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化學,是初中的一門重要科目,而化學元素也是一個你背的內容!小哥我特意弄了一份記憶口訣,供大家參考!
1氫(qīng) 2氦(hài) 3鋰(lǐ) 4鈹(pí)5 硼(péng)
6碳(tàn) 7氮(dàn)8 氧(yǎng) 9氟(fú)10 氖(nǎi)
11鈉(nà) 12鎂(měi) 13鋁(lǚ)14 硅(guī)15 磷(lín)
16硫(liú) 17氯(lǜ) 18氬(yà)19鉀(jiǎ) 20鈣(gài)
21鈧(kàng) 22鈦(tài)23 釩(fán) 24鉻(gè) 25錳(měng)
26鐵(tiě) 27鈷(gǔ)28 鎳(niè)29 銅(tóng)30 鋅(xīn)
31鎵(jiā) 32鍺(zhě) 33砷(shēn) 34硒(xī) 35溴(xiù)
36 氪(kè) 37銣(rú) 38鍶(sī) 39釔(yǐ) 40鋯(gào)
41鈮(ní) 42 鉬(mù) 43锝(dé) 44釕(liǎo) 45銠(lǎo)
46鈀(bǎ) 47銀(yín) 48鎘(gé) 49銦(yīn) 50錫(xī)
51銻(tī) 52碲(dì)53 碘(diǎn) 54氙(xiān)55銫(sè)
56鋇(bèi) 57鑭(lán) 58鈰(shì) 59鐠(pǔ)60 釹(nǚ)
61 钷(pǒ) 62釤(shān) 63銪(yǒu)64 釓(gá) 65鋱(tè)
66鏑(dī) 67鈥(huǒ) 68 鉺(ěr) 69銩(diū)70 鐿(yì)
71镥(lǔ) 72鉿(hā) 73 鉭(tǎn) 74鎢(wū) 75錸(lái)
76鋨(é) 77銥(yī) 78鉑(bó) 79 金(jīn) 80汞(gǒng)
81鉈(tā) 82鉛(qiān)83 鉍(bì) 84釙(pō) 85砹(ài)
86 氡(dōng)87鈁(fāng) 88鐳(léi)89 錒(ā) 90釷(tǔ)
91 鏷(pú) 92鈾(yóu) 93镎(ná)94 钚(bù) 95 镅(méi)
96鋦(jú)97 锫(péi)98 锎(kāi) 99锿(āi) 100鐨(fèi)
101鍆(mén) 102锘(nuò)103 鐒(láo)104 钅盧(lú) 105钅杜(dù)
106钅喜(xǐ)107钅波(bō)108 钅黑(hēi)109 钅麥(mài)110 钅達(dá)
111钅侖(lún)
②化學,不僅只需要背元素周期,還有很多的需要大家記憶:
初中化學方程式匯總
一、 氧氣的性質: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化合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研究空氣組成的實驗):4P +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氧氣的來源:
13.玻義耳研究空氣的成分實驗 2HgO 加熱 Hg+ O2 ↑
14.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實驗室制氧氣原理1)
15.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條件下分解反應: H2O2 MnO22H2O+ O2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組成實驗):2H2O 通電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質量守恒定律:
19.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2. 鎂還原氧化銅:Mg + CuO 加熱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學性質
23.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5.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2)煤爐中發生的三個反應:(幾個化合反應)
26.煤爐的底層:C + O2 點燃 CO2
27.煤爐的中層:CO2 + C 高溫 2CO
28.煤爐的上部藍色火焰的產生:2CO + O2 點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與性質:
2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穩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溫 CaO + CO2↑
33.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鑒別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質:
34.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點燃 2CO2
其它反應:
36.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滅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9.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六、金屬
(1)金屬與氧氣反應:
40.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41.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42.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3. 鋁在空氣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44.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新金屬 + 新鹽
52.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ZnSO4 + Cu
54.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屬鐵的治煉原理:
