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選擇組裝我們的電腦的時候,硬盤到底重不重要呢?對小白來說,什么樣的硬盤才是適合自已和自已的電腦的呢?下面就讓作者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硬盤,讓大家在選擇硬盤的時候能夠得心應手,知道自已該如何選擇自已合適的硬盤。硬盤在IT行業里叫三大件,三大件包括了電腦的CPU,內存和硬盤。為什么叫三大件呢?是因為這三樣配件大家在組裝電腦的時候基本都一樣,沒得其它的選擇,如:CPU你不用INTEL的就只能用AMD的大家都一樣,對用戶來說價格基本上都是透明的,而且這三大件的價格在整臺電腦的總價中占據了很大的一部份。所以叫三大件,我們在裝配電腦的時候,這三大件商家都是不賺錢的,有些甚至是虧本報價來搶生意,然后從其它的配件上賺回來,這就是那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包括你要求商家送什么東西等,商家是要賺錢的,所以你要求的多,都會從其它的地方加上去的。但近來來,硬盤慢慢的從以前的機械硬盤向SSD固態硬盤過渡,SSD硬盤有了很多的生產廠家,下面我們從多個方面來給大家講解硬盤,讓小白也能成為硬盤專家。
我們首選來講機械硬盤吧,機械硬盤是由磁片和磁頭組成,機械硬盤的核心參數是轉速,容量,緩存大小,平均尋道時間。普通的機械硬盤的轉速分是7200轉的,至于說其它的5400轉什么的都是N年前的事了,服務器硬盤有1萬和1.5萬轉的。硬盤讀取數據是靠磁頭讀取,當硬盤轉一圈就讀取了一圈數據,所以轉速越快讀取的速度就越快。我們曾在做無盤網絡的時候是經常要測試硬盤的這個讀取速度的,7200轉的硬盤的連續讀取速度一般都在90多M每秒,也就是最高能到100M每秒的樣子,而1.5萬轉的最高則可以到150M每秒。容量就是硬盤的大小,決定能裝多少內容了,這個根據我們自已的需求來決這了,如果你經常下載,要保存東西多。尤其是電影之類的就選大一些的吧。緩存是用來解決硬盤讀取數據太慢問題的,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當然是越大越好了,平均尋道時間我們通熟一點的來理解吧,就是我們的所有資料都存在硬盤上。我們要讀出來選要找到他的位置在哪,我們的磁頭才好去開如讀取,這個時間叫尋道時間。所以這上時間當然是越小越好了。至于說到接口傳輸速度,IDE的接口早淘汰了,而sata3的速度都是6G/秒,然而這個速度對我們機械硬盤來說并無意義,數據可以傳得這么快是沒錯,可是磁頭讀不出來啊。機械硬盤的缺點是個頭大,占空間,很笨重,讀取數據的時候噪音大,讀取速度慢,發熱大,耗電量大,振動易損壞等,優點現目前來說就是容量大,便宜。機械硬盤市面上常見的就二種,一種是希捷,一種是西部數據。希捷的硬盤相對來說各方面性能要好一些,可惜在很多地區只保修一年,而西部數據硬盤則保修三年,而硬盤是電腦部件中較容易壞的配件,尤其是在開運行的時候稍不注意碰撞就會造成磁頭和磁片的接觸而劃傷,出現損壞。朋友們機械硬盤還有不明白的么,你是不是搞懂了呢?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今天常用的SSD的硬盤,SSD硬盤的優點是個頭小,占空間少,靜音,讀取速度快,耗電少,振動也不會損壞,是不是全是優點呢?肯定不是啦,否則就不需要機械硬盤了,SSD硬盤的最大缺點就是硬盤容易越大越貴,并且貴太多。所以對土豪來說SSD就全是優點了,同樣我們下面也根據SSD的重要參數來給大家詳細的分析SSD硬盤吧。SSD的關鍵參數有閃存架構即顆粒類型,存儲容量即SSD硬盤的大小,讀寫速度,接口類型,緩存等參數。我們先說顆粒吧。SSD的顆粒現市面上常用的有三種,我們通過上圖不能看出。第一種是SLC(單層式存儲),通熟一點來理解吧,就是一個位置存一個數字,這種顆粒寫入數據時電壓變化區間小,壽命長,讀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造價高,多用于企業級高端產品。