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班。坐公交車回家。
一位搶在我前面上車的老人氣喘吁吁地坐下后,便開始破口大罵:
你給我記著,你看哪天再遇到你的,CNM的,讓你裝B,讓你TMD開不了公交車。我從北邊路口就開始追著攆,一直跑到這個路口,連續(xù)擺手,喊著要上車,他都不停下。CNM的,到前邊就得撞車,得撞死。國家把錢給你們了,讓我們老人免費乘車,你們干啥不給停車?CNM的,你開車到前邊橋那,也得被撞死。就是公交尾號YYYY的車,每次都不停,如果說公交都在站點停也行,也不都在站點呀!×你媽的,等我一會到ZZ小區(qū)找他去,CNM的,牙給他打掉了。本來我就心臟不好,這回得好好說道說道,國家把錢都給你們了,還不停車,就是慣的……
前后座的乘客紛紛解勸,誰想到,老人的情緒不僅沒有平撫下來,反而聲調(diào)高亢起來。
我也是越聽越熱血沸騰。
很為這位老人不停歇地叫罵點贊,更希望看到老人是怎么教訓這位公交司機的,怎么把他牙打掉的。
從這件事情也能看出:第一,老人的身體很健康,肺活量很足,在這樣激動的情況下,還能頭腦清晰地組織語句,說明患老年病的機率很少;第二,老人義正言辭的態(tài)度和剛正不阿的精神值得佛系青年們學習;第三,老人的思路明朗、擺事實、講道理,論點論據(jù)一應俱全,說明很有文化底蘊;第四,老人在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緒的過程,也為一車人帶來了實時信息,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第五、在乘車的過程中,對乘客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千萬別惹老人。
可惜后來,由于一路上再無人與之搭腔,老人也就消停了。
到了終點站,下車后,我竟然忘了去看熱鬧的這個事,很是遺憾,不知道結局怎么樣!否則,朋友圈、微信群、QQ群又會引起一番轟動,還有可能登上某某頭條,可惜了這么好的一條新聞,在知道已經(jīng)開始的情況下,卻悄無聲息地失去了下文。
02
不覺想起了去年8月份發(fā)生在附近因為一元錢引發(fā)的血案。
楊某新駕駛的五路公交車在行駛到客運中心站時,一對夫妻帶著孩子上了車,當時夫妻二人投了兩張成人票,沒有投孩子的票。駕駛員楊某新發(fā)現(xiàn)孩子的身高超過1米3,提醒了夫妻兩人要再交一塊錢。夫妻倆交完錢后,心情不太好,罵了一道。
當公交車停靠在ZZZZZ站時,駕駛員楊某新因控制不住情緒,先在車上持修車工具三棱刮刀刺傷了男子,隨后又下車追趕女子,將女子刺傷。
男子在送往醫(yī)院后搶救無效死亡,女子重傷,生命體征平穩(wěn)。孩子沒有受傷。
因為一元錢心情不好,也許有人認為不值得,作為佛系青年可能更是不會去在意這些,司機說應該交咱就交,和他們置氣犯不上。
作為乘客:一元錢不是錢嗎?每天節(jié)省一元錢,一個月就是30元,一年那可是360元呢!不精打細算,怎么能過好日子?再說,作為一個孩子,身高差一點又能怎么樣?也不是你家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算了,何必惹得大家都不高興呢?
公交司機:坐車收費,天經(jīng)地義。但是,你交了一元錢,卻不能等同于我就可以忍受你罵一站地的借口。這樣豈不是有人可以上來直接包20元錢的“罵”?
難道老子挨罵的價格就這么低嗎?這尊嚴和臉面豈能容得下如此侮辱?
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叔忍了,舅舅也生氣呀!
于是,既然你能作動口的君子,我也能做橫刀的勇士。能不動手直接用刀,干凈利索,一下便解了心頭之恨,此情可抒,此樂何極?
03
而去年9月份發(fā)生的另一起因攤位問題發(fā)生口角的殺人事件,也可謂是現(xiàn)場感十足,畫面驚悚,讓很多人至今談之色變。
在附近某小區(qū)市場,兩位豬肉攤主因攤位問題發(fā)生口角,其中一名男性攤販一怒之下拿起殺豬刀,將與自己發(fā)生爭執(zhí)的兩名女性和一名男性殺死。
案件發(fā)生后,警方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將殺人男子控制住,120醫(yī)護人員趕到現(xiàn)場后確認三人已經(jīng)死亡。
連續(xù)的殺人案,詢問起來,卻都是因為一些小事而情緒失控,導致惡劣事件的發(fā)生。
其實,這些事件的發(fā)生也有著必然的因素。那就是這些人都在逞一時之豪氣,耍一時之威風,可謂匹夫之勇。
即使不是這起殺人事件的主角,也會成為另一起江湖混戰(zhàn)的配角,總之,他們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威脅到身邊人的安全。
這樣的垃圾人也許無處不在,也許就在你我身邊,所以在這種種未知的環(huán)境中活著多么不容易!
是否你此刻也感覺到了危險的存在?
04
想起這些事件發(fā)生的當天,微信群里大量地轉(zhuǎn)發(fā)著血淋淋的視頻,很多人都表示太過于恐怖,不宜傳播,可是無人制止,并且以是否了解具體事件過程為炫耀的資本,仿佛無所不知,如果不轉(zhuǎn)載一下、評論幾句,感覺都好像不好意思在朋友圈里混了。
殊不知這些人僅僅只是一好事者而已!
也正是這些好事者將事態(tài)進行了夸張、擴大,他們的添油加醋、捕風捉影,讓人們感到了恐慌,感到了社會的不安全感。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jīng)和我說:轉(zhuǎn)發(fā)這些血腥場面的視頻和圖片,本身就是在對罪惡的傳播。本來大家生活穩(wěn)定、安逸清閑,當看到這些信息后,肯定產(chǎn)生情緒上的波動,如果是正能量的信息,傳播可以帶來陽光,而這些負面的信息,只會讓更多人看到社會的陰暗面。
細一思之,其言甚是。
每個人都有焦慮和不滿的情緒,你可以選擇適當?shù)姆绞桨l(fā)泄,轉(zhuǎn)換角度面對問題,從而變得積極向上起來。
但絕不應該在公共場合去宣泄和傳播你個人的情緒,關鍵是不要濺周圍人一身腥臭,更不要用你毫無素質(zhì)的身份和形象污染了公共資源。
罵人是為了傾述自己內(nèi)心不平,殺人是為了以泄心頭之怒,說到底,都是自私的表現(xiàn),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為了平衡自己的內(nèi)心,從而破壞了別人的家庭、破壞了社會的和諧,自己也將受到應有的懲罰,這個代價又是否值得呢?
像公交車上那個老人,國家給予享受免費乘車的待遇,是尊老敬老的一個舉措,更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愛。但是換來的卻是老人的不滿。
那一聲聲罵人的話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更多人對這位老人鄙視,為老不尊,還開解你作甚?一個滿嘴臟話的人,也不配享受到這些社會公共資源。你是老人不假,但這是社會,不是你家,你可以對你兒女打罵,社會上不會慣著你的驕橫跋扈。
任何人,都想生活在一個平穩(wěn)安定的環(huán)境中,都想感受到社會的美好,享受到社會應有的權利,所以你也應該盡到自己的一份義務,應該自尊自愛,嚴守社會規(guī)則,不去觸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線,相互理解,彼此包容。
否則,家不團結、國不和諧、社會不安穩(wěn),又何談個人擁有得失,其況恐只在生死一線間罷!