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誰是賢妻,誰是狐貍精?誰好,誰忠,都沒有一面倒的情況了,黑與白之間尚有十幾層深淺不同的灰色,人的性格有很多面.
——亦舒《我的前半生》
1
金色的陽光透過郁郁蔥蔥的枝頭灑落在馬路上,花壇里的各色花朵在微涼的海風中輕輕搖擺,再愜意的午后,也無法掩蓋這百般滋味的人生。
“女孩子何必這么辛苦呢?”
“讀書好不如長得好。”
在女性成長的過程中,持續地接觸到此類不勞而獲的誘惑,即便你選擇向上,也會遭到質疑和貶低。
而最可笑的是,這些所謂的誘惑,就像是一張虛妄的大餅,讓她們誤以為自己真的有退路。
現今倡導男女平等,可在人生的無數關卡中,只要你軟弱了一點,選擇一個安穩的或簡稱“對女性足夠了”這樣的選擇,無疑會落后男性一大截。
2
在男性成長過程中,沒有人為他們,描繪不切實際的童話故事,沒有人冒出來叫他們別去工作了,丟盔棄甲在家里等著被養。
他們從小就知道,他們沒有不勞而獲的可能,只有努力向上,才會得到贊許;只有拼搏,才不會被鄙視。
他們不需要猶豫是否要工作,因為沒有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不需要花時間懷疑,徘徊,討論,后悔..
就是因為這樣,他們人生失控的風險,很小。
而那個不費力生活的幻想,正是為女性定制的。
1
《我的前半生》里,子君原本生活優越安逸,直到丈夫陳俊生與她離婚后,一切歸零。
婚姻里,男性出軌現象頻頻發生,在這個本是經濟權力嚴重不平等下的常態里。一個仰你鼻息生存,毫無議價能力的女人,除了道德,還有什么理由對其忠誠。
接著,看客們情緒需要尋找宣泄之處,社會輿論便把此類狀況的癥結在于小三。大家都去比比誰長得更好看。去整容,去瘦身,去爭相地向男性證明自己更適合被養在家里。
4
家庭主婦就像一個假的伊甸園,很辛苦,但是不值得投資。人際關系有局限,毫無成長空間,轉行困難,沒有固定收入,唯一的產出,孩子,還要天然地與人共享。
普世的價值觀里,都是讓女人回歸家庭。
但我更欣賞的是唐晶說的:我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有很多很多的錢也好。
我想起一個好朋友,畢業的時候我問他“你女朋友呢,什么時候畢業工作”
他說“我倒是希望她一直讀書一直別出學校,外面太復雜太累了,我只想她開開心心的沒有煩惱。”
當時我感覺他女朋友太幸福了,能遇到這樣的好男人真的太難得了。
但是今天看到俊生抱著另一個女人說:子君很好很天真,我一直保護著她照顧她,但是我也很累也需要有人分擔等等....
我開始恍惚,一個人愛你的時候可以天地可鑒的愛你,不愛你的時候可以頭也不回的決絕。
5
子君:小姑娘,你還沒結婚吧,等你到我這個年紀,我的處境,相比你的婚姻你的家庭,你就會明白,教養是完全不值一提的東西!
愿我們前半生所有的遺憾,都是后半生驚喜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