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壞與什么有關?
人生來就帶有情緒,有點不可否認:隨著年齡的成長,影響你心情的因素也在發生變化。
有人說:樂觀的人天天樂呵呵,悲觀的人天天愁容滿面,這個是一個現象。無論樂觀,悲觀,我們的情緒到底受什么控制?
一、事情的結果影響一個人情緒。
比如今天中了彩票,成交了一個大單子,收到了某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等等。但是,同樣是喜事,為什么每個人的開心程度不一樣?
1、事情的重量級影響情緒的程度。你越重視這件事情,那么你越在乎它的結果,進而直接影響你的情緒。
這就能理解,很多小初高中生因為考試失利,導致自殺的悲劇?就是因為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當中(受到環境,父母,老師的錯誤引導),他們極端的認為考試成績比生命重要,考試結果的差導致了情緒悲觀的極端。我建議在小初高的教育中,加入理性對待考試成績等心態系列課程,將心理咨詢課程落地。對于我們成人來說,做事情分等級,學會時間管理,將重要的事情和緊急的事情提前準備并能做好,整個人的情緒也會管控的很好。總而言之,時間管理有助于管控情緒。
2、預期的判斷影響情緒。
對事情預期落差太大,情緒波動自然也會很大。有人炒股,一夜賠了500萬,一無所有,跳樓自殺也就可以理解了。所有悲劇事情發生的本質就是:在做事情之前,沒有做好合理預期和準備。在這里強烈建議:那些炒股做基金等投資的人,做之前問問自己:我是盲目投資還是通過研究分析理性判斷呢?(投機or投資)這部分錢如果全賠了會影響我的生活嗎?(賭博or投資)。總結一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會讓我們“淡定地”處理各種事情。會情緒管理的人,絕不是僅僅運氣好或者性格好,而是修來的。
二、人際關系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1.越愛面子的人內心越脆弱。愛面子的人大都比較虛榮,虛榮的都愛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到最后,受傷的依然是自己,而且還是“內傷”,別人全然不知。放下所謂的面子包袱,你會活得很輕松。
2.心胸狹窄的人容易生氣。老家在農村,小時候看到四鄰五舍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結果十幾年依然老死不相往來,當時還不理解,至于嗎?我也嘗試將這三個字問問當事人,他說:他不理我,我也不理他。從小老師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說起來容易,但是“退”起來難。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包容,學會給予。一念之差,結果也就完全不一樣。
3.愛抱怨的人容易悲觀。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你怎么對世界,世界也會同樣回報你。你天天抱怨老板摳門,下屬偷懶,客戶挑剔,孩子鬧騰,丈夫掙錢少,但是唯一沒有從自身找問題。換個角度,整個生活不一樣:老板為公司開源節流,下屬偷懶是創新提高效率的一種表現,客戶挑剔也許是準備訂購更多產品的預兆……
建議:
? ? ? ? ? ? ? ①有效溝通擁有良好情緒
愛人之間的吵架,甚至分手,離婚,也許并不是因為不相愛,而是彼此心與心交流不夠,長此以往,積累的矛盾得以爆發,造成無法挽留的結局。我們應該敞開心懷,談一下自己的感受,讓對方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一起商量解決問題。
? ? ? ②換位思考,減少不必要的情緒困擾
我們都愛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他為什么當著大家的面這樣對我,不考慮我的感受?父母為什么一點都不理解我?我平常對她那么好,怎么友情的小船說翻就翻?都是一廂情愿的自我憐惜產生的煩惱,從而放大痛苦。我們換位思考后,瞬間也許就會釋然,我要是TA,也許也會這樣做呢?
? ? ? ? ? ? ? ? ③學會不同場轉換角色
你在公司是領導,嚴謹對待工作是本職,但是如果把這種角色帶到家庭,卻不受歡迎,家庭是講愛,而不是講理的地方。
眾所周知有這么一個故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參加應酬很晚才回家,發現臥室的門緊關著。 女王站在門地敲門,丈夫問:“是誰?”女王回答:“是女王。”丈夫沒有開門。她又敲, 丈夫又問, 女王回答:“是伊麗莎白。 ”丈夫還是沒有開門。 伊麗莎白女王似乎意識到了什 么,最后,她答道:“親愛的,我是你的妻子伊麗莎白啊。”聽到這話,丈夫才打開門。 做好丈夫,妻子,父母,孩子,老板,員工,朋友等不同角色,而不同角色需要展現不同的行為,因此也能帶來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擁有良好的情緒。我的情緒,我做主!我是在學習路上的踐行者,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