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等等
如果有一天,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丟了好幾年的時光,而且身體里住著幾個性格迥異,身份不同的自己,你會怎么辦?
故事是這樣發生的。
十三歲的安琪外出露營回來,發現自己丟了三年的時光。家人、朋友都說她已經十六歲了,而她自己卻說她還只有十三歲。父母對她回家表現的非常訝異,他們躲躲閃閃的神色和欲言又止的表情讓她摸不著頭腦,他們甚至還請來了偵探。
她有點不認識鏡中的自己,在身上發現了很多奇怪的傷痕,左手無名指戴著一枚奇怪的銀戒,而且居然胸部已經發育!
隨后,更是怪事連連。夜里有人幫她做作業,有人幫她整理房間;身上是黑色性感內衣,魅惑的眼影;清晨醒來,搖椅被莫名其妙地移動……
到底發生了什么?安琪拉什么都記不起來,只覺得來到一個神秘的森林小屋,那里住著她的朋友們……
記憶的碎片,是夢魘,還是迷失的自我?
《請問我是誰》是美國作家利茲·考拉的作品,于2015年出版。
故事的開頭頗有懸疑意味,作者埋下了很多伏筆,讓讀者們的好奇心高漲。有點類似于韓國電視劇《kill me heal me》,同樣是懸疑加多重人格的表現方式,《請問我是誰》則更加細膩的展現了親情,友情以及成長道路上的一些問題。
故事分為三部分。
一.你
故事開頭以懸疑的方式呈現,丟時的時光,失去的記憶,奇怪的父母,以及自己身體一系列的變化,讓安琪已經不認識自己了。她以為自己還是十三歲的那個小女孩,剛和朋友露營回來,然而她身體的變化卻讓她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經十六歲的事實。
生活仿佛和她開了一個玩笑。明明自己該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而現在自己對自己卻一無所知,究竟這三年發生了什么?自己的人生突然充滿了問號。
當自己對自己用你來稱呼時,我們該想想我們身上都有了哪些變化。
二.我們
故事的第二部分更多展示的多重人格。不得不說,懸疑加多重人格的很對我胃口。讓我看的十分過癮。
回家后安琪漸漸發現了自己的奇怪。父母帶她去做心理咨詢,她雖不情愿但也逐漸接受了自己身體里住了很多個不同的人這件事情。
夜里給自己做作業打掃房間的是女童軍,穿黑色夸張內衣的是孤獨者,告密者是個弱小一直忍受叔叔欺負的小女孩,保護者是個男人,一直保護她們不收傷害,隨著心理治療的展開,一些奇怪的事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而搖搖椅的人卻顯得撲朔迷離。
在這一部分,對安琪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描寫的也十分精彩。母親細致入微的關心,父親表面冷漠實質十分疼愛女兒,這有點類似于中國式的父母。但這本書精彩就在于對于安琪成長過程感情變化的描寫,她對父母愛的懷疑,當發現父母早已經放棄尋找她時的失望,還有與朋友們分隔后的距離,讓正在成長中的讀者感同身受。
安琪甚至可以通過寫信留字條的方式與身體里的不同的自己交流。我一直比較好奇的時倘若一個人真的患有人格分裂癥,那么她的本我到底能不能感受到自己的身體正在被另一個自己占用。這很奇怪,因為無論是哪一個人,都是她自己。
多重人格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消除,這么多人格被消除,只留下一個,那么那個還是真正的你嗎?
三.我
搖搖椅的人被找出來時卻讓安琪知道了最難過的真相。
大概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吧,越難過的事情就越想忘記。
安琪的人格的消除也到了最后的階段,她也很迷茫,不知道消除人格做的是不是對的,她覺得,她的人格什么都沒有做錯,都只是為了保護她,然而要面臨永遠的消失,這太殘忍。可是她的心理醫生說:“你與你其他人格不同之處就在于你很堅強且富有同情心。”
全文分為這三部分,更像是一個人尋找自我之旅。
那么,請問,你,究竟是誰?
你有沒有片刻懷疑過自己,不了解自己。也許你在陌生人面前是一個人,在熟人面前又是另外一個人,很久不見的朋友說你變了,你說是朋友變了,究竟變的是你,還是朋友,亦或只是時間?
安琪的遭遇的確讓人心疼,希望我們對人格分裂癥能有進一步的了解,不要以為它離我們很遠,也許它就在我們身邊,也許你的身邊正潛伏著一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