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分為九種體質:
陰虛體質: 形體消瘦,兩顴紅赤,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小便赤黃,大便干結,性格急躁,多伴虛煩不眠,耳鳴、腰膝酸軟等。舌紅少苔,脈細數。
精神調攝:此體質之人性情較急躁,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故應應做到修身養性,不動怒,少爭執。遵循《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之養神大法。
運動養生:陰虛的人適合練太極拳、八段錦等有氧運動。通過動靜結合、剛柔相濟、練身調神,有利于體內陰津的生長和體內虛熱的消退。鍛煉時要控制出汗量,及時補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飲食調養:宜清淡飲食,少吃肥膩、辛辣燥烈的食品,可多吃些芝麻、蓮藕、荸薺、梨、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魚類、燕窩、百合、鴨肉等食物,蔥、姜、蒜、韭、薤、椒等應少吃或不吃。
陽虛體質: 體形多肥胖,面色少華,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毛發易落,小便清長,大便溏薄。多伴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虛遲。
精神調攝:陽氣不足者常表現出情緒不佳,易悲觀,故必須善于調節自己的情感,主動參與各種娛樂活動,加強人際交往,保持愉快的心情。
運動養生:動則生陽。陽虛體質的人可做一些舒緩的運動,如快速行走,可刺激足底經絡和穴位,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其他諸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柔和的運動也適合陽虛之人。同時注意,夏天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冬天避免在大風大寒或雨雪環境中鍛煉。
飲食調養:多食有溫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胡桃肉、桂圓、韭菜、生姜、茴香等。少食梨、西瓜、荸薺等生冷寒涼食物,少飲綠茶。
氣虛體質: 面色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少氣懶言,倦怠乏力,抵抗力低下。舌質淡嫩,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養生原則: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腎皆當溫補。
精神調攝:氣虛之人情緒常處于低谷,因此應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外界交流,保持樂觀、豁達、愉快的精神狀態。
運動養生:氣虛者不宜進行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可多做散步、太極拳等柔緩的運動,并持之以恒。不宜做大負荷和多出汗的運動,忌用猛力或做長久憋氣的動作。
飲食調養: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馬鈴薯、大棗、胡蘿卜、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等平補之品。少食檳榔、空心菜、蘿卜等耗氣之品。
血虛體質:面色淡白或萎黃,唇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不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手腳易發麻。舌質淡嫩,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精神調攝:血虛的人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應振奮精神。當煩悶不安,情緒不佳時,可以聽音樂,欣賞戲劇,或與人多交流,能使精神振奮。
運動養生:體育運動能加強氣血運行,但血虛體弱者,只適合運動幅度小,柔和舒緩的運動。運動量要適當,以不感到勞累為度。
飲食調養:可常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海帶、紫菜、黃豆、、番茄、杏、棗、胡蘿卜、烏骨雞、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平魚等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的食物。民間也常用桂圓肉、大棗、花生內衣作為補血食品。
痰濕體質:胸悶不舒,肢體重滯,便溏腹脹,食納不振,惡心痞悶,咳喘氣短,頭重如裹,易惡心,精神困頓。舌胖,苔滑膩,脈濡滑。
養生原則: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腎主水。痰濕的生成,多與此三臟有關,因此從其論治。
精神調攝:痰濕體質的人多性格溫和,善于忍耐。可適當增加社會活動,培養興趣愛好,開闊眼界,合理安排休閑活動,以調暢氣機,舒暢情志,改善體質。
運動鍛煉:痰濕之人多肥胖,身重易倦,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運動鍛煉,如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游泳、練武術以及適合自己的各種舞蹈。活動量應逐漸增強,讓疏松的皮肉逐漸轉變成結實、致密之肌肉。
飲食調理: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如海帶、冬瓜、白蘿卜、荸薺、紫菜、海蜇、洋蔥、批杷、白果、扁豆、薏苡仁、紅小豆、蠶豆、包菜等。少食肥肉及甜、黏、酸澀的食物,酒類也不宜多飲,且飲食勿過飽。限制食鹽的攝入。
濕熱體質:肢體沉重,胸腹滿悶,惡心欲吐,口苦納差,或身目發黃,皮膚易瘙癢,口中異味,大便黏滯不爽,甚至里急后重,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潮濕。舌苔黃膩,脈濡數。
精神調攝:濕熱體質的人性情較急躁,外向好動,活潑,常常心煩易怒,要學會制怒,安神定志,以舒緩情志。
運動養生:濕熱體質的人適合做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等,可以消耗體內多余的熱量,排泄多余的水分,達到清熱除濕的目的。夏天氣溫高、濕度大,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鍛煉。
飲食養生:宜食用清利化濕的食品,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紅小豆、蠶豆、綠豆、鴨肉、鯽魚、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蓮藕、空心菜等。少食羊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等甘溫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戒煙戒酒,防其助濕生熱。
氣郁體質:胸悶善太息,心煩易怒,精神抑郁,胸脅脹痛,脘腹脹滿,噯氣吞酸,易驚悸,失眠多夢,食欲不振,或伴咽中異物感。婦人多疑常哭,月經不調,經期乳房脹痛,抑郁不爽,性格多內向。舌質暗紅,苔膩,脈偏弦。
精神調攝:此種體質的人性格多內向,神情常處于抑郁狀態,故應主動尋求快樂,多參加社會活動、集體文娛活動,多讀積極的、鼓勵的、富有樂趣的、展現美好生活前景的書籍,以培養開朗、豁達的意識。要淡泊名利,不計得失,知足常樂。
運動養生:多參加體育鍛煉及旅游活動,活動身體,流通氣血,同時欣賞自然美景,調劑精神,又呼吸了新鮮空氣,沐浴陽光,有助于增強體質。也可選擇強壯功、保健功、動樁功等氣功,鍛煉呼吐納功法,以開郁導滯。
飲食調養:平素多食能行氣的食物,如黃花菜、海帶、山楂、玫瑰花、橙子、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刀豆等。可適量飲酒,以活血通脈,調攝情志。
平和體質形體特征: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闊,嗅覺、味覺正常,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平時患病較少;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
血瘀體質:常表現面色晦黯,皮膚粗糙呈褐色,色素沉著,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質青紫或有瘀點,脈細澀。
可多食黑豆、海帶、紫菜、蘿卜、胡蘿卜、山楂、醋、綠茶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