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吟
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
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
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
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
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
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
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
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
何用錢刀為!
皚:白。
皎:白。
兩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對),指情變。
決:別。
斗:盛酒的器具。這兩句是說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會,明早溝邊分手。
明旦:明日。
躞(xiè)蹀(dié):走貌。御溝:流經御苑或環繞宮墻的溝。
東西流,即東流?!皷|西”是偏義復詞。這里偏用東字的意義。以上二句是設想別后在溝邊獨行,過去的愛情生活將如溝水東流,一去不返。
凄凄:悲傷狀。
竹竿:指釣竿。裊裊:動搖貌。一說柔弱貌。
簁(shāi)簁:形容魚尾像濡濕的羽毛。在中國歌謠里釣魚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隱語。這里用隱語表示男女相愛的幸福。
意氣:這里指感情、恩義。
錢刀:古時的錢有鑄成馬刀形的,叫做刀錢。所以錢又稱為錢刀。
這一首《白頭吟》,是卓文君寫給司馬相如的,然而這并不是一首甜蜜的詩,而是一首訣別詩。詩中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頗為有名,堪稱有關愛情的千古佳句,但在當時文君寫下這句話時,心里應當是失望而又悵惘的罷。
下面給大家簡單講講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卓文君是西漢時期著名才女,通音律,善彈琴。她十六嫁人,幾年后丈夫過世,便返回娘家居住。正巧此時司馬相如也返回成都,去往卓家做客,知曉文君善聽音樂,便奏《鳳求凰》一曲,“附琴歌以挑之”?!帮L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文君聽得琴中之意,大膽與相如夜奔,結為眷侶。兩人家中貧寒,便決定做賣酒生意,這便是“當壚賣酒”佳話的由來。之后司馬相如憑借文才得到漢武帝賞識,衣錦榮歸,兩人的婚事也得到父親的認可,可謂是一個郎才女貌的故事。
然而時光流轉,人心易變,相如平步青云之后終是將過往誓言拋棄在了腦后,意欲納茂陵女子為妾?!靶攀牡┑?,不思其反,”文君的內心是痛苦的。但她并未選擇以淚洗面,苦苦哀求,而是寫了一首《白頭吟》,附帶一封《訣別書》,送至司馬相如處。詩中句句真摯,皆是女子心聲,讀來令人動容。
愛情本因如同山中之雪一般純潔,云中之月一般皎潔,聽聞你生出兩心,所以與你決裂。開篇文君就表達出了她鮮明的態度——此番非是君棄我,而是我與君言別。隨后文君再次強調了自己的訣別之心——今次是最后一次相聚飲酒,之后你我便各自分手,如溝中之水分道而流。當初拋下一切堅定隨你而走,未曾如尋常女子一般哭哭啼啼;只嘆自己對你錯信,本以為可執子之手白首不離。男兒應當重視情誼,一味追求錢財名利又有何意義?
一首《白頭吟》已足以讓負心男子羞慚,而這封《訣別書》則更是酣暢淋漓:“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過往美好已成鏡花水月,那么與其一味于往昔沉緬,不如就此長絕不見。
故事的結局令人慨嘆——相如接到信后大為不忍,打消納妾念頭,與文君重修舊好。文君成功用才華捍衛了自己的愛情,但并非所有女子都能如此幸運。阿嬌重金買相如一賦盼能得武帝恩寵,但“金屋藏嬌”畢竟已成永遠的兒時戲言;梅妃江采萍用一篇《樓東賦》盼能勸回帝王心,但玄宗還是為了楊貴妃“從此君王不早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如此簡單而又純粹的憧憬,實現起來又談何容易?大抵只能說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無言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