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賓:墨白
時間:2017年9月15日
地點:第九期饅頭群
筆記整理:向晉昀
分享嘉賓介紹:墨白老師
堅持星球第三期冠軍
堅持星球演講教練
今天的分享的主題《如何發掘你的天賦優勢》
最近這一兩年的長板理論說得比較多,而且龍兄在課程和一些宣講會、分享會上,關于這一點提的也比較多。所以我相信大家對于為什么要發揮優勢已經有了很深的認識,所以我們今天就不討論why的幾個部分,今天重點和大家分享What和How。什么是天賦優勢,以及如何發掘天賦優勢這兩個問題。
第一部分:什么是天賦優勢
首先我們就先來聊一下什么是天賦優勢?天賦和優勢是一回事嗎?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在優勢識別這個領域,最有名的公司就是蓋洛普咨詢公司了,他們曾經耗資數百萬美元,歷時25年,設計創立了優勢識別的測試,并據此出版了《現在,發現你的優勢》這本暢銷書。在這本書當中的有一個關于優勢的定義。優勢是指做某件事的持續的、近乎完美的表現。這里有兩個定語,一是持續,二是完美。大家可能更關注的是完美,而忽略了持續,通常你可能覺得做得好做得出色應該就是優勢了。
剛才小伙伴們在回答的過程當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但是你每一次都可以做的這么好嗎?每次都可以做的那么出色嗎?所以說某一次的成功不能說明什么問題,也不能證明那就是你的優勢,那優勢到底是什么呢?
在《現在,發現你的優勢》這本書的升級版《優勢識別器2.0》這本書中給出了優勢的公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通過這個公式可以看出來,優勢和天賦其實是兩回事兒,在這個公司里的天賦絕對是每個人天生具有的、貫穿生命始終且能夠帶來正向結果的那些思維、感覺或行為模式,說得通俗一點兒,天賦就是天生能夠讓你做某件事不費勁兒,它是一種思維、感覺或行為模式,更多的是一種內在的抽象的特質。
比如說有的人天賦是親和,她很容易和別人建立關系,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并沒有刻意的去嘗試,也并沒有學過相關的溝通技術,但他就是可以做到,完全是下意識而為之。
再比如有的人天賦是記憶,平時記手機號特別快,特別準,他并沒有刻意學習相關的技術。
你有沒有這樣的天賦呢?可能你馬上還想不到,這也沒有關系,想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正是因為這樣的天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下意識的情況下完成或使用,所以我們通常不會留意到它。
可能你會問,既然有天賦,那為什么沒覺得自己有特別突出的優勢表現呢?原因就在于,優勢公式當中還有一個要素——投入,投入只能是投入的練習和開發技能以及學習基礎知識上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你一直都是在利用天賦的時候是下意識的那種狀態,沒有刻意地投入時間去學習和練習,就不能把它轉變成你想要的那種特別突出的優勢。從這個公式當中的我們其實就看出來天賦和優勢之間的關系,天賦就是我們下意識而為之的,經常使用但又沒有覺察到的那個特性或特質。
優勢是在此基礎上經過大量的練習和強化而取得的突出的表現,就是你的優勢,其實大多數人的優勢都是在天賦的基礎上,通過長時間的投入才取得的,大家朋友圈里看了吧,最強大腦的隊長李威講自己的成長經歷,他到上大學之后都還沒有覺得自己在記憶方面有什么優勢,而是在大學畢業前后兩年的時間里,經過刻苦的練習,才取得了世界記憶大師的成績。
記得那前兩年春晚有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學makel的舞蹈,學得特別像,一下就火了,三歲的年齡能跳到那個程度,可見在樂感、身體協調性方面非同一般,但是他依然要像其他人一樣,跟隨教練不斷的練習才能把天賦發揮到極致,才能讓它成為真正的優勢。
由此可見,從天賦到優勢還有相當長而艱苦的過程。
可能你的心里還有一個疑問,難道每個人都有天賦嗎?《現在,發現你的優勢》這本書當中運用腦科學的知識給你回答了這個問題:
每個人都有天賦,且經久不變,與眾不同。
在這里能簡單的給大家科普一下
在你的大腦中都有一個叫突觸的東西,它是兩個腦細胞之間的連接,它的作用就是讓細胞之間能夠相互溝通,而你的行為就取決于這些突觸的構成。人類的大腦特有意思,在我們出生之前,腦細胞的數量就達到了千億的級別,出生后到三歲時這個1000億個腦細胞,每一個都與其他15000個腦細胞建立了突觸。
為了形象理解這些數字,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微信賬號最多可以加5000個好友,這個數量相當于你有三個微信號,每個微信號上都滿員,這就代表你同時鏈接了15000人,對嗎?腦細胞的數量和突觸是一個什么概念呢?這是世界上有1000億個人都和你一樣,每個人都有三個微信號,每個微信號上都有5000個人。
