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惜旬。版權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原文作者及出處。
又是一個期末,對于每個學生黨而言,期末常常忙的不可開交,各種期末論文和考試接踵而至。
經常擔心自己是否可能掛科,探尋旁門左到,想法設法讓自己通過。掛科的人,往往等結果出來后,才會自我感嘆,早干嘛了。因此,我要解決的就是“早干嘛”的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也僅僅針對我看到的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也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大一,稀里糊涂過了一整年。大二到大三,經過不斷實踐和總結,起起落落,拿到過一等獎學金,也差點掛科補考。
我認為自己只是個平凡不過的普通學生,因為也是平時不學,靠著期末突擊的那種人。一個非典型學渣和非典型學霸的互相切換,本質還是學渣。
由此期末突擊的確非常重要,每個人都突擊,但是結果卻截然不同。
我就說說自己的體會吧。
1 合理安排時間
不得不說,時間管理真的是很厲害的,感覺完成期末考試也相當于在打一場游戲,特別有意思。
首先,你要列出你在期末要做的所有事情。
就像上圖一樣,橫排是按照教學周標記,豎排是按照星期標記,把期末一個月的時間,填寫到表格內,再將事項按照截止日期填寫到日期的下方。一目了然,什么時候必須完成什么都變得非常地清楚。然后在最右側寫你自己的安排,按照周計劃寫,每一周重點要完成什么。
解釋一下幾個問題。
為什么是一個月?一個月是一個最合理的時間,考試安排在考試一個月前會貼出,一個月足夠讓你完成所有的事,一個月足以讓你從零到入門,而且用不著心力交瘁。
為什么有了截止日期,還要自己安排計劃?截止日期是截止日期,它不是你個人的行程。很容易發現,考試和論文在期末幾乎是扎堆的,一直拖延到最后,就會發現,既要準備論文還要準備考試,瘋掉了。把任務分配到個人的時間里,一是分散壓力,二是分配效率,任務也會相對完成得好。
比如,論文不需要按照截止日期去做,只要任務分配了,就可以立刻入手。一是將后面的時間留出來給考試的科目,二是即使入手寫得不好,還有富余的時間反復修改,直到滿意上交。
2 寢室學習的確是期末殺手
這一點,也是大都是人所認同的,要復習,絕對不能留在寢室,當然意志力堅強的大神除外。
人都是有惰性的,撇開不能保證你的室友們是否可以給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你自己可能也無法阻止自己的墮落,復習時,可能受到大腦的控制,刷刷劇,聽聽歌,睡睡覺,過后發現,玩了一圈,書卻沒翻多少。
3 遠離扎堆復習,伙伴一個靠譜的足以
人是害怕孤獨的,尤其是在期末考試復習的階段,總是有很多人喜歡扎堆復習,要不就在寢室,要不就相約圖書館。
喜歡扎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抱大腿,生怕自己錯過一些有用的信息,而錯過通向考試的捷徑。
在我看了這么多次下來,發現扎堆來扎堆去,也沒有哪一個考得好的。而正真的學霸,都去認真學習去了,哪還有時間扎堆。再言,相信絕大多數人的老師都是公平的,放的消息也都是一視同仁,不如先吃透手邊的材料,往往這也是最正確的。
而扎堆的那些人,心境大多數很浮躁,總是去網上下載些看似相干,而其實并不一定有用的材料,復習時也不心平氣和,還浪費時間看其他的資料,復習效果可想而知。
但是,復習遠離寢室,一個人的滋味確實也不好受。選著一個靠譜的,節奏相同的小伙伴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我在大二上的復習考試中帶了一個小伙伴。當時約好復習兩三個禮拜,同一時間起床,起不來的,對方要提醒,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9點,除了吃飯,上廁所,喝水,就一直坐穿圖書館。哪怕是元旦,也是過完節就立馬去圖書館復習,好在我們都比較積極,基本上沒有起晚過,就算晚了點,也沒有暫用對方的時間。那一次是我第一次拿到一等獎學金,小伙伴也拿了獎學金,也是我第一次認識到我是可以的,而大一的我幾乎是自我放任了。
