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深圳最經常的就是被朋友問倒:潮汕有哪里好玩的嗎?腦子里就飛速轉過一大堆名詞:4A景點、八大景、腸粉、蠔粿,然后嘴上毫無掩飾地冒出兩個字:沒有!
也許就是太熟悉,反而對身邊的事物視而不見,熟視無睹,太熟悉反而陌生!
中秋前后心血來潮,決定攻破“潮汕有哪里好玩的嗎”這個世紀難題,便從旅行社最喜歡的“潮州”入手,開啟兩天一夜的行程。
潮州不成熟攻略出來啦!? ? ? ? ? ? ? ? ? ? ? 天數:2天? ? ? ? ? ? ? ? ? ? ? ? ? ? ? ? ? ? ? ? 路線:牌坊街-開元寺-許附馬府-西湖公園-人民廣場-廣濟樓-湘子橋-韓山師范學院
在潮州,最大的感觸是安逸,不懶幾日,不勤幾時,幾個月大的喵咪貓在小角落,舔舐著粉嫩的爪子;幾個大叔坐在店面門口,喝著茶,有說有笑;路上偶爾傳來敲打牛肉丸的聲音,據說,這種花人力功夫捶打出來的牛肉丸,肉筋才能徹底分離,吃起來更加爽口!
兩天的時間,花了40塊錢乘坐三輪車(街車),這是我覺得最好的觀光方式,方便、本土,不過有的師傅會“飆車”,老人家還是不建議乘坐。他們有獨特的招呼方式:“弟啊,愛來去地塊 ”或“妹啊,樂愛去地塊”,這就是在問你要去哪里的意思。偶爾,遇見健談的師傅他會像導游般沿途介紹景點。不過對于外地的旅客,潮州普通話實在有點難聽懂。
此次路線共乘坐了四次三輪車,很多景點可走路直達,關鍵看看個人懶惰程度。
牌坊街?
選擇住在“牌坊街”的客棧,除了可以欣賞牌坊街,牌坊街的牌坊出了名的多,據有關史籍記載,潮州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余在金山、韓山、湘子橋。重點還是:這條街上有太多的美食,海石花、缽仔糕、腸粉等等。
據說整個潮州賣海石花的實體店只有這一家——饒平特色海石花,內料很足:有火龍果、芒果、紅棗、鵪鶉蛋,搭配像涼粉般的海石花,很清爽。
還有獨具潮州風味的腸粉——花生醬式腸粉,一開始小編是拒絕的,試了一口,發現:咦!還真不錯!重點是:一點都不油膩!
開元寺?
沿著東門街—開元路走,便來到第一站:開元寺,也稱鎮國禪寺,潮州古城的地標建筑之一,香火鼎盛,鬧市中的菩提凈土,聞著香火的味道,偷得一片心寧靜。
沿著開元寺向許駙馬府的路上,會經過一家純手工自制的特產店(狀元牌坊那里),老板很好人,回來的路上還免費請我們喝酸梅湯,不同于傳統的酸梅湯,老板是直接用水梅沖泡+蜂蜜,放入冰箱冷之,酸甜可口,解渴必備。
許附馬府?
從炒酸奶的小店往前就是許駙馬府了。這是一座建于宋代的古建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府第式”民居最早形制。府第,區別于民居,主要是規模大,且建筑比較考究。主體建筑三進五間(三進即前中后三進的院落,五間指五間正房)
溫馨提示:節假日進去需要10塊錢的門票。
西湖公園?
說來也巧,似乎每座城市都有一個西湖公園,綠樹成蔭,普通的山水景色,飯后散步的好地方,不推薦游客專程前往。
不過要重點推薦這里一家店—鎮記老尾牛雜。在潮州可謂是無人不知,招牌老字號。一碗鎮記牛雜粿條下來,三分之一牛雜,三分之一豆芽,三分之一粿條,加上潮汕特產南姜末,味道試了就知道!
聽說西湖后門有家芝麻茶,配上炸豆干很贊,下次有機會試試!
人民廣場?
乘坐三輪車前往人民廣場。這一站主要是欣賞音樂噴泉。夜晚市民聚集,感受下飽含人情味的潮州氣息。這也是在外的潮州人特殊的家鄉記憶。
廣濟樓-湘子橋?
從客棧步行約5分鐘就到達廣濟樓,潮州古城里最為壯麗的門樓,列潮州城七城樓之首,也稱韓江樓。地處潮洲城母親河邊,有著抗震防風的能力。這座建筑是一座宮殿式三層歇山頂閣樓,據說最早五品以上官員才能用。
廣濟樓的對面正是湘子橋(廣濟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橫跨韓江,集粱橋,拱橋,浮橋為一體,真正世界獨一無二的造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關于湘子橋的傳說太多太多,很多人都忘記了,唯有這首民謠還會被念叨:
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二只鉎牛一只溜。
湘子橋上現存有一頭鉎牛,正是湘子橋的鎮水獸,可見舊時韓江江流的險惡,不過現在的韓江,經過下游水利樞紐的調控,已經變得非常溫馴,一切風平浪靜。
每天這里的十八梭浮船會進行組合,傍晚拆散,供來往船只通行。
遇上節假日,湘子橋上也有手工藝人在擺攤宣傳傳統手工藝。
韓山師范學院?
過了湘子橋對面就是韓山師范學院(西區),聽說這里食堂的飯菜很是被推薦。在學校里面走一圈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簡單舒服。
在潮州吃吃喝喝兩天,回來的路上才想起很多特色都未嘗試,如:十八曲老尾魚餃、咸水粿、胡榮泉鴨母捻、布梳街草粿、粿汁····主要還是作為隔壁市區的潮汕人對這些不是很感冒啦,推薦外地的游客可以嘗試下。絮絮叨叨了許多,希望有推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