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hy”中發掘你的天賦,打開人生第一步

謝謝你點開我的文章 -- 筆芯 >_<

從“Why”中發掘你的天賦
文 丨 是否知否

每個人都應當有機會來發展他的潛在天賦。只有這樣,個人才會得到他所應得的滿足;而且也只有這樣,社會才會達到它最大的繁榮。因為凡是真正偉大的并且激動人心的東西,都是由能夠自由地勞動的個人創造出來的。——【德】[愛因斯坦]

1

小時候我們都被家長老師問過我們一個這樣的問題,“你長大以后想做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

那時候我們都很單純,沒有現在的復雜思考,有的孩子就回答說想要當老師,有的孩子說想要當大明星,更有的小孩兒說要當藝術家、畫家、要當警察。

其實這些小時候的回答對我們人生的發展都是有一定的幫助的,至少在小的時候就能夠懵懂的發覺到自己的喜好,并以此為暗示為人生的發展埋下了第一顆種子。

但是隨著我們的成長,有些小孩會信念堅定的實現了自己的小時候的愿望,而有些小孩兒他們會變得越來越找不清方向。

成長過程中外在環境的變化和關系的復雜度的提升,迫使它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越來越看不清自己內心的方向和探尋真正感興趣的事物。

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年輕人所說的迷茫

文:是否知否 & 圖:網絡

2

迷茫什么呢?迷茫我們事業的發展,迷茫我們下一步該往哪里走,迷茫我們會做什么,要做什么,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其實大多數人的牢籠都是差不多的,
7歲的22歲讀著自己都不喜歡讀的書,
23到33歲做著自己都覺得沒有意義的事,
花了大量的精力,把自己變得和大多數人“都一樣”
再花更多的精力,在“都一樣的人”里面搶“第一名”

我們總是看著大多數人的路都這樣走,所以感覺也該跟著這樣走,最后問自己一聲“一直在走別人期待我走的路,我到底要干什么啊”!

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我們對工作根本沒有熱情,下班再做我們自己喜歡的事好了,每天都讀一堆文章覺著自己會變好,幻想著有一天我的人生會不一樣,然后這輩子就這樣過完了。

大家都知道那不是我們想要過的生活,可是每天依然在迷茫中度過,歸根究底,就是你的人生里沒有一個“Why”

著名的營銷顧問西蒙斯·涅克提出了一個“黃金圈”理論:
三個同心圓,最里面的一個是
“Why”,中間是“How”,最外面是“What”

蘋果公司的理念就是從“Why”出發,他們總是透過挑戰現狀來改變世界,他們相信好的產品總是設計美觀而且從你的角度出發,所以他們剛好推出了這樣一部好的手機-iPhone。
所以有時候逆向思維往往才是探尋的關鍵。

這樣一想我們正確態度應該是怎樣呢,那就是我們要明白我們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該怎么努力,然后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知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你知道你將會積累什么樣的能力,知道自己的定位,不用花過多的時間去迎合別人,既可以做喜歡的事情又可以掙錢,獲得真正的自由。

其實這也是在尋找我們的天賦跟熱情。

文:是否知否 & 圖:網絡

3

尋找“Why”之前先去嘗試不斷的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最擅長做,最經常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的哪些方面比別人做的好,別人會經常夸贊我什么?
我對什么事情能夠源源不斷的輸出我的熱情,甚至廢寢忘食?

然后分析你在做出這些事背后你擁有的某種特質,并且好好使用它們,那樣的話你的人生想不開掛都難。

思考這三個問題的時候要不斷的思考過去,想想你的小時候。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人生觀,價值觀等,很多在我們小的時候就已經行成初步搭建的總框架了。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大,只是在給這個框架上劃分出更多的支路而已,這時候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想象是一副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所以,請不要忽視你在小時候做過的任何事一件事情。

文:是否知否 & 圖:網絡

4

上面三個問題其實很好的從資源,能力和天賦三個方面概括歸納了全部的信息。

資源

資源就是我們的出身。我們的出身是無法改變,這是首先要認清楚的一件事實,那么剩下的就是我們所做的事了,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們的資源。從中找出你最經常做的事,最喜歡去做的事,這會變成我們的獨一無二的寶貴財富,只有我們能夠擁有的經歷。

像我小時候就跟所有的人不一樣,我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小孩,而且還有點胖胖的,但是這并不影響老師和同學都喜歡我,那時候的我最愛做的事就是上美術課跟繪畫了。

能力

能力也就是你的潛力,隨著時間的積累你可以改變的,也是你做的每一件事背后所表現出來的特質。

你喜愛繪畫,你就會具備想象力與創作力;你喜歡和人接觸,你就會具備交流溝通能力;你喜歡做手工就代表你的耐心和細心不錯,同時還具備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意愿

第三個問題就是意愿,你愿不愿意努力做這件事,你又愿意花費多少努力去做,這些都取決于你的意愿。

什么事讓你感到很有成就感,很快樂,你很想去做,這樣都是你自己的意愿。比如自導自演的小品讓大家大笑,幫助別人,讓大家開心。這件事做著就會使我很開心。

所以從這三個問題出發,我們很快就會發掘出我們身上具有的特性和獨特的性格,然后從這些散亂的特質的點中一點一點去歸納總結,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你的獨一無二天賦。

文:是否知否 & 圖:網絡

5

一個人的天資總是在生活道路的開端就存在著的,不過當時他自己和別人都不認識。只是由于經常的嘗試,伴隨著成功,他才敢想他自己配做某些已經得到人們贊揚有所成就的人們所做的那些工作。 ——【英】休謨

其實我覺著這樣還是滿可悲的,等到他們真的敢做,真正發掘天賦的時候也許已經滿頭白發,也許已經力不從心。

所以,種一棵樹,最佳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所以找到你人生的“Why”,發掘你的天賦,才是正確打開人生的第一步。

行動起來!

記得點個贊哦>_<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