55.3CO+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七、酸、堿、鹽
1、酸的化學性質
(1)酸 + 金屬 -------- 鹽 + 氫氣(見上)
(2)酸 + 金屬氧化物-------- 鹽 + 水
56.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堿 -------- 鹽 + 水(中和反應)
60.鹽酸和燒堿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6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燒堿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6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堿的化學性質
(1) 堿 + 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68.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堿 + 酸-------- 鹽 + 水(中和反應,方程式見上)
(3)堿 + 鹽 -------- 另一種堿 + 另一種鹽
73.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鹽的化學性質
(1)鹽(溶液) + 金屬單質-------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7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鹽 + 酸--------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75.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鹽 + 堿 -------- 另一種堿 + 另一種鹽
76.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鹽 + 鹽 ----- 兩種新鹽
77.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初中化學方程式及其相關知識點總結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Ca(OH)2+CO2===CaCO3↓+H2O(復分解反應)
現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2、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3、 水通電分解(或水的電解)2H2O 2H2↑+O2 ↑(分解反應)現象:陰極、陽極有大量的氣泡產生。相關知識點:(1)陽極產生氧氣,陰極產生氫氣;(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4、 生石灰和水反應CaO + H2O === Ca(OH)2(化合反應)現象:白色粉末溶解,并放出大量的熱
相關知識點:(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
5、 銅粉在空氣中受熱 2Cu + O2 2CuO(化合反應)現象:紫紅色物質逐漸變成黑色粉末
6、 實驗室制取氧氣(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KClO3 2KCl + 3O2↑( 分解反應)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后,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進行分離的方法是:(1)溶解、過濾、蒸發、結晶得到氯化鉀;(2)溶解、過濾、洗滌、干燥得到二氧化錳。
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應)相關知識:管口放一團棉花2H2O2====2H2O+O2↑(分解反應)
7、木炭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C + O2 CO2(化合反應)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紅光,在氧氣中 是發出白光;相關知識點:反應后的產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8、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S + O2 SO2(化合反應)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相關知識點:該氣體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9、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3Fe + 2O2 Fe3O4( 化合反應)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相關知識點:(1)在做此實驗時,應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目的是防止集氣瓶爆裂。(2)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3)鐵絲要繞成螺旋形以減少散熱,提高溫度。
10、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2P2O5(化合反應)現象:產生大量而濃厚的白煙。
相關知識點:(1)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小顆粒。(2)此反應常用于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11、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 2H 2O(化合反應)現象: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 (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 +H2O+CO2↑(復分解反應)