而一千億個人,它相當于14個地球上的全部人口,這個數量真的是非常的巨大,這就是存在于我們三歲的腦袋里的突觸結構。
但是,到16歲左右,原有的這些突觸會有相當一部分消失,剩下的突觸變得很強大,這個變化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但又各不相同,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不能重來的,除非發生巨大的變故比如車禍、疾病等等,所以,這是基于這樣獨特的發展規律,才導致每個人的大腦突觸結構是不一樣的,而你的聰明和效率,這取決于你能多么有效的運用最強大的連接,或者說突觸。由此可以得出你的天賦取決于你大腦突觸的結構,而你大腦突觸的結構是獨一無二不可改變的,因此我們每個人的天賦都是經久不變與眾不同的啦。
還不好理解?再打個形象的比方,你可以想象一下,大腦中的這些腦細胞間的連接,就像我們國家的公路,在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是對一切都是未知的,接收到很多的信息,建立了許許多多的鄉間小路,隨著年齡的增長呢,我們對有的領域比較關注,因此就把鄉間小道升級成了柏油馬路,而我們沒有關注到的一些領域,鄉間小道被封風塵埋沒,消失了。就這樣,在經過了日積月累的變遷后,有的小路的最后變成了高速公路,有的小路變成了大路,有個小路就再也不見了,最后形成的這個公路系統大網,那些高速公路,就是你大腦中最牢固,最強大的神經連接,也就是你的天賦。
在這是這些大腦的高速公路,讓你在處理某些事情的時候感覺是無師自通,很像下意識的反應,這就是你的應用天賦是最直接的感受。
講到這兒,你的心里可能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有些人的天賦看起來特別的超乎尋常?比如愛因斯坦、莫扎特。這些人的天賦似乎是無法企及的,是不是只有這樣的才是天賦呢?
No!每個人都有天賦!只是天賦的級別是不同的,這就好比世界上那么多的國家都有高速公路,但是,每個國家的高速公路也是有區別的,有好壞的。
人類的智力水平是成正態分布的,對于極端好和極端差的情況都不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咱們討論的是大多數人的情況,大多數人的情況,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所在,水平高低的相差不會很多,關鍵還在于后續的投入。
第二部分: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四條線索和六個方法
根據前面我們提到的天賦的定義,每個人天生具有的貫穿生命始終且能夠帶來正向結果的那些思維感覺或行為模式,我們不難想到,若要找到自己的天賦,你需要關注自己遇到不同情況時那些自發的反應,這些自發的油然而生的反應
提供了關于我們自身天賦的最好的線索,在這里能給大家總結了四條線索和六個方法。
第二部分: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賦——四條線索和六個方法
根據前面我們提到的天賦的定義,每個人天生具有的貫穿生命始終且能夠帶來正向結果的那些思維感覺或行為模式,我們不難想到,若要找到自己的天賦,你需要關注自己遇到不同情況時那些自發的反應,這些自發的油然而生的反應
提供了關于我們自身天賦的最好的線索,在這里能給大家總結了四條線索和六個方法。
第一個線索,內心的渴望
一個人的天賦往往發源于內心,所以尋找天賦的線索也要從心開始。有沒有發現你會被什么事情自然而然的吸引,產生強烈的渴望,會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感覺呢,或者當你看到另外一個人做一件事的時候,會非常的羨慕,心想如果我也可以這樣就好了,這種渴望和羨慕其實就是很自然的一種期待,或者說是直覺。
有的時候我們對事情的渴望來源于童年。在我的咨詢個案當中的常常會和來詢者聊聊他們小時候的事情,比如在我的來詢者當中有一位銀行職員,他說自己小的時候是個孩子王,喜歡帶著小朋友一起玩兒,一直都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幼兒園,他希望能跟小朋友們在一起,這份熱情從來沒有消失,每當他經過家附近的幼兒園,看到老師帶著小朋友們玩啥,他都情不自禁的想:如果我是那個老師該多好啊,這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望。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里被一個河南女孩刷屏,不知道你們看到過沒有,他上學的時候學習特別差,父母老師都放棄他了,但是她特別喜歡畫畫,而且這也是他唯一不曾放棄的愛好,她一直覺得畫畫就是他的出路,在他高考落榜后,因為沒有錢,就在網站上找一些繪畫的視頻,一步一步的跟著練習,經過多年的練習,如今23歲的他已經畫得出神入化,他的作品一幅能夠賣到400歐元,完全實現了自食其力,而且過上了更好的生活,他的這種堅持其實就源于內心對繪畫的熱愛。
