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一階段我們各年級語文教師針對近年來期末試卷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課本基礎字詞題只占38%,書寫卷面占4%,口語交際閱讀習作占58%,也就是說日常教學占42%,而學生的個人素養能力占58%,課本內容所占比重不大,語文課到底上什么,是該好好想一想了。? ? ? ? 我們都知道語文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但是一個學期下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教材的三十幾篇文章都讀不通順,三四百個生字認不準確,寫不規范,我們累死累活,嗓子喊破了,卻是這樣的效果,原因到底在哪里?我們的課堂有沒有無效勞動?? ? ? ? 是的,答案是肯定的。今天馮校長帶領我們語文教師學習研究,明確了一件事,我們語文課把很多時間用在了分析理解課文上面,而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 ? ? 學生的理解水平不是零起點,老師不講照樣明白。教師只需要講教材的精彩之處、表達方法和一些語文知識就可以了。? ? ? ? 那我們語文課堂到底干什么呢?八個字:精講多練,多讀多寫。? ? ? ? 拿到一篇文章,先教會孩子讀,孩子讀不好,教師就范讀,不僅關注是否漏字、添字、錯字、聲音大小等低層次的要求,更要關注停頓是否合適,輕重緩急,聲音高低起伏,是否邊讀邊思考,感情表達如何。語文要有朗讀指導,真正的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 ? 要把該寫會的字寫會,要有書法指導,要規范,要工整,學完生字要當堂檢測,當堂聽寫,當堂掌握,真正橫平豎直的寫好方塊字。 ? ? ? ? 要把該背的背會,并且要指導背誦,背誦也是有方法的,要教給孩子最有效的背誦方法。? ? ? ? ? 指導朗讀、背誦、寫字、聽寫生字,這些環節盡量不要或者少量放在家庭作業里面。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 ? ? ? ? 而家庭作業主要干兩件事,一是讀課外書,二是寫日記。讓學生讀書寫作,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悟到了讀寫的方法,養成了讀寫的習慣,那58%的個人能力不就有了嗎?? ? ? ? 那么課文需要不需要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指導朗讀,在學生一次比一次更好的 同時,就一次比一次更好的表達和接受了所讀文章的人文情懷因素。理解課文可以通過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來達到目的。但語文的學習目標更多要關注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的訓練。? ? ? ? ? 還是那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