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和先生窩在沙發(fā)里,蓋著毛毯,磕著瓜子,看著電視劇。
偶爾聽到家里哪個地方漏水,滴答滴答。我催先生下去巡視一下,先生推著讓我下去檢查,然后我倆就都沒動。過了半個小時,水聲越來越大,我哈哈笑著:吆,看誰能挺過誰?先生亦哈哈大笑。又過了一會,我忍不住下去了,先生也緊跟著下來,“啊,我忘了!”“你又忘了!樓下的人估計待會就上來找咱倆了”。原來,是先生在放洗腳水,盆放在那,看我在沙發(fā)上,就上了沙發(fā)。而我倆的硬挺,直接后果是衛(wèi)生間水已成河。
我想到了在朋友家時,有小孩子能干的事情時,媽媽一般會直接說“寶,去幫媽媽倒一下垃圾……”;而不是讓爸爸做,美其名曰:“鍛煉孩子”;爸爸看見了啥事情,也會安排孩子,甚至讓孩子去做一些遠(yuǎn)非其能做到的。
也許,我們都是這樣被父母鍛煉長大。因此,父母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與吵鬧,也造成了很多難免的損失,也失去了很多探索事情本質(zhì)的機會。
我們有了孩子后,是不是也會這樣從小去“鍛煉”他們?
工作中,新同事加入團(tuán)隊后,一般都會被不公平對待,不管是我們已經(jīng)再三在把握這個限度,不要去有意去“鍛煉”他們,但每一個從新同事過來的人,都會有這種被“鍛煉”的感受。
不是有意,而是人的天性。
從我們最親愛的父母開始,從最溫暖的家開始,我們已經(jīng)被這種無意的“鍛煉”所鍛煉,深受其耳濡目染!
我竊喜自己意識到了這一點,從此,盡力自省,真的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有意給別人出難題,更盡力避免自己的無意所帶來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