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碧血劍以后,小編才發覺自己的個性里一樣存在著極端的一些特質,哪怕是一點點。秀恩愛的舊版,淌血淚的新版,初版到新版修補回味的幾十年的光陰中,無論讀者還是作者作者,或許都未曾料到,一切變化,最終結局仿佛和故事的女主人公有著近乎詭異的巧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從此你心里想她多,想我少,我寧可死了的好……
懦弱的欺瞞,漫長的折磨中,從來沒有潤滑劑的存在。朱玫過世了,青青瘸腿了。面對著這樣殘忍的終結,就會覺得無論是賭咒發誓還是撕了離婚協議,都不再有任何意義。小編認為人生之中,再悔不當初,也總有一些事情,是錯過了,是再無法重新來過的。虛構印證著現實,現實滋養著虛構,小編因此而無法原諒這兩個故事里的男人。覺得怎樣的懲罰,都太過輕泛。
然后小編會一遍又一遍的代入那個故事,進入那段人生,在無數似曾相識的場景里想象自己的選擇,自己是不是能夠做的這么確然,能不能這么放的那么徹底,即使,要堵上余生里所有的寂寞與悲苦。答案是,小編也不知道。割舍愛情,拋去婚姻,拋去子女,拋去以往所有用盡心力去營造維護的關系與感情,拋去一切與變心花心移愛移情有關的附加。
平心而論,袁承志是個好人,即使戀上阿九的袁承志,依舊是個好人。這是需要我們掰過來的,他做錯了一些事,知道自己錯了,他害怕面對,不敢承擔,他雖想盡量避免對兩個當事人最大的傷害。卻不由自主地是做著兩全其美的美夢,他是知道的,這兩全其美,對青青而言正是最大傷害,他心中篤定有數,最終寧負阿九不負青青,這匹叫欲望拖出一丈之地的馬,最終在懸崖邊用自己的力量勒住了韁繩。
值得原諒嗎?從道理上來說,他是不易的,人生本來就充斥著太多的誘惑和不確定,靠著自己的毅力,那份對于情義的堅持,最終從欲望中解脫出來,從這個角度看去,或如趙無忌之于香香和衛鳳娘,袁承志甚至是在發生一場蛻變,不斷成長完善的蛻變。只是這蛻變是浸著多少癡心女子的眼淚的,卻是不可數了。可從情理上看,青青是等不起也受不起這樣的蛻變的,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她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沒有任何轉圜的余地。
小編認為袁承志缺終究是個普通人,美色,誘惑,激情,這其實并非不可理解,像現實里無數在妻子不可知甚至自己都不可知的情形下叫艷遇撞了一下腰,經過默默的掙扎取舍選擇,最終回歸最初的男人一樣,他還有著那么一點或多或少的感情或良心。而我們,或許可以看到痕跡又或許無從察覺,一切顯得再尋常不過,大多數人安靜地在其中生活,享受著長久的安逸以及偶爾爆發的小抱怨。
一直是這樣的,可以理解,不可以原諒。溫青青那樣的人,絕不至強人所難,既是我委屈了你,叫你沉沉地背了義的包袱,那么我再念你的好,再感你的恩,我也放你的手。從此天涯海角,咫尺天涯,縱然千難萬難,我也要將你忘記。你是好人,一個不想辜負所有人,想給所有人都帶去溫暖或幸福的人,我不是不知,如果有那么一天,我能放下因你欺騙而生的傷心痛恨,你會是我的親人,我的兄長,只是,再不是我的愛人。
小編認為這種一竿子插到底,沒有任何空隙的堅持有時候會招人嘲笑,因為在世人看來不懂變通的愚蠢。因為現實中的人早把純粹看做一場荒唐的玩笑。他們沒有勇氣,沒有力量,甚至沒有資格去接觸這一切。在那些不純粹毋寧死的人面前,小編看著他們,猜想著他們,那被無奈和牽絆牢牢拽住的心,可有一絲絲的佩服與羨慕。我是佩服羨慕的,因為也許自己未必做得到。
忘記了所有的傷心苦痛,忘記了所有的欺騙背叛,不是沒有經歷般的,卻只在很久很久以后,她記著他的恩惠,記著他對她的好,他挽著自己的歸依與他感激而坦然地相對,那時,一切都已千帆過盡,滄海桑田。或許,這也是小編個人對新修版的那個袁承志的旁觀感情,他注定受人戀慕,卻也注定與人分離;他注定得償所愿,卻也注定滿腹遺憾。他不是壞人,卻未必獲得原諒與解脫。宛如他始終糾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