現象:白色固體溶解,同時有大量氣泡產生。相關知識點:(1)碳酸鈣是一種白色難溶的固體,利用它能溶解在鹽酸中的特性,可以用鹽酸來除去某物質中混有的碳酸鈣;(2)由于濃鹽酸有揮發性,不能使用濃鹽酸;(3)由于硫酸鈣微溶于水,不能使用硫酸,否則反應會自動停止。
13、煅燒石灰石(碳酸鈣高溫分解)CaCO3 CaO+CO2↑(分解反應)相關知識點:是工業上制取CO2的原理
14、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CH4 + 2O2 CO2 + 2H2O現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1)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潔凈無污染的燃料。(2)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來檢驗是否有水生成;用一個用澄清的石灰水潤濕過的小燒杯罩在上方來檢驗是否有CO2生成
15、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Fe+CuSO4==FeSO4+Cu(置換反應)現象:鐵絲表面有一層光亮的紅色物質析出。
16、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現象: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17、用鹽酸來清除鐵銹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復分解反應)現象:鐵銹消失,溶液變成黃色。
18、硝酸銀溶液與鹽酸溶液混合AgNO3+HCl== AgCl↓+HNO3(復分解反應)現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相關知識點:實驗室常用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來鑒定氯離子
19、氯化鋇溶液與硫酸溶液混合BaCl2+H2SO4===BaSO4↓+2HCl(復分解反應)現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相關知識點:實驗室常用氯化鋇溶液和稀硝酸來鑒定硫酸根離子。
20、硫酸銅遇水變藍CuSO4 + 5H2O === CuSO4?5H2O現象:白色粉末逐漸變成藍色
相關知識點:(1)實驗室常用CuSO4白色粉末來檢測反應是否有水生成或物質中是否含有水。(2)實驗室也用CuSO4白色粉末來吸收少量水分
21、木炭和氧化銅高溫反應C+2CuO 2Cu+CO2↑(置換反應)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相關知識點:還原劑:木炭;氧化劑:氧化銅
22、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2CO + O2 2CO2(化合反應)現象:產生藍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3)一氧化碳是一種有劇毒的氣體,它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要強得多。
2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 + CuO Cu + CO2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24、工業煉鐵 3CO + Fe2O3 2Fe + 3CO2相關知識點:還原劑:一氧化碳;氧化劑:氧化鐵
25、銅絲插入到硝酸鹽溶液中Cu+2AgNO3==Cu(NO3)2+2Ag(置換反應)現象:銅絲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
26、酒精在空氣中燃燒 C2H6O + 3O2 ====2CO2 + 3H2O現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來檢驗是否有水生成;用一個用澄清的石灰水潤濕過的小燒杯罩在上方來檢驗是否有CO2生成
附:一、物質俗名及其對應的化學式和化學名:
(1) 生石灰:CaO ——氧化鈣 (2)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氫氧化鈣
(3)食鹽:NaCl ——氯化鈉 (4)干冰:CO2 ——二氧化碳
(5)純堿:Na2CO3 ——碳酸鈉 (6)燒堿(或苛性鈉、火堿):NaOH ——氫氧化鈉
(7)小蘇打:NaHCO3——碳酸氫鈉 (8)膽礬:CuSO4?5H2O ——硫酸銅晶體
(9)鹽酸:HCl——氫氯酸 (10)明礬:KAl(SO4)2?12 H2O ——硫酸鋁鉀晶體
附:二、基本化學反應:
1、化合反應:(1)定義:多變一(2)基本形式:A+B=AB
2C+O2=====2CO 2CO+O2=====2CO2 CO2+C=====2CO CO2+H2O==H2CO3
1、 分解反應:(1)定義:一變多 (2)基本形式:AB=A+B 2HgO===2Hg+O2↑
3、置換反應: (1)定義:一換一 (2)基本形式:A+BC=AC+B
酸與金屬反應:Zn+H2SO4==ZnSO4+H2↑ Fe+H2SO4 ==FeSO4+H2↑ Mg+2HCl==MgCl2+H2↑
鹽與金屬反應:2Al+3CuSO4==Al2(SO4)3+3Cu CuSO4+Zn==ZnSO4+Cu
4、復分解反應:(1)定義:相互交換(正價與正價交換)(2)基本形式:AB+CD=AD+CB
(3)實例:酸與堿反應:Ca(OH)2+2HCl==CaCl2+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酸與鹽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堿(可溶)與鹽(可溶)反應:Ca(OH)2+Na2CO3==CaCO3↓+2NaOH
鹽(可溶)與鹽(可溶)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滿足下列任意一個條件(1)有水生成 (2)有氣體生成 (3)有沉淀生成
③初中化學中的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
