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來襲
談起酸雨,大自然都開始顫抖。
而人類對酸雨也不堪回首。歷史上著名的六大酸雨事件。
1、1930年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酸雨事件
2、1948年美國多諾拉煙霧酸雨事件
3、1952年倫敦煙霧酸雨事件。
4、北美死湖酸雨事件
5、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
6、1955年日本四日市煙霧事件
提起公訴
費勁千辛萬苦,多方努力下,現今終于將罪犯繩之以法。
被訴人:酸雨
正式名稱:酸性沉降
諢名:空中死神,天使的眼淚
通俗定義:酸雨是指PH 值小于5.6的降水(雨、雪、冰雹、霧)。
主要幫兇: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形成酸雨的物質主要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NOx),與空氣中的氧氣,降水綜合反應生成硫酸、硝酸,它們造成的酸雨是酸雨中的主力軍。
羅列罪狀
酸雨會被稱為“空中死神”,是因為它是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會使土壤酸性變強,使得農作物以及大多的植物而枯死,還具有腐蝕建筑物,影響動物生長和對人體有害。
其潛在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對水生系統的危害,會影響魚類和其它生物群落,改變營養物和有毒物的循環,使有毒金屬溶解到水中,并進入食物鏈,使物種減少和生產力下降。
(2)對陸地生態系統的危害,重點表現在土壤和植物。對土壤的影響包括抑制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鈣、鎂、鉀等營養元素,使土壤貧瘠化。對植物,酸雨損害新生的葉芽,影響其生長發育,導致森林生態系統退化。
(3)對人體的影響。
一是通過食物鏈使汞、鉛等重金屬進入人體,誘發癌癥和老年癡呆;
二是酸霧侵入肺部,誘發肺水腫或導致死亡;
三是長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環境中,誘使產生過多氧化脂,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對建筑物、機械和市政設施的腐蝕。
被告抗辯
酸雨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
酸雨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硫酸型和硝酸型。而形成硫酸的主要氣體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這兩種氣體主要來自火力發電廠煤的燃燒和冶金工業中尾氣排放。電廠中燃燒含硫的煤(有的煤含硫量高達1%—5%)和含硫的重油,能生成二氧化硫。日常生活中燃燒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煤炭)也能產生二氧化硫。另外在冶金工業中,許多金屬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當從這些礦物中提取金屬時,往往要經過焙燒過程,將硫化物轉化為氧化物。
含有硫的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硫
S+O2=點燃=SO2
二氧化硫和水作用生成亞硫酸
SO2+H2O==H2SO3
亞硫酸在空氣中可氧化成硫酸
2H2SO3+O2==2H2SO4
形成硝酸的氣體是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為主。這兩種氣體多是來自于汽車尾氣排放和硝酸工廠尾氣排放。
一氧化氮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2NO2
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生成硝酸
3NO2+H2O==2HNO3+NO
當場判決
鑒于酸雨的危害極其嚴重,而成因是人類自己完成,咎由自取。特判決
1、將酸雨關入大牢,終身不得緩釋。
2、命人類加強環保意識,采取措施防止酸雨再次施虐人間。
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方法是控制SO2和NOX在大氣中的排放量。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燃料脫硫:煤中脫硫尚無很好的方法,利用細菌脫硫正在研究之中。重油脫硫已取得較大進展,即在催化劑作用下,加氫脫硫,使重油中的硫形成H2S析出。
(2)煙氣脫硫:如使生石灰(CaO)與煙氣中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相應的鹽。
(3)改變能源結構,使用清潔能源,充分利用太陽能,以及核能等。
(4)采用高新技術,變廢物為可利用資源。例如,用電子束照射將火力發電廠廢氣的硫氧化物和氮化物轉化為化肥。
至此,一場實際判決落下帷幕。但是悲劇卻仍在發生。酸雨不時跑出來危害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