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經常聽到有些大師說,能否獲得成功取決于最低的那部分能力,就像一桶水的多少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高度。而在現代社會,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取決于最厲害的那個能力,也就是長板決定高度。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截然相反的現象呢?那時因為在過去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較少,一般都是一個人要能做幾乎所有與生活有關的事情。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要會做,而且要自給自足,自力更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個人的短板就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到了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每個人就像是流水線上的機器手一樣,只要機械地完成一個固定的動作就行了。如果這個機器手能夠做到,只用五分鐘就能將別人需要十分鐘完成的工作做完,而且還能做的漂亮,那這個機器手就超越了其他競爭對手,相同時間內就能生產更多的產品,在同樣的價格時會獲得更多利潤。
作為一個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在現在合作越來越緊密的時代,我們只要將一項技能做到頂尖,就能擊敗其他對手,獲得超級收益。所以作為我們這些個體,在不是富二代、官二代的情況下,能夠做到異軍突起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鍛煉自己的技能,哪怕是一項技能,能夠學到頂尖,就能碾壓所有競爭對手,獲得成功。
那么技能練到什么樣的程度才是頂尖呢?舉個例子,比如大家說熟知的顏色——白色,你知道有多少種嗎?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有銀白色、雪白色、煙白色、幽靈白、薄荷白、象牙白、米白、蘋果白、乳白、珍珠白、灰白等等。據說專業識別顏色的師傅能夠識別上百種不同的白色,那些不同的白顏色在我們普通人眼里就是一樣的顏色,根本沒有區別。
還有我們常見的家具所用的木材,在普通人眼里也是一樣的,都是木頭,就是那種樣子的,沒有什么區別。就我所知道的就有很多種,有的木材不怕水,如杉木之類;有的木材硬度高,如松柏之類;有的木材適合彎曲,如櫧樹之類,等等。對于這些分類,只有專業的人士才能分得清楚,而那些頂尖的高手,不但熟悉所有樹木的性格特點,還能夠為他們進行婚配,那效果絕對超過非誠勿擾,只要配上對的,都能相依相靠上百年,甚至幾百年。
這一點又像庖丁解牛一樣,在庖丁的眼里,牛不是牛,他只是一塊一塊的肉結合在一起,只要他一拿起刀,就能輕松地打散這些粘合在一起的肉。
關于如何學習一項技能,在昨天的文章里已經做了介紹,簡單說就是三條:
1.拜一位名(明)師;
2.把習得這項技能變成剛需;
3.持續刻意地練習。
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選擇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如辦公軟件、編程、外語、寫作、演講等等,選定之后就刻意地去練習,練到這個行業里的頂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