基于初中化學的階段性和門生的年齡特征,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在一些基本概念、根本規律的表述時,往往利用“一樣平常”、“平日”、“必定”、“不一定”等詞語,充分體現了概念的科學性和階段性、事物的共性和特征,說話精確、精密,且留有余地,為知識的深化打下了伏筆。但門生常常受知識程度的限定,大多意識不到或感觸不深,易犯片面性、絕對化的毛病。本文就初中化學中首要的一般規律和特別規律做1總結,以便進步門生正確理解和應用基本概念、根本規律的本領。
一、關于物資的構成和結構
1.原子失去電子后變成陽離子,但陽離子獲得電子后不一定變成原子。如:Fe3 得一個電子后變成Fe2 。
2.原子核一樣平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但通俗氫原子的原子核卻僅由質子組成。
3.擁有雷同核電荷數的微粒一樣平常屬于同種元素,但Ne、H2O、HF、CH4雖然擁有雷同的核電荷數,它們都不屬于同一種元素。
4.稀有氣體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一樣平常呈“八電子穩固結構”,然而氦原子的最外層卻只有二個電子,也是一種穩固結構。
5.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樣平常少于四個,但H、He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離別為一和二,它們不屬于金屬元素。
6.同一種物質中,同種元素的化合價一樣平常雷同,但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離別為-3和 +5。
7.原子團不一定在任何反映中都不扭轉。如:KClO3受熱分解時,ClO3-就產生了扭轉。
二、關于物資的分類和定名
1.化學上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機物,而一樣平常把不含碳的化合物叫做無機物,但CO、CO2、CaCO3等固然含有碳元素,因其構成和化學性質與無機物類似,故仍視其為無機物。
2.酸電離時有H 天生,但電離時有H 天生的化合物卻不一定是酸。如:
KHSO4=K SO42- H 。
3.堿的溶液一樣平常都顯堿性,但顯堿性的溶液不一定是堿的溶液,也可能是鹽溶液如Na2CO3溶液,或者K2O、CaO的溶液。
4.鹽一樣平常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但銨鹽卻是由NH4 和酸根離子構成。
5.堿性氧化物一樣平常都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卻不一定都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ZnO是兩性氧化物。
6.非金屬氧化物一樣平常是酸性氧化物,但CO、NO卻屬于不成鹽氧化物。
7.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種物質。如:CO和N2的式量都類似為28,H2SO4和H3PO4的式量都類似為98。
8.化學式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種物資。如:金剛石(C)和石墨(C)。
九.構成相同的原子團不一定是同種原子團。如:KMnO4和K2MnO4中離別含有高錳酸根和錳酸根。
三、關于物資的性子和變化
1.在化學變化中必定同時產生物理變化,但在物理變化中不一定同時伴同有化學變化。
2.非金屬一樣平常是電的不良導體,但石墨的導電機能優秀。
3.金屬在常溫下一樣平常為固體,但Hg在常溫下為液體。
4.酸一樣平常是液體,但磷酸卻是無色晶體。
5.固體物資的溶解度一樣平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但Ca(OH)二的溶解度卻隨溫度升高而下降。
6.爆炸不一建都屬于化學變化。如:汽鍋的爆炸是物理變化。
7.一般情況下CO2既不焚燒也不支撐焚燒,但K、Na、Mg卻能在CO2中焚燒.。
8.焚燒不一建都有O2參加。如:Na在Cl2中的焚燒。
9.在空氣中不能焚燒的物資,在O2中不一定不能焚燒。如:Fe。
10.物資與O2的反映都是氧化反映,但氧化反映不一定都是物資與O2產生的反映。
11.統一物資的焚燒與遲緩氧化反映素質雷同,但兩者生成物不一定同等。如:Fe在O2中焚燒天生Fe3O4,而在空氣中遲緩氧化卻天生Fe2O3。
12.催化劑一樣平常都能加速化學反應速度,但也有減慢化學反應速度的催化劑,如:在塑料、橡膠制品中加入“防老化劑”,就是為了盡可能減慢其化學反應速度;催化劑一樣平常都能扭轉化學反應速度,但能扭轉化學反應速度的不一定叫催化劑,如:KClO3中加入KMnO4制取氧氣,KMnO4不能稱為催化劑。
13.化學變化一樣平常都有發光發燒征象,但有發光發燒征象的變化不一定都是化學變化。如:白熾燈通電后發光放熱。
14.H2與O2的混合氣體點燃不一定都市發生爆炸。如:混合氣體中H2的體積分數低于或高于H2的爆炸極限時。(但點燃H2前一定要驗純)。
15.在金屬活動性次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不一建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如:K、Ca、Na3種活潑金屬。
16.鹽和金屬反映不一建都天生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如:
二FeCl3 Cu=二FeCl2 CuCl2
17.鹽和酸反映不一建都天生新鹽和新酸。如:
2KMnO4 +16HCl(濃)=2KCl +2MnCl2 +5Cl2↑+8H2O。
18.鹽和堿反映不一建都天生新鹽和新堿。如:
Ba(HCO3)2+ Ca(OH)2=CaCO3↓+ BaCO3↓ +2H2O。
19.兩種鹽反映不一定都生成兩種新鹽。如:
NaHSO4 +NaCl=>強熱<=Na2SO4 +HCl↑。
20.兩種鹽起反映不一建都必需是可溶性鹽。如:
CaSO4(微溶) +BaCl2=BaSO4↓+ CaCl2。
21.酸和酸不一定不能反映。如:
H2SO4(濃)+ H2S=S↓+ SO2↑+ 2H2O。
22.酸性氧化物和酸不一定不能反映。如:
SO2+2H2S=3S↓+2H2O
SiO2+4HF=SiF4↑+2H2O.
23.酸和堿不一定都能產生中和反映。如:
Ca(OH)2二和H2SiO3基本不反映。
(如有錯誤請發簡信告知,以便及時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