第二種是MLC(多層式存儲),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位置存二個數據,這種顆粒使用高低電壓而不同構建的雙層電子結構,壽命長,造價可接受,多用民用高端產品,讀寫次數在5000左右。第三種是TLC(三層式存儲),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位置存三個數據,是MLC閃存延伸,TLC達到3bit/cell。存儲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 造價成本最低, 使命壽命低,讀寫次數在1000~2000左右,是當下主流廠商首選閃存顆粒。SSD的存貯容量的增加價格增長很大。這就是為什么機械硬盤還有市的唯一原因。讀寫速度從大方向來說是由顆粒決定的。小方面和主控蕊片等有一定的關系,而我們在大多數時候硬盤是讀的多,寫的少,比如我們玩游戲,我們把游戲拷入到硬盤一定寫入以后基本了就很少有寫數據,大多數據都是讀取,而我們的臨時文件又大多數是存放在內存,只有很少需要寫入硬盤。所以影響我們整體速度的是讀取速度,也就是我們運行一個程序把程序從硬盤讀入到內存的速度,在這里我們不得不說一下SSD的新型接口U.2和pcie是不需要經過內存的,數據將直接讀入到CPU或CPU的緩存中去運行。我們在講解主板的時候已經和大家說明了。
SSD接口,現市面上家用SSD中常用的是TLC的普通SSD,這種普通的SSD還是SATA接口,SATA3高達6G的傳輸速度完全足夠滿足普通的SSD速度的需要,普通的SSD連續讀取的最大速度在500M左右。換算成位也才占4G的帶寬,這個數據我們可以不用去管他知道夠用就行了。更何況我們大多數的操作并不是連續讀寫,而是4K小文件讀寫,所以這種SATA的接口還是能支撐一定時間的。我們的中高端的MLC和SLC顆粒的SSD硬盤才會采用U.2和PCIE的接口。因為MLC和SSD具有更高的讀寫速度和使用壽命。但同時價格高出了不少。SSD不但有比機械硬盤讀寫速度快還體現在機械硬盤每次讀寫不同文件的時候要浪費尋道的時間,就是找磁頭通過機械的動作去找位置。而SSD并不需要尋道。所以在真正讀寫的時候SSD的優勢是更明顯的。至于主控蕊片這個就是相當于我們硬盤的控制中心了,他的算法關系到SSD硬盤的有效速度和整體的使用壽命等方面。但這個我們只能選擇主控蕊片的廠家了,不過現在很多SSD硬盤都推出了超長質保的服務。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只要等價格再降下來,就將完全終結占據很多年的機械硬盤的市場。
說了這么多我們最后來個總結吧。硬盤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小白們心里有點兒底了么?首先得根據你電腦的需要,你是用來做什么的,如果是一味的要省錢的話,就要考慮你要保存的資料多不多的問題了,如果又要省錢又想容量大,沒辦法你還是只能用即將退出歷史的機械硬盤了,但如果你想少錢,平時要保存的東西又不太多,完全可以考慮飛購買120G或240G的SSD。如果你既想快又想存得多還想便宜,那就只好買二個了,一個SSD加上一個機械盤了,土豪就別根本不要考慮。直接1T的MLC也就幾千元。當然隨便來一個幾萬的PCI-E的MLC或SLC也不是不可以的噢。只是做家用我們不會去想而已。使用非sata接口的SSD的注意噢。最好是安裝win10系統,因為win7系統是不帶驅動的。必須自已想辦法注入驅動才行。最后就是品牌的選擇了,這也和主控蕊片是相關的,這個本人就不敢亂議了,每個產品的存在都必定有其優勢就是其生存的價值所在。我一直只相信電子產品是一分錢一分貨。作者本人用過的有三星,英特爾,閃迪,金士頓這些大品牌。作者附上的價格是當地的行情,可能會和市場有些許差別,還望見諒,今天就先分享到這里,雖然作者從事IT二十多年,但大家都知道IT行業日新月異,如有不同意見還望不吝賜教。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