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月
p24618157.jpg
- 助人是對生命的尊重,但他這樣做的時候,我沒有感受到。這種精神的凈化至多是一種形式,他以自己的褻瀆,讓一種品德變成了一種施舍,甚至卑陋,也讓他的虔誠變成了一種虛偽。
- 他的慈善,我總覺得是居高臨下,實在借助別人的弱小來壯大他自己,滿足他的自尊,就像富有人家拋給狗一個肉包子一樣,獲利后必須搖頭乞憐,并且需要一世來感激涕零。這不是慈善,是要求回報的付出,若是我接受了他的慈善,必然不會感激,我是用我的尊嚴換來的,這是一場交易。
- 我記得有一班上的同學叫外賣,外賣送來的速度慢了一點,那同學打電話說:是不是死了?要不要給你叫救護車?“后來那家外賣店再也不賣東西給他。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不要認為掌握了主動權,就可以任意作為。陳光標先生高調的慈善是他的自由,但他沒權利讓別人高調的接受。
- 每當想起慈善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叢飛,他的慈善,如此令人心折、心憐。我相信作為資助者,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他們拿出的每一分錢都是投資,不是要求受助者還錢,或者感激涕零,而是希望受助者能夠對得起這筆錢。但是,我不知道陳光標先生是如何想的,他是無私到拿出每一分錢都不會有一點猶疑的高尚,還是拿出任何一比前都為別人那顆沒有慈善的心?
- 在我的意識里,我有些反感慈善這樣的字眼,我更愿意換一個字眼去稱呼它——公益。
- 我始終覺得,公益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完全自愿的事,它是一個人心靈的選擇,不是有別人強迫便能實現,它需要來自靈魂深處的善意,而不是跟風似的炒作。而接受這樣的資助也很坦然,無須去感恩戴德,無須有心理負擔。因為等你有能力了,也可以去幫助別人。這應是一場接力,而不是一眼間歇泉,不時的冒,又不時的斷。
- 如果說陳光標先生認為他的慈善可以引導中國掀起公益的熱潮,我相信他不會有如此天真的真的如此認為。即使有人迫于壓力而捐贈,這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公益這樣的自覺性沒有建立起來,也就無所謂公益了。相比那些從來不慈善的人,說起來我還是喜歡陳光標先生的高調,不管他出于怎樣的目的,他的確如此去做了,但暴力慈善真的無需再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