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伴著陣陣小鳥兒的呼喚~窗外的一縷陽光溫柔的灑向房間,我被輕輕喚醒,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早餐后我依舊來到此次學習之旅的核心地——新密實驗小學五二班教室,隨著各位老師相繼到來,一天的課程開始了。
今天的第一節課是劉根花老師的《露珠》,一堂課程下來,反響平平。何老師走上了講臺,并提問各位老師:晨誦課和語文課的區別在哪里?臺下的各位老師都積極踴躍的舉手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們回答的問題關鍵詞分別是:朗讀形式、體驗、溫潤、開啟心情、童真都要面面俱到。還有一個重點是沒一首詩都要讀到七遍以上,每一遍都要用不同的感情和帶著不同的感受讀。通過何老師帶領眾位老師的分析,又讓各位老師重新改課件教案,二十分鐘的時間,各小組的老師們如火如荼地展開激烈的討論。討論結束后,剩下三位老師也都先后上了自己的晨誦第一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位老師的課,她的課程是《我是一只小蝴蝶》,通過三讀,讀文本,讀作者,讀自己,一堂課程結束了。我感受最深的是讀自己,把自己當作就是那一只小蝴蝶,世界先大,我再大,世界先小,我再小,為了明天的感動和美好,我不睡覺。正是因為有著蝴蝶這樣的精神感動了我,為了更好的明天,我在默默的努力著,雖然我的力量很小很小,但是我愿意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不睡覺”。后面兩位老師也先后上了自己的晨誦第一節課。充實的一上午就在這樣的學習中度過。
下午的第一個階段是各老師的總結,都講了自己做課件的制作過程和幕后的整個團隊一起協作的精神,也都有表明自己初次做課件,有很多知識懵懵懂懂,也有很多小細節沒有注意到,謙虛的表明自己是初學者,但也都得到了時老師和何老師的夸贊,因為這些老師都勇敢,雖然是初學者,但他們都踏出了第一步,不管好與不好,都是能表明他們在用心對待,在用心學習這整個兒童詩誦讀,更何況他們都很棒,都是我的榜樣。這是我很敬佩的,他們首先有態度,再有行動,值得我學習。
老師們總結后,時老師又再講解和總結。因為上午的第一位老師,很“有幸”的被時老師當場改了課件,并進行對比,更深一步找出問題點,有好的部分保留,略需要修改的部分就修改。時老師又把整個流程講了一遍,就問題點:語文與晨誦課:語文課更注重的是精確的讓孩子掌握技能與知識點,準確的讓孩子掌握對詩歌的理解,晨誦課注重的是孩子的感受,和滋養,以及孩子們的精神狀態。那么經過還整后的課件,也可以不用網絡,直接在黑板上,上素課:時老師給老師們仔細的做了一個思維導圖,關鍵名詞分別是:前、中、后;前:復習、音樂、問好,中:導入、學習新詩、拓展編織、總結,學習新詩分:初讀、作者、理解、讀,拓展編織分:編、讀,后:反思、搜集資料。時老師再一次強調了詩歌是誦而非背,準備課件一定要清晰,美觀。另外時老師提的小建議是,可以讓孩子記錄每天所讀的書,以后可以用到很多地方,比如詩朗誦或者家長會時表演給爸媽看,生旗時朗誦詩歌等等。由此可以看得出,時老師是何等的用心啊!掰開了揉碎了再恨不得親手喂給各位老師,這些天時老師都沒有好好休息,包括每天中午,都在改ppt,也根據上課的老師們的學習情況來修改教學方案,只怕老師們沒學好,時老師太心軟了,太善良了,太負責了,太有大愛了,這都是我發現的時老師,我看到的時老師,我對時老師由衷的敬畏!我所看到的也都會印在我的心里,讓我走在前行的路上時,一路明燈照耀。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是一個手動做手抄報的環節,我也參與了其中,我更是發現,原來詩還可以那樣玩,看到那么多有才的老師的改寫詩歌,我真的覺得受益太多太多,我現在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學習,這個過程,我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