路邊的那輛車,它究竟是交通工具,還是兇器呢?”老先生笑了笑,說“如果你喝了酒酒駕,開著這個車造成了交通事故,那它可能就是兇器。如果你正常駕駛它,那它就是交通工具啊。”
我想風水也是如此,到底我們對待風水應該秉持一個怎樣的態度,是“迷”?是“信”?還是客觀地看待?想要定義一件事,必須去了解它,我想,大家如果能客觀看待風水學,花點時間去了解它,也許有一天,對于我們所疑惑的那個問題,心里自然會慢慢浮現出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