每個人行為方式都有著巨大的不同,生活節奏也不盡相同。如果找一個不靠譜的小伙伴,關鍵時刻,每次不是我等他,就是他等你,這不是友誼,這是互相傷害啊,不但不能一起進步,還互相耽誤對方。所以,一定要靠譜積極的伙伴,不多,一個即可,寧缺勿濫。
找不到小伙伴復習,就一個人圖書館復習。
晚上回寢室,可能有些不明事理的室友會酸你。千萬不要玻璃心,如果你為此感到難過,就是正中下懷。他們只是不懂而已,只知道囚徒困境(百度一下),而不知道攜手共進。
她們酸你的時候,你可以回一句,難道你們都不用復習的么?我笨啊,笨鳥先飛,怎么啦。哈哈,適可而止就好。
最好,提議大家都去學,但是切勿扎堆。
心智成熟的人,是不可能覺得能不勞而獲的,所以承認自己“笨”而努力的人,往往是智慧的。
3 三天原則,高效學習,拒絕熬夜
如果很不幸運,你真的沒什么時間做復習,請至少留給一個科目三天的時間。因為你要進行,了解,練習,鞏固,這三個過程,才能保證考試差不多了。
這三天,每天早起早睡,保證效率,安心學習,可以說不亞于別人學一個禮拜的。
這里不僅僅是考試上的復習,一些簡單的期末論文也同樣試用。
寧愿白天起早,不要夜里貪黑,這對我來說是個教訓。
大二下,我不信邪,太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打算留在寢室里學習。那個時候,考試科目比較多,人人擔心掛科,我也同樣。
同寢室每個人習慣不同,有的復習時愛刷劇,有的愛晚起床,還有的有午睡習慣。到了晚上卻格外興奮,學習到凌晨。在寢室復習,盡管我沒有這些習慣,也只能保持一樣的節奏,看似學到半夜,不過僅僅只是幾個小時罷了,還是低效率的幾個小時,實在太困。
長時間熬夜,讓我身體吃不消了。一開始幾天勉強,后幾天實在不行,瘦了幾斤,臉色蠟黃,最后一門考試竟然腦子一片空白,也是我大學生涯得分最低的,差點補考。
這還遠不如上學期拿到獎學金那段時間來得輕松,并且效果還不盡人意。
4 形式主義,潛在的殺手
有一句話總結得很有道理,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也就是說,你即使離開寢室,制定了學習計劃,并且小伙伴靠譜,在圖書館坐穿三天,不熬夜,仍然效果不滿意,想必要從自身上找問題了,因為你真的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這樣的人例子真的很常見。
我復習時經常帶人,可能我就是怕孤獨的那種人吧。
有個小伙伴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她總是承認自己笨,并且認為我可能因為他成績不好而看不起她。但其實并沒有,如果我真看不起她,就根本不會帶她去學習了。
第一次學習,她的認真就超乎我的想象了,至少自認為我看起來沒他認真。每次都特別認真,抄了幾百頁PPT,每個字還非常工整。這令我相當驚訝和佩服,導致我非常想想效仿她,然而我敗給了自己的懶惰,沒抄幾頁我就想放棄了。一時覺得太耗時,二是覺得手太酸。
而我自己的復習是,做題目時不抄題,對于做錯的在進行抄和加深印象。個人比較先注重理解,因此我第一遍看書特別慢,然后在進行針對性的復習,盡量用腦子記憶,畢竟快考試了,記憶應該在腦子里,而不是在筆記中。離考試時間長除外。
當然老天不會辜負用心的人,雖然方式可能不太正確,那次她基本跟了下來,并且極少開小差,拿到了第一次在大學中的獎學金,取得了很高的績點。
而我想說的確實是她的第二次復習。第二次,所有程序都照舊,只有復習的時候,心不在焉,一直刷手機,導致我也小小受了影響。那一次,他又徹底回歸了以前的狀態。
所以,形式主義可怕的地方,你認為你做到了,但這都是麻痹你的假象,你沒有收獲什么。最好的方式,每次結束一天的任務時,問問自己都學了那些,學到什么程度,能解多少題了。而不是對自己起得早,坐在圖書館時間長,感到洋洋得意。
最后,希望大家從容過期末。
作者簡介
嗨,我是惜旬,只是一個普通,向往積極生活的平凡人,喜歡分享生活小事,積累經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