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遠!
? ? 先講兩個小故事。是關于我自己的。不過我都不記得了,是我媽告訴我的。小時候爸爸帶我出去看電影,那個時候沒有電影院,在老家農村,都是那種放一塊大布,用老式的電機投射到布上,來放電影的。因為那個時候電視機都很少,所以只要有看電影這種情況大多是人山人海的。看著看著口渴了,然后爸爸帶我去別人家喝水,人家給我倒上了,可是據說我死活不喝,人家就很納悶,你姑娘怎么不喝呀,我爸爸不好意思的說了一句,我閨女從小只喝甜的東西。可是人家家里沒糖呀,所以我只好忍著吧!話說到這里,其實最納悶的是我雖然愛吃糖,可是我不記得我什么時候只喝甜水了,我其實一直是覺得可能是他們家的水碗很臟,我才不喝的。
? ? ?第二個,也是我媽跟我說的,可是我依然不記得了,其實到現在都依然有很多大人在這樣做,孩子到了一定的月數,就會被大人添雞蛋或是豆萁,或是面條之類的東西吃,但是因為牙還沒有長全,所以就有大人來代勞先咀嚼一下,然后再給孩子吃,可是據我媽說,只要是別人咀嚼過的東西,我從來不吃。一個蘋果,如果別人吃過我就絕不會再碰。要是切開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
? ? ? 其實這些事,我真的不記得了。我媽只是跟我說,你說你這么小的一個丫頭片子,怎么毛病這么多。其實我真的不知道。
? ? ?這些事情說起來從小沒有人教我,是我潛意識里就有的,很多東西直到現在都還在影響我。有很多人,一直覺得很多不好的習慣是一些小事情,可是有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恰恰就是這些所謂的小習慣才影響你的一生的。
? ? ? ? 上學的時候,記得有一次一個老師給我們讀過一篇文章題目我忘了,但是內容我記憶猶新,小明小的時候很調皮,他經常去鄰家搗亂,有時候會去別人家的地里去摘個地瓜,摘個黃瓜,什么的,被鄰家的爺爺奶奶自然會少不了要去說一頓的。這個時候小明的媽媽,就會出來袒護說,孩子還小,在鄰家爺爺奶奶的絮絮叨叨中,這樣小明上學了,可是他的這個習慣卻依然沒有改掉,他經常會拿同桌的一支鉛筆,或是橡皮,什么的,當學校的老師找到小明媽媽的時候,他媽媽依然還是袒護的說,孩子還小,這樣在沒有人愿意跟小明做朋友的情況下,小明進入初中,上了初中的小明,此時已經改不掉這些習慣了,他隨手順帶別人的東西早已成為一種習慣,因為這種不好的習慣,使得周圍的人對他沒有任何的好感,而且他也因為在學校沒有朋友,所以早早的接觸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青年,所以最終輟學。輟學后,他就跟身邊的,混在一起,沾染了太多的社會風氣。而此時他的母親,想要再去教育的時候,他已經因為這些事情早已成為習慣,而沒法去改變。直到最終他走上了不歸路。
? ? ? ?不要去小看一個小小的習慣,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讓自己變成一個有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