但還有一種情況,在社會壓力或者經濟壓力有時候會淹沒這些渴望,從而讓你沒有辦法付諸行動,但是只要你一直傾聽內心的渴望,一直記得你的激情所在,不論多久,永遠都不會晚。這一點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要屬出生在美國的摩西奶奶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他的故事?他生長在一個小鄉村,像任何一個普通的主婦那樣操持家務,養育了十個孩子,她從小喜歡畫畫,為了表現周圍景物五彩繽紛的色調,她甚至用漿果和葡萄汁做顏料,他的繪畫激情很快就被繁忙的農活所淹沒,整整60年,他從未動過一次畫筆。
直到78歲的時候,他從農田退休在家,終于得以釋放,之后的23年,直到他去世,他換了數千副景物,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長短句聞名的大器晚成的畫家,摩西奶奶之所以能夠代替完成,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他沒有忘記內心深處對于繪畫的渴望。一旦有條件拿起畫筆,他便如魚得水,很快就走上了事業頂峰。
我有一個朋友的爸爸,他的經歷和摩西奶奶特別像,他在年輕的時候就想成為畫家,然后在他退休之后能下定決心重新走進大學課堂,從零開始學習繪畫,并且以優異的成績本科畢業了,后來他又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院校學習了六年時間的山水、花鳥和書法,經過差不多十年的學習,還實現了多年的愿望,成功舉辦了自己的畫展。
剛才我們說到天賦取決于大腦中的突觸,那些強大的突觸力量非常強大,可以像磁鐵一樣一直牽引著我們的內心,不斷喚起心中的渴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要刻意的留意一下自己的內心,常常被什么樣的事情所吸引呢?這就是你尋找天賦的第一個線索。
第二個線索:一學就會
剛才有人提到了這個就是很輕松地就學會一樣東西就是他的優勢,剛才我們在介紹什么是天賦,肯定說的在應用的時候都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感覺,很輕松很簡單,不知道什么原因做起來就是那么的得心應手。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學某種技能學得特別快呢?或者在某些事情上和別人比起來,你總是能更快地掌握要領,并且做得很好呢?又或者在某一項活動中,你似乎本能的就知道該怎么去做,或者你的潛意識告訴你,我可以做得很好,這些種種跡象都可以說明你具有某種強大的天賦。
在學生時代身邊可能都有這樣的學霸,就是人家很輕松,不用很認真的去聽課,也不用很苦逼的去做作業,但是人家成績就是很好,從某種程度上表現出了他給別人學的更快,學得更好,這就代表著他在某一方面具備一定的天賦。
在生活中的他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朋友,自來熟,不管生人還是熟人,他總是能夠快速地與別人建立鏈接,并在短時間內和別人成為朋友,他的人脈資源就像是一個社交樞紐,朋友的無論想要找哪個方面的人,總可以通過他聯系到。社交能力就是他的天賦所在。
你也可以回頭想一想,哪些事情你一學就會呢?或者說學起來特別輕松,很容易就碾壓了很多人,那很可能也是你的天賦存在的地方。
第三個線索,關注滿足感
有沒有什么活動會讓你體會到極大的快樂?無論是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還是在剛剛做完的時候,你可能會想,我什么時候可以再做一次呢?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你會覺得做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享受,當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會覺得時間好快,一個小時就像15分鐘一樣快,這個在心理學上的有一個理論叫心流理論,所謂心流就是將個人精神完全投入到某種活動上的感覺,氣流產生的時候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能力和挑戰的會成正比的持續增大。這個過程可以喚起你最專注的投入,會讓你感到快樂和滿足,就像是楊麗萍對于跳舞的熱愛,他享受的完完全全是跳舞本身,而不是其他。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呢?
第四個線索,成績卓著
有沒有一些事情你的求知欲很強,而且總能完成的特別好?
有沒有一些事情讓你覺得特別自豪?
