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索拉里斯星之前,我從未接觸過萊姆這個作家,我尚未閱讀過他所寫的任何文字。直到那天在書店里的偶然翻閱,讓我發現了他寶藏般的作品,不得不說,出版社設計的封面很好看,也許這是我與這本《索拉里斯星》結下緣分的原因。
于是我慢慢閱讀這本紙質書,萊姆夢幻般的文字拉著我的手,伴著紙上清香的墨味帶我進入了索拉里斯星這個朦朧且美麗的世界。
這是一顆有海的星球,準確來說是一片粘稠的膠質海洋。索拉里斯海在本書中是一個極為神秘的存在,作者在它上面用了不少筆墨,我甚至覺得這片海洋才是本書的真正的主角。膠質海的設定直接給了我的大腦一記重拳:
“…基于分析結果,他們將其歸為一種有機組成物(當時還沒有人敢說它是活的)。然而,盡管生物學家把它看作一種原始生物——就像一個巨大的合胞體,換句話說,一個碩大無比的單個流體細胞(但他們仍將其稱為一種“前生物形態”),一層覆蓋著整個行星表面的膠狀物質,其深度在某些地方可達數英里——但另一方面,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則聲稱它一定是個高度組織化的結構,其復雜程度可能超過了地球上的生物體,因為它能夠積極主動地影響它所在行星的運行軌道:沒有發現任何其他原因可以解釋索拉里斯的這種行為。”
一片星球上的海洋本身就是一個有生命的物質,看到這里我的世界觀打了個冷顫,人類直到現在也沒有發現任何外星文明或者外星生物,會不會是因為我們是以人類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去看待與理解整個宇宙?外星人不一定是人形的,外星人的五官不一定和人類處于同一位置,外星人也許沒有我們所具有的某一感官,也許他們有我們所沒有的一種感官,誰說外星人不能是一片大海,一座山?我知道,作者在這里批判了我們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我們總是喜歡站在我們自己的高處,以一種自大的眼光去看宇宙,我們認為自己很聰慧,實際上我們只是用我們有限的和狹隘的知識打造出來的細細的紙管去窺視這個宇宙,而我們所站的“高處”實則渺小無比。
索拉里斯海最神奇的地方,莫過于創造出各種幻象,當人們熟睡之時,它會閱讀人的腦電波以找到他們意識中那個對他而言最重要的那個人,然后用中微子把那個人創造出來。索拉里斯上的觀測站中的科學家凱爾文看到了他十年前就去世的妻子,他知道這是索拉里斯海創造出來的中微子幻象,可對妻子的思念使得他對面前的“妻子”難舍難分。不得不說,萊姆描寫愛情的片段不比專門寫愛情小說的作家遜色。
“我摟住了她。
? “再摟緊點兒。”她低聲耳語。然后過了好一陣,“克里斯!”
? “什么事?”
? “我愛你。”
? 我簡直想大聲尖叫。”
看到這里我的腦子里誕生出一個哲學問題,大海是通過凱爾文的意識中的妻子打造出“妻子”的,那么這個“妻子”和真正的妻子有區別嗎?(除了構成“妻子”的成分是中微子以外)他人眼中,意識中的我是真正的我嗎?我眼中的,意識中的他是真正的他嗎?而人又什么,是構成我們的上億細胞還是我們的意識與記憶?
作者在本書中虛構出了一門“索拉里斯學”,中間穿插了不少虛構出來的科學家對這顆神秘星球的研究,可以看出來人們已經研究索拉里斯海許多年了,卻依舊沒有確切的答案,我對自己問道,人類為什么一定要解開宇宙中這些未知的事物?我思來想去,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我們尋找的是人,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我們不需要其他世界。我們需要的是鏡子。我們不知道該拿其他世界來做什么。一個世界對我們來說就已經足夠了,它已經足以讓我們感到窒息。我們渴望找到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它們必須是比我們的地球更完美的地球,比我們的文明更完美的文明。我們期望在其他世界身上找到我們自己原始過去的影子。與此同時,有些另一面的東西我們卻拒絕承認,拼命辯駁。歸根結底,我們從地球上帶來的并不僅僅是美德的精華,并不僅僅是人類的英雄典范!我們來到這里,帶來的是我們真正的自我,而當對方向我們展示出事實真相時,也就是我們閉口不談的那部分,我們便無法接受這一現實!”
我們探索的意義絕不是為了探索本身,而是為了找到我們人類存在的意義,我們從未尋找過上帝,我們只是在尋找人與救贖,我們要找一面可以反映我們自身的鏡子,它可以映照出我們的恐懼、丑惡和美德。
在這本書的結尾,我感受到了一種空靈的美麗,作者筆下的索拉里斯好像變成了一首詩。
“我在海邊布滿裂紋的粗糙表面上坐下,直升機就在我身后十幾步遠的地方。一股黑色的波浪笨重地爬上岸邊,平展開來,失去了原有的顏色;當它退下去的時候,顫悠悠的細絲狀黏液從岸邊流下。我又往下挪了挪,伸出手去迎接下一股波浪。它一絲不差地重復了人類在幾乎一個世紀前首次目睹的那種現象:它先是猶豫了一下,向后退縮,然后從我手上流過,但并沒有碰到我的手,而是在我手套的表面和覆蓋在上面的那層液體之間留下了一層薄薄的空氣,而且這層液體的黏稠度馬上發生了改變,變成了一種幾乎像是肉質的東西。接著,我緩緩地舉起胳膊,那股波浪,或者更準確地說,波浪中窄窄的一條,也隨著胳膊升起,繼續包圍著我的手,就像是一層越來越透明的暗綠色包囊。我站起身,好把胳膊舉得更高一些。那股細細的膠狀物質被拉得很長,就好像一根顫動不已的琴弦,但并沒有斷開;它的根基,那股已經完全平展的波浪,就像一個奇怪的生物,耐心地等待著這場實驗的結束…”
若宇宙中真的有一個索拉里斯星,我想上面有生命的大海正在拍打著岸邊的巖石,靜靜地,靜靜地,聆聽著人們內心的旋律。
已在倒數計時中
星體浮游像藍瞳孔
凝望著歷代星空
像一場
無法對話的夢
舷窗外一片虛空
誰在此間擲下火種
最深處的玫瑰海
像一個
孩童混沌的夢
準備返航吧,朋友們
神的意志并無目的
琴的弦一撥動
便有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