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終于排出時間去看《尋夢環游記》,輕松了大半場,最后沒忍住眼淚。
墨西哥人奔放熱烈的性情和皮克斯歷來的奇思妙想,把現世與往生精巧地串聯起來。亡靈節、骷髏和萬壽菊,像舉世無雙的生死穿梭。
可親情牌一亮,溫暖的底色又超越了文化與習俗,催生出恒久的感動。
劇情的老套,遮掩不住主題的動人,在小男孩米格追尋音樂夢想的外殼里面,躺著一個生與死的內核。
《尋夢環游記》做了頗有意思的設定:人有兩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機能喪失,抵達骷髏世界。在人間,只要有人還掛念,逝者在骷髏世界就能繼續生活。每年的亡靈節,但凡家里還有人對著照片祭拜,逝者還能通過萬壽菊花瓣鋪就的橋梁回去看看。只有凡塵的舊人徹底把死者遺忘,灰飛煙滅的“終極死亡”才會降臨。
換句話說,還有人惦記逝者,逝者的靈魂就永不隕滅。
這樣的情結,孩子恐怕不懂,但經歷過生死決別的成年人,怎能不心有戚戚。
2
陰陽兩隔,以及其中的情感空間,足以衍生出太多精彩的故事。
看《尋夢環游記》的間隙,我想到另一段生死奇遇:東野圭吾的《秘密》。
這是一個只有兩個人的三口之家。
39歲那年,平介的幸福生活被毀了。妻子直子帶女兒藻奈美回娘家探親,乘坐的大巴墜落山崖。事故發生時,直子拼命用身體護住藻奈美,最終傷重不治。女兒藻奈美成為僅有的幸存者。
平介下定決心,哪怕為了直子,也要把藻奈美撫養成人。可葬禮歸來,藻奈美蘇醒之后,吊詭的事情卻發生了:藻奈美開口的第一句話,不是“爸爸”,而是“老公”。存活下來的,是藻奈美的身體,也是直子的靈魂。
某種程度上,這是遺憾中的萬幸。可問題也隨之而來。直子要在女兒身上重新經歷成長,裝嫩、升學、初潮,困擾紛至沓來。對平介來說就更難。活著的那個人,究竟是妻子,還是女兒?
當他面對中年喪妻的空虛,對女兒的老師心生愛慕,該如何對女兒身體里的妻子開口?當他有生理需要,妻子的意志又愿意配合,面對女兒的肉體,又如何繼續下去?更重要的是,當女兒成年,開始和年輕的男生走得很近,究竟該為背叛憤怒,還是要放手成全?同時留下妻子和女兒的平介,何嘗不是同時失去了她們?
東野圭吾是拿捏情感的妙手。經由這種兩具身體三個靈魂的關系,平介在得到和丟掉之間頻繁切換,和一個生者的相處,就是對另一個死者的懷緬。
故事的最后,平介選擇了放手,任由直子從藻奈美的身體里消散,還女兒一個自己的人生。
他終于不再猶豫恐懼,因為他懂得了,妻子雖然亡故,可幸福的記憶,真真切切地扎根在他的腦海心田。誰說這種沒有實體的東西,就不曾存在呢?
3
在《尋夢環游記》里,只要還有記憶,生死就不至永隔,甚至還有每年一次的探親之旅。這當然是美好的愿望。
人生倉促又殘酷,此生已矣,來世如何,誰也不會知道。這也是為何,生離死別總叫人痛徹心扉,徒留太多“本要”“本想”“本可以”“本應該”的遺憾。
但往好的方面想,只要你記得,就不曾真的失去。也許他會踏著萬壽菊的花瓣來看你,也許他會是璀璨夜空里默默陪伴你的那一刻,也許他在你吉光片羽的思緒里以量子態在延續。
你和他共處的記憶越深刻,他在你生命里的痕跡就越難抹去。如果有人離開了,但你清晰地記得和他一起的無數瞬間,這固然不完美,但不是痛苦,而是幸福。
愛一個人,當然要極盡所能地對他好。可陰差陽錯,因緣際會,結局并不是一己就能決定。要是注定沒有圓滿,也不必太過糾結,只要你曾深切地愛且珍惜,那些記憶會讓你不再害怕失去。
笑過也哭過,愛過也痛過。即使無法再見你,萬幸我還記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