你的潛意識告訴你:我很優秀,我比其他人做得都要好。
優勢一定也是我們做得特別好的地方,你某方面成績出眾的時候也就是你的天賦在發揮作用的地方,這一點我們就不多說了。
回顧一下,四個線索分別是內心的渴望,一學就會,關注滿足感,成績卓越,以上這些線索就是發現天賦的開始,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的我們其實已經在無意識的運用著自己的天賦了,同時你會發現,當我們將這些線索串在一起以后,你會在這些線索當中找到一條或者幾條主線,這些線就是你的核心天賦區。
喬布斯曾經說過,追尋我的好奇與直覺,我所駐足的大部分事物,后來看來都成了無價之寶,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沒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這句話也說明,將回憶中讓你感到自己很強大的點點滴滴串在一起的時候,就是發現天賦的最好的線索。
除了這些線索,還有什么具體的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找到天賦呢?給大家總結了找到天賦的六個方法,三內三外。
對內的三個方法如下:內指的是自我探索,挖掘的方法,可以獨立完成。
第一個方法,叫自由書寫
自由書寫的目的是在無計劃和無約束的情況下,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會有意識的去控制書寫的內容。其實人能夠意識到的大腦活動只有20%,80%的大腦活動發生在意識之外,而自由書寫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其中遺失的80%中的星星點點,雖然是星星點點,但卻是彌足珍貴的,自由書寫是一種遇見真實自己的途徑,也是一種自我療愈的方法。自由書寫不是要呈現自己或者別人的觀點,而且你是寫下你想要想到的所有東西,再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隨意發揮,你可以找一個能讓自己完全放松的地方,準備好充足的紙張彩筆和其他所有能讓你覺得舒服的東西,你可以從嗯你想到的任何一句話開始寫,盡量保證五分鐘不間斷的書寫時間,每次書寫最好能超過15分鐘,不用在意書寫標點或者是格式的錯誤,你只需要盡可能的自由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行,寫完之后呢可以開始閱讀自己寫上的內容,可以將那些最觸動自己的字句圈出來,看看這些字句為什么觸動到你,并把它作為下一次書寫的起點。當你經過幾次自由書寫的過程之后,你可能會在這當中找到一些共性的部分,或者是讓你最有感觸的部分,這個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第二個方法,冥想
可能女生會比較熟悉,如果你是做瑜伽的話,你都應該會經歷過這個過程,為了傾聽內心的聲音和渴望,你必須屏蔽掉外界的聲音,外界信息的干擾和身邊人的影響,為了發現我們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經久不變的行為模式。需重新找回自我,所以要主動創造一些與自我相處的獨立空間和時間,感受自己的本真,摒棄他人的期待和各種噪聲,在這種獨處中真正放松下來,回歸自我。
冥想,最好能夠堅持每天都做,每次時間不需要很長,但卻能夠給你帶來長期的回報,在冥想的過程當中你會意識到自己對哪些事情是最在意的,是最重要的。這是自我探索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第三個方法,四問自測
第一問,成就事件。你做過的,讓你特別自豪的事是什么?你對與這個成就事件的哪個環節最滿意、最享受?整個成就事件過程中,有哪一部分是你不愿意讓別人來代替你完成的呢?這個就是你的你的天賦所在了。
第二問,被贊美之事。你做什么事情總收到贊美呢,哪方面的稱贊是最多的?這和成就事件有所不同,可能這件事你并沒有覺得很特別,但卻得到了很多人的稱贊,比如你每次出門總有人夸你的衣服搭配的很漂亮,很有氣質,你的家居飾品,朋友總是說很美,夸你會買。這說明你可能具有審美的天賦。
你可以想象你自己在哪方面總是會得到別人的稱贊呢?
第三問,心流時刻。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會忘記時間,全情投入呢?你會覺得時間過的好快。才剛結束又期待著下一次的到來,那會是什么事情呢?
第四問,魔法棒。如果給你個魔法棒,有了這個魔法棒,無論你選擇做任何事情得到的物質回報都是相同的,或者說做任何事情你能換來的報酬都是一樣的,這個時候,你最想做的事兒是什么?
