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好似好久沒看董卿老師主持的節(jié)目了,今天觀看了最新一期的《朗讀者》,主題詞為“城市”。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自己越似乎是喜歡看訪談類節(jié)目了,每次聽完各界精英和藝術(shù)家們有血有肉的心路歷程的分享后,發(fā)覺在有共鳴的同時也是深化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
? ? ? ? 我想,談到“城市”,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想到自己內(nèi)心的那“一座城”,也許是一直心向往之的“巴黎”,也許是回憶中無法割舍的“拉薩”,更也許就是你現(xiàn)今所在的地域范圍之城。而對于我,無非便是兩座城:汕頭和廣州。汕頭是我的故鄉(xiāng),在我的記憶里它有各種潮汕美食的味道,有海水的味道更有童年的味道,自然便成為心中那座有重量的古城;而廣州,是我大學求學,之后工作至今的第二故鄉(xiāng),這里更是拓展我交際圈、打開我另一種思維方式、引領(lǐng)我不斷追求卓越的新城。
? ? ? ? 有意思的是,說起這兩座城,又不得不想起連接這兩座城的那條高速公路---廣汕高速,這是我每次往返兩地時常要經(jīng)過的公路。每次從家里返程廣州,我大都喜歡靠著車窗位置坐,那樣便可透過玻璃窗盡覽外面的大好風光,亦能感受落日余暉時透過玻璃灑在臉上的那絲縷柔光般的溫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同樣是返程廣州,車剛從故鄉(xiāng)啟程時是煦日陽光,誰知開到一半路途時卻是大暴雨,透過車窗,我看到一排排大樹從我身旁略過,嗖嗖嗖……嗖嗖嗖……而我仿佛也化身為一只大鳥,穿越黑云拼盡全力的飛往想到達的那座城,這路上沒有同伴,只能猶如孤鳥般獨飛一邊尋找著希望的出口……漸漸的,越來越靠近目的地,發(fā)覺目的地滿是陽光普照阿,原來各個地段天氣些許都會不一樣,而我這只“獨孤鳥”也終究有了歷經(jīng)風雨又見彩虹的自豪感。
? ? ? ? 回想從故鄉(xiāng)返程廣州的路途,“獨孤鳥”看到的是從一排排的瓦礫老屋漸變?yōu)轺[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從故鄉(xiāng)人愜意喝茶閑聊的畫面切換為廣州地鐵上下班時人潮擁擠的畫風,“獨孤鳥”也不禁會思考飛往這座城的意義。媽媽曾對我說:孩子,不明白你怎么就喜歡往外面世界跑,金窩銀窩不如咱家的窩,咱安安逸逸就行了!我理解父母親對孩子無盡的愛:平安是福,知足便好。戀舊的我也時常會羨慕故鄉(xiāng)生活的那般安逸,但總覺得人不便在能努力的年紀里選擇安逸,不就相夫教子也便是一生?在有所追求的路上,即便到頭來無所成就,僅僅只是拓展了自己的交際圈,只是看到了更多人生百態(tài)那興許也是一種不小的進步吧。或許吧,在努力和追求的路上誰不孤獨?王國維大師在《人間詞話》中就講到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概括起來大概就是:立志有決心~執(zhí)著、孜孜追求~終獲成功贏得掌聲吧,而這其中最關(guān)鍵的又在于第二境界,那便是自己對于人生不斷的磨練和思考。
? ? ? ? 最喜歡董卿老師說的那段話:“很多很多年輕人,會經(jīng)常覺得迷失在城市,他們會覺得城市很大,而自己很小,怎么辦。往往在這個時候,應該要逆向思維,你要把自己放大,你要去清醒的認識到你是誰,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而后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終有一天你便會在這個城市里找到屬于你自己的位置。”? 也許此時的你便是我口中說的那只飛往大城的“獨孤鳥”,也許你就停留在《人間詞話》中的某一境界,也許這一路注定會充滿孤獨,但正如《朗讀者》中說的那樣:”生命的意義本就如此厚重,無論我們怎樣全力以赴都不為過,因為我們生而為人,生而為眾生。”因為我們想制造夢想,我們想重新認識自己,也但愿你我都能夠在各自的城市里各得其所,綻放出屬于自己生命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