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
魏晉南北朝的一天,洛陽城外,伽南寺前,這一天恰逢中秋佳節,一位僧人拿起木魚,走到禪房外,盤膝坐下,看著月上柳梢,思緒飛向了萬千世界……
宋文帝時的一天,一位少年從家中溜出,手握祖傳的寶劍要棄筆投軍,讀書千萬卷不能報國平天下要讀書何用?但因道路崎嶇,山路漫長,并未帶多少盤纏的少年等行至洛陽城外已經精疲力竭,多少天來的水米未進,忽然,眼前一黑倒在了路旁。等他醒來的時候已然黃昏,如水的月色從窗前灑到他的面前,這是在哪里?他不禁疑惑。
“唉,你醒了?快躺著別動,你太虛弱了。”一個溫柔婉約的聲音傳來,只見一個美麗的女子從門外走進了,還端著一碗粘稠的粥,走到他的面前。輕輕的跪下,將粥端到了他的面前,看到粥他不禁食指大動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于是,少年就在女子的家住下了,在與女子的相處中他發現了她的好,不禁喜歡上了這個動若脫兔,靜若處子的姑娘。每次月上柳梢頭,就是他們約會的時候,在月亮的見證下,他們緣定三生。但好景不長,北魏的軍隊打來了,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更為了守護自己心愛的女子,少年再次拿起了自己放下許久的劍,走向了戰場。十里長亭,楊柳依依,月亮尚在西方掛著,天色也將要大白,少年握著女子的手:“親愛的,你等我回來,我一定娶你過門……”說罷,騎上戰馬跟著出征的軍隊揚長而出。女子守在城門前,看著少年越走越遠,直至消失在地平線上。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在戰爭中,這個昔日的少年已經成為宋的將軍,但文帝無道,宋軍節節敗退,正在冀州前線的少年收到了洛陽失守的噩耗,少年聞訊跌下馬來,但是無奈戰爭依然要繼續,他跟隨著大軍繼續著征途。但一個不爭的事實,北魏已經將首都遷到了洛陽,而他作為宋的將領,除非戰爭結束他將永遠不能回到陷落的洛陽。
偶爾從洛陽經過的商隊傳來消息,在他們惜別的城門口,有著一個婀娜的女子,天天坐在城門邊的石板上,詢問著過往的行人,你們聽說過他嗎?當聽到他已經成為了將軍,女子的臉上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當聽到他帶領大軍以身犯險,女子更會揪心的仿佛就要昏倒。女子日復一日的等著,從沒有任何一天放棄過。少年激動了,他想立刻揮軍北上收復洛陽,但是戰爭終究是戰爭,而他也只不過是一個將軍,無力改變全局,不知道多少年過去,戰爭已經結束了。皇帝要封賞曾經的少年,今天的將軍,但他什么也不要,掛了自己的將軍金印,穿了一身平民的服裝默默的離開了建康直奔洛陽。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經過千辛萬苦回到了洛陽,但是此時的洛陽城已經成為一座斑駁的孤城,北魏已然遷都,他走到他們分別的地方,在那已經枯死的樹前,他撫摸著她天天等待著他的石板。這時月亮已經掛上了柳梢,一切都像當年的摸樣,只是他找不到她了,城中她的家只剩下一片瓦礫的斷壁殘垣,有人告訴他,曾經有個女子在這里等待著她的情郎的歸來,她送走了年邁的父母,始終一個人在這里等著等著,直到死的那一天……
在這個熟悉的土地上,在這片他最歡樂的土地上,他想起了羨煞旁人的當年,但看著坍塌的城墻只有那無言的淚水。此時,城郊傳來了悠揚的牧笛,一切都仿佛當年的樣子,但那熟悉的月亮卻已然不見,天上的雨紛紛落下,大濕了他的衣襟,讓他分不清究竟是雨水還是淚水。
于是洛陽城外,伽南寺中,多了一個年邁的僧人,靜靜的坐著,敲打著他的木魚,窗外的月亮已然落淚,淅淅瀝瀝的敲打著禪房外的石板,那塊洛陽城的石板。
雨紛紛 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 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 盤踞著老樹根
石板上回蕩的是 再等
雨紛紛 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 你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 落在那座野村
緣份落地生根是 我們
……
伽藍寺聽雨聲盼 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