為了找到內心深處的聲音,要摒棄現在束縛我們的物質需求,沒有了這些束縛之后,你內心的渴望,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待發掘的天賦。
剛才說的這幾個向內探索的方法的,都不是一時一刻馬上就能完成的。今天的分享之前,有些小伙伴會不會覺得,我是不是可以立馬就得到自己的天賦,發現自己的優勢呢?也許不盡其然。
如果平時你對自我的感知特別的少,自我探索特別的淺,那你可能還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你需要花時間給自己一個空間和時間去把它外露出來,然后走到你的內心當中去去看到它,才可能看到你的天賦。這些探索的方法都是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和時間來完成的,你不妨給自己這樣一個獨自約會的機會。
對外的三個方法
對外指的是他人求索,這有幾個方法需要向外界求助,嗯我們任何一個個體都是在和外在世界的交互過程中不斷地發現自我,有其他的人,其他的事兒,還有不同的環境,在和外界的交互過程當中,尋求各種各樣的反饋。
第一個方法:求贊
針對那些你熟悉的人。這個方法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發起個活動,請熟悉自己的人回答下面的問題:在你的眼中,我最優秀的地方是什么呢?為了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必須要讓他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為了保證效果,不要群發,而是給朋友們分別發信息,先夸夸他們,再讓他們夸夸自己,這樣得到的回復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和收獲,而要求他們舉出具體的事例呢。否則的話他們就只會說空話,說贊美的話。
第二個方法:采訪
針對的是相對陌生的人。當你加入到一個新的集體或者認識了新的朋友,可以讓他們用三個正向的詞來形容剛剛認識的你是什么樣的感覺?或者對你有什么看法?如果在他們的回答當中有一個答案或者詞語重復出現了多次,你就可能發現了你的一個天賦因子,比如每次認識新朋友之后,他們給你的反饋都是:你做事很認真,那么認真可能就是你的天賦,這時你再回憶一下自己的過往經歷,這個特質有沒有對你過往的經歷起到了正向的促進作用呢?你的那些成就事件中,是否都是因為這些特質的發揮才取得了成績?當你發現有一個特質或者行為模式在你的過往經歷中一直持續發揮著正向作用,這就是你的天賦。由此可見,在向外尋求反饋,在進一步的印證自己的對內思考,可以更好的幫助自己,發現自我,其實在堅持尋求這個大家庭里,你們可能素未謀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只是線上的交流,你們也可以嘗試這個方法,或者你們在組織線下聚會的時候,也可以先發起這樣的一個互動活動,彼此了解一下,也了解一下彼此。
第三個方法:向外探索
針對的是未知領域。也許你的某一天賦,因為你過往經歷的忽略和錯過而沒有機會得到展示,很多人習慣性的把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歸類為我不感興趣,其實感不感興趣是要先了解才能判斷的,等你了解之后,還有要繼續了解和體驗的意愿或者愿望,那就代表你對他是感興趣的,所以,在未了解之前要讓自己保持持續的好奇心不斷地去嘗試和探索。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們之所以成長飛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孩子們對世界充滿好奇,他們不斷地去探索去嘗試,不斷的擴充自己的認知領域。
我們也應該像小孩子一樣找回那種感覺,不要放棄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和嘗試,拒絕嘗試就等于拒絕了了解自己、成就自己的機會。
找到天賦的四個線索和六個方法,這些方法之間都可以搭配使用,互相印證,從而讓我們更加確信我的天賦所在。任何天賦優勢要通過具體事例來檢驗和印證的,即便你做了蓋洛普的測試,34個主題測評完了之后,也是需要回頭看在具體的事例當中是如何發揮正向作用的。
找到天賦才是剛剛開始,想要建立自己的優勢必須還要反復試用,刻意練習、積極認可。
1、反復試用
指的就是在各種場合各種工作和活動當中留心你天賦的出現,發揮作用,擺出來的這些積極的結果,然后不斷的反饋總結,平時要對自己多留一點心,跳出自己觀察自己,反觀自己的行為當中,有那些是天賦在發揮作用,然后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嘗試。
2、第二個環節就是刻意練習
就是圍繞那個經過你反復確認得到的天賦,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不斷的擴充相應領域的專業知識,學習相關的技能,將你找到的這個天賦,將你反復確認的這個天賦轉化成可見的優勢。
3、第三個環節就是積極認可
無論是你的能力還是你的優勢,都要在被別人認可之后,你才可以對別人說,這是你的優勢。不要只是默默的成長和學習,要勇于向別人展示,通過不斷的向別人展示逐漸地確立自己的優勢地位。
回顧總結一下,我們主要講了兩個問題,首先介紹了什么是天賦優勢,天賦是天賦,優勢是優勢,找到了天賦之后還要投入才能成為優勢,后來我們應用腦的科學的一點知識介紹的什么是優勢,關鍵還是找到自己的天賦,最后給出了發現篇幅的四個線索和對內對外的六個方法,相信大家都對自己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個環節都是自我探索環節,你要先了解你自己才知道你要去向何方,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你才能確定你的目標,你才知道應該做什么。所以自我探索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決定了你今后行動的方向,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樣做自我探索方法,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的,能夠更真實,更近的去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從而可以決定未來要走哪條路。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真實的自己,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感謝老師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