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末的圣誕帽到曬18歲,再從18年的網(wǎng)易云音樂盤點H5到今天的支付寶年度賬單,這一周多來整個朋友圈真的很熱鬧,作為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從業(yè)者,深知這些都是成功的運營案例,但是我卻一個都沒參與,原因可能有二:一方面可能是已經(jīng)不太喜歡朋友圈如今的生存狀態(tài),另一方面可能是沒有值得炫耀的內(nèi)容。
如今朋友圈的生存狀態(tài),確實很糟糕,寶媽曬娃,職場小白曬雞湯,經(jīng)營高管曬業(yè)績,戀愛中的人秀幸福,吃貨們曬美食,在路上的人曬旅行……但更多的是充斥著微商和各類廣告。如今的朋友圈就像一個營銷工具,工作工具,炫耀工具,像大染缸,彼此滲透,開始對生活產(chǎn)生困擾,少了當初的那份純真和簡單,漸漸地我開始減少對它的關注。
關于圣誕節(jié),前幾年我也是很追捧的,每每都要跑去人潮繁華的商業(yè)街去湊熱鬧,去聚餐,去搶購,但今年卻在平淡無奇中度過。有可能是我作為一個80后的中年人身體開始吃不消了。又或許跟年齡有關,人越來越大,內(nèi)心更加豐富和成熟,就越不喜歡熱鬧,喜歡呆在自己的小圈子,即使是一個人也不會覺得孤獨。
關于十八歲,我的記憶是上大學的那年,這次元旦回老家盡然沒有翻出一張關于我十八歲的照片,倒是把相冊里的老照片都翻閱了一遍,回憶每張照片記錄時刻的場景和每個有趣的故事,就會不停感嘆小時候真好,因為長大有長大的煩惱,如果時光可以停留,我希望那時那人那景可以永存。留住記憶的方式有很多種,而相片的紀錄無疑是最簡單而久存的一種,所以我打算開始用相片記錄生活點滴,給溫暖的時光儀式感。
最近總聽人說,愛發(fā)朋友圈的人都是熱愛生活的人。請問這是故意說給我這種越來越不愛發(fā)朋友圈的人聽的嗎?那你可曾知道那些不愛發(fā)朋友圈的人就不愛生活嗎?不,他們比熱愛更深一層,他們是在享受生活和品味生活,他們身在其中,不需要別人來評判和圍觀。曾經(jīng)的我也愛發(fā)朋友圈,其實我很明白就是為了刷存在感,后來漸漸明白在乎你的人即使不更新狀態(tài)也會主動聯(lián)系,刷不刷存在感也就顯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88年的我,正在向30歲一步步邁進,沒有高收入的工作,也沒有豐厚的存款,但我有可以陪伴的家人和疲憊時停靠的港灣,不依附他人也不強求自己。希望30歲的我依舊擁有向往自由隨心的生活方式,愿平安,快樂。
有點亂,我正帶著希望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