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好。歡迎圍觀《文楠說》。
想做一個綜合類的檔,內容包括自己的身邊的事和人,自己興趣愛好的分享,也許會有什么什么新聞事件的評論之類的,嗯,或許吧。機會來了,就開始嘍。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所以,總喜歡看看笑話,圍觀下有趣的圖片啥的。看的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以后每個檔后面總會跟一篇笑話,要么有趣的圖片。嗯,好吧,就介么愉快的決定了~~~你,準備好了沒?
那,今天就先說說我喜歡的事物之一:喝茶。
茶葉是由中國人最早發現其功能并應用的。來,看個參數:
中文學名茶
拉丁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別 稱槚、茗、荈、茶樹、茶葉、元茶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側膜胎座目
亞 目山茶亞目
科山茶科
亞 科山茶亞科
族山茶族
屬山茶屬
種茶
組茶組
系茶系
命名者及年代(L.) O. Ktze.,1887
英文名稱tea
??? 怎么樣?專業吧,我從百度百科找的。不過,一般的看官會說,我也不是學植物學的,我看不懂啊。那恭喜你,我也是,你我處在同一水平線上,那就不看了吧,請忽略,哈哈。
??? 在我認知范圍內,現存的,有實物理論依據的茶葉,是在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出土的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益陽安化黑茶。介說明,茶葉實際上,在中國,至少已經有了2300年的飲用歷史了。介還只是有實物依據的。到底多久遠,再找依據吧。當然,這茶也是經過了專業人士的考量之后才定論的,把那些考量依據給大家看看:
一、從地域位置來看,漢唐時期,安化屬益陽縣,隸屬長沙郡管轄。而安化茶葉歷來就有“山崖水畔,不種自生”的優良品質,是封建社會上層人士的首選嘉茗。
二、從保存品質上看,綠茶等其他茶類根本不具備如此長的存放期,而安化黑茶因工藝獨特可長期存放。
三、從運輸便利上看,安化經陸路肩挑馬馱,水路木竹筏和船運到長沙十分方便。
四、漢末三國時期,吳、蜀屯兵益陽,關羽曾用一包包以竹篾包裹的茶葉為將士解除病疾。竹篾是安化黑茶特有的包裝形式,也正與馬王堆出土的黑茶包裝契合。
五、早期安化黑茶要經松枝、松木烘烤干燥制作工序,具有氣味芳香、殺菌防腐的功效,陪葬功能顯著。并且馬王堆出土茶葉已凝成規則不一的黑色小顆粒,與我們現存的陳年散裝安化黑茶如出一轍。
哦,對,說句題外話,黑茶里包括普洱的熟普。熟普是1975年云南才研究成功,其工藝就是按照黑茶工藝來的,只不過源材料換了而已。還有就是黑茶在解放后停止做了一段時間,是因為其工藝條件過于落后,衛生問題不能保障而停止了。而后應該是在八十年代前后又復產了,當然,介個是在提高了之前的工藝而排除了衛生問題為前提。介就是現代工藝為古老的黑茶帶來的新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